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一早上,我照例帶女兒去上學。要下車的時侯,女兒忽然跟我說:「爸爸,我想自己走進去,不想跟你揮手再見了。」一瞬間我是有點傻住,也太突然了。才小學二年級就對我說這樣的話,我當然問:「為什麽?」她說:「因為還要回頭揮手再見很麻煩。」這裡解釋一下,我載姐姐去學校後,會站在校門口看她進去,到她要走去教室時,她會轉頭跟我揮手,以前在她進校門前,我還會抱她一下。弟弟我也是如此。一直以來,雖然有人說我這樣太誇張,但是小孩沒有排斥,每天也和我再見的很開心。所以這次姐姐這樣說我真的有點嚇到。我是很想繼續跟她這個小儀式,但如果尊重她,就要停止,所以我最後怎麽做呢?這裡先賣個關子。
個人認為父母對於小孩本來就是比較強勢的角色,如果用高壓的方式管教小孩本來就是比較容易。問題是小孩越大用硬逼的只會越沒用,更何況現在的小孩很早熟,很快就會質疑你的管教方式。如果看各類書籍,都會告訴我們要尊重小孩,回想從小孩出生到現在,我的一些經驗跟大家分享,一樣這沒什麽對錯,每個家庭也都不一樣,参考参考。第一個例子呢,比如說我以前看到小孩的餅乾糖果放在桌上,也許放一陣子,我有時侯會拿來吃掉,以為他們不會發現。結果他們兩個隔天馬上就發現他們的餅乾不見了,幾次以後就開始抗議了。我可以說那都我買的,為什麽不能吃?但是我想了一下,如果要告訴小孩不要偷或搶彼此的東西,我如果自己沒做到怎麽教?所以我跟他們說我要吃他們的東西前我會先說,也儘量不吃他們的東西了。
兒子在幼稚園小班的時侯,突然有天說想理光頭,原因不明。大部份的人都勸阻他不要,老師覺得快要入冬了,這樣會太冷。我問他是不是真的想理,他說對,確定後我還是請媽媽帶他去理了。另外他有一次說他想要穿各一隻不同雙的襪子,剛開始媽媽也是反對,一直問為什麽?但是兒子就是堅持想要各穿一隻,我最後還是尊重他,讓他穿著不同隻的襪子去學校。這種不影響健康也不會傷害別人的事情,其實我就會尊重他,也不會干涉他太多。
這裡會出現一個狀況,尊重和放任要怎麽拿捏,你要尊重小孩,問題是如果他的行為不符合常規,比如說不打招呼沒有禮貌、或和兄弟姐妹搶玩具等等怎麽辦?有一本書叫「擁抱刺蝟孩子」,作者叫陳志恆,原本是一本父母怎麽和青少年相處的書,內容其實十分精彩。作者提到尊重還是建立在「行為邊界」上,就是人際之間的行為是有限制的,在限制底下,要怎麽做?才是對你我都好?小孩是怎麽學到的有兩種管道:第一、大人透過教條式灌輸,這是我們最常用的方式,直接告訴小孩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比如說飯吃很慢,有一種講法是:「快點把飯吃完才乖,沒把飯吃完就不乖。」另一種是「你已經吃很久還是沒把飯吃完,這樣對我產生困擾,因為我很多事還沒做。」書中說後者是比較好的方式,原因是父母直接講出自己的感受,讓小孩知道他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別人。如果用教條式的講法,反而是把自己的情緒隱藏在自己認為的乖、不乖底下。而且最好是聚焦在孩子的當下的特定行為,不要牽拖到其他,舉例作業沒寫完,比較好的講法是:「你一直沒寫完,我很擔心!是不是哪裡不會?我們一起看看或我陪你一起做」擔心就是父母當下真實的感受。如果講:「你總是、或是一直,你老是不寫作業,就是個性懶散...。」這樣就比較不好,講是這樣講,做起來還是需要練習。書中也說,父母要一直練習,才能學會真誠表達情感。
我個人的作法是,利用一些獎勵,比如我兒子不太愛打招呼,吃飯又有點慢。我利用像日曆的一格一格的,如果今天有達成就打勾,沒有達成就打叉,打叉沒有什麽處罰,但是有八個勾勾可以做一件他想要做的事或他想買的東西。像他最近很愛去打寶可夢機台,我就會帶他去打。這樣我也不會生氣了,因為他如果想要一些獎勵,他就會儘力去達成。
以前我也很愛抱我女兒和親她,但是她現在會說:「爸爸,你如果要抱我,要先問過我。」為了要教她尊重,我就算再不情願,還是要先問問她,可不可以抱妳啊?等等。
最後我是怎麽跟我女兒說的呢?我就跟書中說的一樣,真誠的表達情感。我跟她說,因為妳跟爸爸揮手,爸爸會很開心,因為我很愛妳。她聽完可以認同,現在就和之前一樣,我開心的在校門口等著她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