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克服失眠症

你睡不好覺時,是不是會擔憂呢?
這裡有一位著名的國際律師:恩特麥爾(Samuel Untermyer,1858-1940)。他上大學時,最擔心兩件事---氣喘與失眠。他覺得,既然好像沒有辦法可以治癒其中任何一種,他決定好好利用睡不著的時間。與其躺在床上睜眼到天明,不如起來唸書。結果他成為紐約市立學院的優等生。直到他成為律師後,他仍患有失眠症,恩特麥爾卻從不擔心,他說:「我相信生命的本質。」
他說得沒錯。雖然他一直睡得很少,卻健康得可以像年輕律師一樣苦幹。這位一輩子沒睡過一頓好覺的人,活到了八十二歲。
恩特麥爾律師
恩特麥爾律師
如果我們去看醫學的相關書籍,它們會告訴你,正常的成人應該每天睡7-9個小時。但其實,沒有人知道每個人各自需要多少小時的睡眠。我們甚至不確定人是否一定需要睡眠。根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記載,薩陀波崙菩薩在仍身為人時,曾經整整七年不睡眠,只有經行、站立,就為了等待曇無竭菩薩出定。那七年,他沒有憤怒、沒有貪欲、也沒有惱害別人之心。這樣清淨的心,可以不用睡眠達七年之久。
芝加哥大學教授克雷特曼醫師(Dr. Nathaniel Kleitman)指出,擔憂失眠的人其實睡得比自己認為的多。這樣的狀況,可以從睡眠腦波及旁人的指證發現到。
以我自己的經驗,發現到睡眠其實是一種對應到「你這一天有多辛勞」的解除之道。[辛勞 ]分成心理上的辛勞和體力上的辛勞。如果你這一天過得並不辛勞,那通常就不需要太多睡眠。完全沒有煩惱的心,如同薩陀波崙菩薩,是可以不需要睡眠的。【身體以睡眠這個方法來解除辛勞】,這是我所認為的「睡眠的本質」。
了解了睡眠的本質以後,我們再來看干擾睡眠的因素。這些因素分成「生理性」和「心理性」的。「生理性」包括:神經疾病導致的少睡、日照太少導致的少睡、先天體質性的少睡。「心理性」就包含各種心理疾病,以「主要的情緒」來做區分時,最常見的是:焦躁、緊張、憂鬱、擔心、極度害怕、孤立。
於是我們就有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生理性」:
(1)神經疾病導致的少睡---治好或改善疾病。
(2)日照太少導致的少睡---去曬日頭。
(3)先天體質性的少睡---不用擔心了,請學恩特麥爾一樣起床做事吧。
「心理性」:
〈焦躁和緊張〉---運動,學會放鬆。
〈憂鬱〉---做出大決定以徹底改變你的生活成為向上提昇;多付出就忘掉自己;投入令自己非常快樂的事情,例如繪畫、音樂、旅行。
〈擔心〉---
首先,不再擔心失眠。告訴自己:「反正只要我躺著不去煩惱,我也可以得到休息。」
其次是,簡單明確的思考後就採取實際行動改變自己所擔心的事情。【例如,唯恐失去女朋友,就跟她求婚吧!娶回家就不怕失去了!】
第三,投入令自己非常快樂的事情。
〈極度害怕〉---
先看清楚自己害怕的是什麼。可以著手改變的就立即改變(如:怕冷就開暖氣、穿背心襪子),無法立即改變的,就採取讓自己能一直做和一直接觸這件事物的行動,直到最後必能克服恐懼。
以我為例:小時候的我因為被狗咬過,極度害怕狗。到了大學,我決定參加一個照顧流浪狗的社團。在那兩年的活動裡,我培養了對狗的愛心、學習了與狗相關的知識、學會了如何看狗的眼神,及了解其身體姿態代表的意義。從此以後,我不再害怕狗了,能夠跟狗和平相處。
〈孤立〉---增加你的社交圈、增加你和世界的連結、採取一種和別人一起的生活方式(最好是:捨棄獨居)、多付出。
所有疾病均適用的方法---白天多曬太陽、多運動、向你深信的祈禱對象祈禱獲得平安。
以上是克服失眠的對症之藥。有關睡眠的這些見解,有許多來自戴爾,卡內基的經驗,也有許多來自西醫學的知識,更有許多來自我的病人們,在此非常感謝。這些對症之藥,相信能幫助到各位!
sleep so well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