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觀察】「口惠而實不至」的尊師重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尊師重道」是越南「深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的體現之一,全社會上下都非常尊重老師,從我在越南南北方的生活經驗中,對此已有極深的體會。然而,對這個國家有更深入的觀察之後,我逐漸了解越南是尊師重道無誤,但卻「口惠而不實」。
換句話說,就是精神上、口號上尊重,但老師卻拿不到和努力付出對等的實質報酬。在越南,「教育是基本國策,教育是最高貴的職業」,但其教育業的薪資水準遠遠低於其他行業。
教育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老師也是人,也得先填飽肚子
先說我周遭的例子吧~我任教的大學中,有老師每周的教學時數高達40個小時(周一至周六都要上課,所以平均一天上課至少6小時!),剛開始我十分驚訝,不只如此,不少老師都很忙,忙「副業」:接翻譯案、做網拍(農產品、自家做的熟食、中國進口貨品…)、開私人書法班或語言中心、賣保險等。有些人甚至能把這些生意搞得風風火火的,「教學」似乎倒成副業。後來我才知道,這情況不限於大學老師,中小學老師亦同,在自家開課輔班的、賣甘蔗汁的、周末當打掃阿姨的、割橡樛汁的(我猜測,隨著所在地區的差異,能做副業也不盡相同)。
而老師忙著搞副業的根本原因在於,薪水太低
2020年有一篇新聞報導,引起不少討論:一位師範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在小學當臨時教師幾個月之後,忍痛放棄他所愛的教育工作,因為月薪只有台幣約1862元(越盾149萬),他同學轉行開計程車,第一個月的收入是他的將近十倍之多。
正式老師呢~根據2020年勞動日報指出,幼稚園和小學老師平均月薪約台幣3125元(越盾250萬)、初中老師是台幣3625元(越盾290萬)、高中老師是台幣4000元(越盾320萬),就算其他津貼加一加,也在台幣6250(越盾500萬)以下;資深老師呢~有16年年資的小學老師每月薪資約台幣1萬元(越盾800萬),和其他行業相比偏低,但卻是教育同行中的「夢想等級」。
這就是為何許多老師要嘛離開教育界,要嘛想法子找副業的主因(新聞中有句貼切的形容「白天站講台,晚上搞網拍」)。
有人認為改革教育的首務是增加教師薪資。然而,越南教師人數極多(2020年統計,全國約有100萬位),若增加教育預算,就會影響投注在基礎建設和償還外債上的預算比例。此外,社會大眾已對越南政府的教育改革失去信心(例如中學教材革新、推動外語教育、某些地區的教師冗員問題等造成許多金錢上的浪費),因此對「再多花錢給老師加薪」這件事,總是存在著反對聲浪。
每到11月20日教師節,幾乎都會有對教育體制反省、批評或說公道話的討論,指責派主張「教師節收送紅包的風氣越來越歪,老師教學也不夠盡心盡力,維護派則主張「肚子填飽了再來談教育高貴和良心」。
現在,也許我知道為什麼同事總那麼忙,又為何在越南的高等教育中沒有一套本土教師編輯且具權威性的中文教材,因為…沒時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40內容數
在越南的首都~河內,單打獨鬥著,現階段留在這裡的理由是當老留學生。「為什麼選擇在越南留學」是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簡單版的答案是喜愛越南文化和越南語,真實版的答案得說好久,佐以眼淚鼻涕才說得完。這幾年將經歷的,有意思的,不想遺忘的點點滴滴,都在此記錄和收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越南留學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隻身一人在國外工作,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當地環境與文化的話,能「存活」得較久些,此外,培養興趣或從生活中找樂子也是「能快樂地留下來」的方法。而我的生活樂趣之一,就是觀察路邊的花草樹木。
適度午休對身心健康有益,但「越南式」的午休,我一直還沒習慣。 幾年之前在越南南部的平陽省工作,在台商們交流的場合裡,有時會聽到大家交換各家工廠的午休奇異景象:中午休息鈴聲一響,工廠裡所有人不管手上工作做到哪,都會馬上丟下,飛奔去吃飯;然後吃完午飯,全體躺成一片… 記得一開始上班的那幾天,提早在午休
講到泡菜就想到韓國,講到「河粉」就想到越南!河粉絕對是越南飲食文化的代表,但它具體的起源地點與時間,至今仍有許多爭議。(普遍認為,應發源自北部,而且在越南的「法屬殖民時期」就有了)
為了了解「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我常看外國人介紹台灣的Youtube影片,除了能從跳脫「本國人」的角度,發現到很多自己未曾察覺到的生活細節,也能夠帶來很多反思(這對我的華語教學工作也多少有幫助)。
越南是典型的關係型社會,想在當地生存得順利一點、生活得舒心一點,「送禮文化」不可不知! 前兩年在河內任教,每次我從台灣回去時,29吋行李箱中有一半都是送同事、朋友和鄰居的禮物,為什麼呢?
