四聖諦(一)筆記:思維世間的安樂是壞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思惟苦諦時,或許有些人會想:「如果我對世間的安樂生起了厭離,我都不去追求世間的安樂,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雖然佛法說:「世間的安樂是壞苦,它會帶來眾多的過患,它根本不值得我們去追求。」但問題是:「我就處在輪迴中,我不追求世間的安樂,那身為輪迴中的一份子,我還有什麼樂趣可言?」意思是在輪迴當中流轉,應該流轉得既精彩又有趣,是這樣嗎?
首先,沒有這樣的輪迴,各位不要再妄想。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或許從以下的例子來思考,會對各位有些幫助。
有些人皮膚會過敏,過敏時會癢,癢就會想要抓,而且抓的時候有樂受;但如果抓太久而把皮抓破,他會有苦受,是不是這樣?如果讓各位選,你們想要選「我的皮膚不會過敏」?還是選「過敏之後我再來抓」?不會過敏。但如果你的皮膚不會過敏,你就無法享有過敏之後再去抓的樂受,不是嗎?過敏之後再去抓的樂受,只有過敏的人才能體會得到,沒有過敏的人怎麼會有那樣的樂受?這時為什麼你不選「我希望我的皮膚過敏,過敏之後我再來抓,這樣我才有樂受、這樣我的生命才有樂趣」?為什麼你要選「我希望我的皮膚不要過敏」?
相同的思惟模式,在獲得這個蘊體之後,我們會生起苦苦及壞苦。的確,擁有這個蘊體,我們會有苦受,也會有樂受;但問題是,那樣的樂受根本無法持續,如果持續,它只會變成下一個苦受。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選擇不要去取這個蘊體?從剛才那個例子反推回來,這個選項比較合理,而不是說「我在輪迴當中流轉,我想要再再地獲得這個蘊體,獲得蘊體之後,你要我不去追求輪迴的安樂,這樣我很痛苦」,不是這種思惟模式,現在要思考的是「能否連根斷除這個問題」。
既然苦苦是我們不想面對的,壞苦也不值得我們花如此大的心力去追求,而這兩者的根源都是來自於行苦,如果有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要試著解決?這就像皮膚會過敏的人,雖然抓的那一瞬間很快樂,但抓破了之後很痛苦;等傷口復原,又癢的時候再抓還是很快樂,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想辦法讓自己不要過敏,而不是先想「如果我想辦法讓自己不要過敏,我就無法體會抓的當下那種快感」。應該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avatar-img
101會員
45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苦從何來? 愛別離苦,得不到苦,生病苦,欲求苦,得到後失去苦,比較的人生苦。 世上種種的苦,纏繞多情的人生,無情多變的生命。說多了好像消極了人生,其實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對生命有略略的感受時,你必然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無欲則剛】,佛經更提醒著我們,【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在你每一個感恩的當下,每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苦從何來? 愛別離苦,得不到苦,生病苦,欲求苦,得到後失去苦,比較的人生苦。 世上種種的苦,纏繞多情的人生,無情多變的生命。說多了好像消極了人生,其實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對生命有略略的感受時,你必然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無欲則剛】,佛經更提醒著我們,【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在你每一個感恩的當下,每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