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復健口袋書】肘隧道症候群

【3分鐘復健口袋書】肘隧道症候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最近睡午覺起來手就好麻,以前過不久就會緩解了,現在連下午上班打鍵盤的時候都會持續的麻!特別是小指和無名指的地方!

。病症簡介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不小心撞到手肘而導致手麻掉的經驗?這種狀況我們大多稱作「撞到麻經」,其實這條麻經的真名為「尺神經」,肘隧道症候群即是一種尺神經受到壓迫的病症。

尺神經源自頸椎神經,在手肘處行經位於手肘內側的肘隧道。肘隧道非常表淺,僅由一層韌帶和堅硬的肱骨組成,因此極容易因外在的撞擊、長時間壓迫或反覆使用手肘造成肘隧道內的尺神經受到影響。

由於尺神經支配手掌後一指半的感覺以及手掌的掌內肌群,肘隧道症候群發病初期會產生像撞到手肘後,前臂、手腕內側與手掌後一指半麻刺的現象;中期則可能出現手部握力、靈巧度下降的現象(例如因掌內肌無力而無法用鑰匙開門);後期小指側的肌肉(小魚際肌)甚至會萎縮形成「爪狀手」。

除了肘隧道外,手腕處的蓋氏通道也是常見的尺神經壓迫處。

。危險因子

raw-image
  1. 手肘長時間受到外在壓迫:辦公族以手肘支撐桌面使用電腦、學生族趴桌等不良姿勢。
  2. 手肘長時間屈曲超過90度:手持手機打手遊、追劇等不良習慣;司機族長時間開車;側睡壓迫手肘等。
  3. 工作中反覆有手肘屈曲、伸直的操作動作
  4. 肱骨內上髁骨折、肘關節變形或發炎

。自我測試

*僅供自我測試用,如有疑慮請就醫,以醫師及治療師的現場判斷為主*

*僅供自我測試用,如有疑慮請就醫,以醫師及治療師的現場判斷為主*

  1. 手肘彎曲測試:手掌面向自己屈曲手肘,60秒內出現麻刺感即為陽性。
  2. 提內耳氏徵象(Tinel sign):輕敲手肘內側肘隧道處,手掌後一指半出現麻刺感即為陽性。

。緩解方法

raw-image
  1. 放鬆尺側屈腕肌:由於尺側屈腕肌位於尺神經的上方,疲勞僵硬時也可能造成尺神經的壓迫。可以對其施予按摩及熱敷促進肌肉放鬆。
  2. 穿戴手肘護具:晚上睡覺時可以配戴手肘固定的護具,將手肘固定在稍微屈曲的位置,減少肘隧道處的壓力。白天時可以穿戴具有軟墊的護肘避免肘隧道再受到外來的刺激與長時間壓迫。若有需要趴桌睡時,也可以墊個小枕頭或衣物!
  3. 尺神經滑動運動:小時候我們常秀的有趣技能—反手戴眼鏡也是伸展尺神經的妙招!伸展時會略微感覺前臂處屈腕肌群緊繃和小指處麻麻脹脹的感覺即可,切勿過度牽拉!注意動作和緩,可在牽拉過程中稍作停留再和緩回到起始位置。每組10下,一天做3組。
  4. 日常活動調整: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避免在生活中或工作時讓上述的危險因子出現可以讓以上的治療事半功倍!

除了急性傷害(如:骨折等)造成的肘隧道症候群外,其餘的不良習慣形成的累積創傷幾乎能靠積極的復健來達成不錯的緩解效果,但若久病不癒造成掌內肌群的萎縮,預後通常不怎麼好(畢竟神經壞死是不可逆的),因此在發病初期就及早進行治療才能永絕後患!

一起擺脫肘隧道症候群,彎曲手肘不「麻」煩。

raw-image
avatar-img
享翔的沙龍
2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享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公司在準備普渡要用的東西,搬了一箱又一箱、提了一袋又一袋,不知怎麼搞得突然發現手肘好痛,甚至有點使不上力?
最近上班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拇指、食指、中指一直有麻麻刺刺的感覺,甚至有時候會麻到痛,剛開始甩一甩就好了,後來慢慢的甩手都無法緩解,甚至拿東西有拿不住的感覺,我是怎麼了⋯⋯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擰毛巾、擰抹布的時候手腕靠大拇指的地方都好痛,甚至按遙控器的時候都痛超厭世。 你還在想說痛個幾天就會好嗎?你可能是得了媽媽手哦!你說你還不是媽媽?你說你是男生?誰說媽媽手是媽媽的專利!讓我們來好好認識媽媽手~
最近公司在準備普渡要用的東西,搬了一箱又一箱、提了一袋又一袋,不知怎麼搞得突然發現手肘好痛,甚至有點使不上力?
最近上班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拇指、食指、中指一直有麻麻刺刺的感覺,甚至有時候會麻到痛,剛開始甩一甩就好了,後來慢慢的甩手都無法緩解,甚至拿東西有拿不住的感覺,我是怎麼了⋯⋯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擰毛巾、擰抹布的時候手腕靠大拇指的地方都好痛,甚至按遙控器的時候都痛超厭世。 你還在想說痛個幾天就會好嗎?你可能是得了媽媽手哦!你說你還不是媽媽?你說你是男生?誰說媽媽手是媽媽的專利!讓我們來好好認識媽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