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自由,首先必須要有對自己負責的意志

尼采曾說:「自由,首先必須要有對自己負責的意志。」
在這幾周疫情加劇的狀況之下,我似乎越來越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疫情高峰的亂象

進入五月之後,疫情逐漸加溫,大家仿佛又進入到去年初的恐慌期,民眾搶購生活用品,囤積食物、泡麵、衛生紙等現象又再次出現,而這次絕對不只是簡單的一窩蜂而已。
因為幾個確診案例的群聚效應,導致疫情擴散,又剛好在兩大節慶之後(清明、母親節),許多人在返鄉過節的路途上得了疫,又把病毒帶回家,讓至親也染上疾病。
而症狀在五月初開始慢慢浮現,這時我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回想自己近一個月接觸過的人、去過的地方,心裡開始恐慌,一方面擔心自己可能在某個餐廳裡遇到確診者,另一方面又害怕把病毒傳染給家中年幼的孩子。
而這一切的情緒讓我們開始不停刷新社群平台,看到有什麼疫情相關的新聞就馬上點進去看,在這樣慌張的狀況之下每則新聞都像是大海中的浮木,讓我們暫時能趴上去喘口氣,卻也可能隨時沉默拽我們入海底。
焦慮的刷了一下午的臉書之後,我決定把手機上的app隱藏,只剩下重要的聯絡程式和紀錄飲食的app。
我決定每天只在下午三點打開看一下確診案例,順便確認衛福部有什麼政策是需要我們配合遵守的,僅此而已,其它的留言、言詞閃爍不清的新聞快報我一律不看。
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不是持續吸收並傳播這種恐慌,在停班(補習班)的期限尚未明瞭之前,待在家裡準備上課資料就得花費我很大心思了,我實在無法再讓自己天天活在焦慮與擔心之中,否則我很清楚,在疫情結束之前,我的理智線會先斷裂。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的自由和意志

在學生停課之前,我的工作時間一直以來都是從下午開始,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放縱自己回家之後拖到很晚才睡,隔天也總是快中午才醒來。
這樣的日子在以前能替自己找藉口,說只是自己上下班時間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早上這段時間本來會是人家下班回家休息的時段,拿來睡覺也沒關係。
可是開始在家工作之後,我發現自己沒辦法馬上調整心態,所以總是在上課前幾個小時才開始急著準備教材,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精疲力竭。
我開始思考這樣的日子真的是我的「自由」嗎?雖然看到有家長在網路上抱怨小孩在家搗蛋的時候,心裡還是會竊笑,喝著茶享受平常沒有的悠閒,
但我清楚現在更需要的是調整作息和心態,而不是沉浸在沒有屁孩包圍的幽靜時刻裡。
審視了自身問題後,明白自己太過放鬆,所以沒辦法把在家工作的感覺營造出來,導致上下班的界線不夠清楚,工作沒有效率。
我開始營造儀式感,每天早上起床後把床鋪好,洗漱完換上衣服,泡杯咖啡或茶就開始坐在書桌前寫下今天該辦的事項,一項一項確認完後再選好上班之前想看的書。
拿出筆記本,邊看書邊寫下心得、疑問或筆記,不讓自己繼續沉迷看Youtube、Netflix,而忘了去做該做的事。
定好規則之後,我盡量不在下班前的時間用平板,手機也放在視線不及之處,電腦沒用時就闔上,減少使用3C產品之後我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腦海中突然想起國中時期一個同學對著我們一群吵鬧的學生大喊:「你們真是沒有自制能力!」
此時我才明白,自制能力真的比想像中重要,到現在才理解,可能有些遲了!不過,我必須感謝這段在家上班的經驗,促使我去思考何謂自制、該如何自制。

紀律,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疫情期間除了讓人生活和工作顛倒混亂之外,變胖也是另一個副作用,我的體重在疫情高峰之際來到了人生巔峰!
站在體重計上的我呆呆地望向數字很久,直到數字都消失了我才意識到自己放縱太久,都忘了每年的新年新希望第一條就是減重。
我從書櫃上拿下一本已經看完的書,叫做【理想的簡單飲食】,這本書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邊看邊哭,認為得到救贖,而第二次細細翻閱才發覺裡面有相當多金句值得人抄寫後反覆咀嚼,之後我會在整理讀書心得,寫成一篇書評。
「紀律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這句話也是我從書中節錄的,學生時期的我很叛逆,老是不懂為什麼人要努力念書,所以也就敷衍了事,沒有用心去學習每個學科,但現在我明白為何當初越有紀律的同學,現在能獲得更高的成就。
他們得到優質的待遇不盡然是運氣,自身付出的努力和紀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這樣的論點放在飲食控制上也完全通順。
於是我決定每天記錄飲食,在進食前緩下來問自己「真的需要這些食物嗎?」,並且在飯後寫覺察筆記,意識自己的身體在吃完東西之後的反應,藉此把進食的決定交還給身體去評斷,而非我貪婪已久的大腦。
節錄一段我最喜歡的內容:「想像只有你一個人坐在電影院裡,燈關著四周一片漆黑。你有點不耐煩,但又興奮地等待著,因為你知道下一刻,偌大的螢幕上會投影出完美的自己,那是完整的自己,容光煥發,以自己選擇的方式生活,在三度空間裡移動、說話、感覺、笑著、吃著、烹飪著。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思考,現在的生活是否適合你,現實生活的你是否也跟螢幕上的你一樣理想。
為了理想的生活,我必須得先對自己的行動負責才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