初到越南時,他們很多人的作事風格讓人不敢恭維,比如「慢慢來、到時候再說」等等,但這些可以慢慢習慣。最讓我崩潰、無法習慣的的就是蟲子和老鼠!
隻身一人在國外工作,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當地環境與文化的話,能「存活」得較久些,此外,培養興趣或從生活中找樂子也是「能快樂地留下來」的方法。而我的生活樂趣之一,就是觀察路邊的花草樹木。
適度午休對身心健康有益,但「越南式」的午休,我一直還沒習慣。 幾年之前在越南南部的平陽省工作,在台商們交流的場合裡,有時會聽到大家交換各家工廠的午休奇異景象:中午休息鈴聲一響,工廠裡所有人不管手上工作做到哪,都會馬上丟下,飛奔去吃飯;然後吃完午飯,全體躺成一片… 記得一開始上班的那幾天,提早在午休
講到泡菜就想到韓國,講到「河粉」就想到越南!河粉絕對是越南飲食文化的代表,但它具體的起源地點與時間,至今仍有許多爭議。(普遍認為,應發源自北部,而且在越南的「法屬殖民時期」就有了)
為了了解「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我常看外國人介紹台灣的Youtube影片,除了能從跳脫「本國人」的角度,發現到很多自己未曾察覺到的生活細節,也能夠帶來很多反思(這對我的華語教學工作也多少有幫助)。
越南是典型的關係型社會,想在當地生存得順利一點、生活得舒心一點,「送禮文化」不可不知! 前兩年在河內任教,每次我從台灣回去時,29吋行李箱中有一半都是送同事、朋友和鄰居的禮物,為什麼呢?
初到越南時,他們很多人的作事風格讓人不敢恭維,比如「慢慢來、到時候再說」等等,但這些可以慢慢習慣。最讓我崩潰、無法習慣的的就是蟲子和老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教育部推行 108 學年度新課綱實施新住民語文課程後,將東南亞國家的母語教學納入選修課程,同時訓練新住民成為專業的母語老師。來自越南的范美幸老師,到台灣 20 多年後,真正實現了自己在越南沒有完成的教師夢。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與個人品牌浪潮中,「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講師,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容易,就算真的當上了職業講師,業界也有一句流傳甚久的傳言:「不是忙死,就是餓死」。是以,職業講師並非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就能夠達成的。孫治華老師的這本......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本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與學生彼此相輔相成,以及對彼此應盡的責任。透過師生合作,可以讓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並且訴說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的責任,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納稅人的福祉。
Thumbnail
近10年來,由於公教人員工作條件的惡化,造成公教職場越來越難聘請到人才。就目前的工作環境中,教師工作環境的惡化程度較公務員更甚。未來,公部門服務品質和公校教育品質下滑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教育部推行 108 學年度新課綱實施新住民語文課程後,將東南亞國家的母語教學納入選修課程,同時訓練新住民成為專業的母語老師。來自越南的范美幸老師,到台灣 20 多年後,真正實現了自己在越南沒有完成的教師夢。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與個人品牌浪潮中,「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講師,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容易,就算真的當上了職業講師,業界也有一句流傳甚久的傳言:「不是忙死,就是餓死」。是以,職業講師並非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就能夠達成的。孫治華老師的這本......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本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與學生彼此相輔相成,以及對彼此應盡的責任。透過師生合作,可以讓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並且訴說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的責任,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納稅人的福祉。
Thumbnail
近10年來,由於公教人員工作條件的惡化,造成公教職場越來越難聘請到人才。就目前的工作環境中,教師工作環境的惡化程度較公務員更甚。未來,公部門服務品質和公校教育品質下滑是可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