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文化商業|心理韌性與俄羅斯方塊 Resilience & Tetris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為重回職場的公司新人,除了業務範圍,產業動態以及公司文化應該是我近期花最多時間研讀的主題了。雖然細節無法揭露過多,海量的閱讀當中,「韌性(resilience)」卻是一個一直出現的關鍵詞。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對於職場韌性的解讀方法,由於敝司同時也附上不少科學研究,這些思維以及技巧上的轉換,也許會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第一個切點,我個人認為對於亞洲社會出身的我們非常具有提點效果,即是對於「endurance」以及「resilience」的認知。中文由於語境太多,怎麼翻譯都會有誤讀的可能性,不過簡單而言這個分類方法想要提及的事情,是希望人們不要為了短期成效,過度消耗自我或是過度壓縮自我,而是反過來,想想什麼樣的方法以及壓力程度,才能長期維持產能,而不燃燒殆盡。
雖然例子可能會有點極端,不過
  • 為了要把這個工作做完,我可以連續三週每天工作十五小時。
  • 為了要把會議塞進去,我可以把午晚餐時間都拿來用。
這些聽起來很明顯就不太愉悅的體驗,在目前看到的文獻而言都不甚推薦。雖然我目前分不出來這到底是因為歐洲職場還是科技業的氣氛,許多文章都非常認真的建議:「請不要這樣對待自己。」
——與其強力把自己的時間壓縮進極限的時程裡,不如訓練自己對於時程重排的談判能力,確保團隊與自己都擁有合理的時間安排;與其在用餐時間硬塞,不如養成會議速戰速決的原則,預設一場會議 30 分鐘完成。讓一天的會議安排更有彈性,而不壓縮到生活所需。
我有時候看著這些原則,我都會不禁琢磨,平平都是職場環境,怎麼思考方向可以差這麼多——這是一個不想把每個個體套進同樣一個模型的社會,這是一個鼓勵你長成自己喜歡樣子的社會;可是當你可以想要長成你想要樣子時,你就得思考你要怎麼藉由改變與他人的互動,來達到你期待的樣貌。而當這個個體的習慣放大成群體,也就更加促使這個地方成為一個需要大量談判跟妥協,維繫動態平衡的社會。
追求個人自由的同時,也要付出努力並且詳加自律;雖然自由是一個被認可的權益,但若不捍衛,到最後也還是會遭人瓜分。
對比這類自我能動性極強的論述,我回頭看看以前的服從以及聽話教育,就更能反省過去東亞系統養成「外在壓力自我內耗」的慣性。朋友工作壓力大到輕度憂鬱;親戚工時長到胃酸逆流,都不是什麼新聞。不僅於此,這種內耗久了,不止自己出問題,有時候還會附帶瀰漫在社群裡的失敗主義:一邊抱怨環境惡劣,但一邊卻也毫無意願伸手改變。想久了我也真是不免失笑,東亞文化社會裡面,我們真的各個從小都是 Master of endurance。長大除了變成面目模糊的小螺絲釘,還會不小心就過勞死。以負面切點來看,還真的是奴到不行。
當然,「endurance」也不是被一竿子推翻:適當的堅忍卓絕可以鍛鍊出面對極端環境的無窮潛力,許多偉大的表現都是在「endurance」下成就出來的。只是,作為一個工作者卻也要知道,這種消耗並不應該是個常態。你可以從可承受的範圍開始,加深加廣工作壓力,找到自己可以維持韌性的最適壓力值。而不是突然之間就要進入看似堅忍實則傷神傷身的惡性循環。像是重訓,大家都是慢慢開始,若哪個教練要你一剛開始就要一百公斤,你都知道自己的身體可能會被重量壓死,那為什麼來一個會精神崩潰的模式,卻一聲不吭呢?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should be our goals.
我看著這一句很像是標語又像是總結的宣告,可真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轉換,不能只看皮相而已。實在是知易行難,知易行難。
第二個分享沒有像前一點那麼長,但很可愛:根據牛津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的實驗,如果人在環境中遭遇心理不適的情境、看到不愉快的景象,或是災禍創傷,要如何轉移大腦的注意力,並讓人快速回覆精神上的韌性呢?
答案是:玩俄羅斯方塊。
其實也不只是俄羅斯方塊,任何可以讓人聚精會神的小遊戲都會有類似效果。背後的機制很簡單,就是一個制衡大腦機制的小手段(trick)——藉由遊戲時的專注力,建立新的短期記憶,來阻檔遊戲以前災禍類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同時,反過來說,若你當天真的歷經了什麼糟到不行的際遇以及看到了讓人心情很差的東西,你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立刻躺下睡覺。因為睡覺,正是一個讓大腦進入整理歸納的機制。你越睡,這些痛苦悲慘的短期記憶就會越被轉化成忘不了的東西,在更長期的時間段中持續折磨你。
最近幾天偶爾對於網路的混亂現狀感到抱怨連連時,我坐在倫敦的組員就會說:「Estelle,待會去玩俄羅斯方塊吧。」而前幾天遠在美國加州的老闆,突然之間也傳了一封有點長郵件說:「要記得找到自我療癒的方式,我本人喜歡戴耳機聽電音搖滾,但你可以玩俄羅斯方塊。」
這樣的建議充滿喜感,我一方面真的打開了網頁版俄羅斯方塊,發現頁面很像小時候在外公家玩的遊戲機;一方面也讚嘆這類的工作的對話,真的是沒把英國研究當玩笑,而是真心在生活中實踐。我個人玩了兩天之後的確也是滿療癒的,我頂多只會記得我當天好像有點心情不好,但是細部是什麼煩人的內容並不會在腦中停留太多,隔天整個一條活龍。完全就是小遊戲,大智慧。復古新風味。
好了,寫這麼長,碎碎念的分享就也先到這裡。而若各位真的實踐,甚有心得,有機會再告訴我這些小技巧有沒有用。
希望各位都能在生活與工作上保持韌性,持續保持精神健康。
avatar-img
941會員
83內容數
商業知識應用的範圍極廣,文化價值交換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市面上較少針對廣義文化企業的系統性地整理,也較少評論者以管理角度提出讓這些企業能夠有機發展、自給自足的思考方針。我將自己定錨為人文與商業相輔的實踐家,希望藉由所學提出應用策略框架,使更多亞洲文化商業體能用嶄新的角度,帶來下一波的文藝復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記洋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看來十足特異又迷人的歷史細節擺在眼前,說要目不暇給是不可能的。我反芻我對於同學的評價,究竟是因爲貴族血統這個名詞變得更加立體豐碩?還是更加平面刻板?後來我卻想通了:這個同學之所以讓我或是其他同儕對他總抱有一絲尊敬之情,是因為他對於團體的貢獻以及耐心。藍血之於他,並非核心,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花旗消金即將離開台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只是,與這曾經在此創建傳奇帝國相遇之後,請繼續記得它的光輝;而若有機會持續在其他市場中見到身影,別忘記這間銀行在過去這半世紀來帶給台灣的眾多故事。因為那些故事,每一則都曾經是花旗的傳奇,但也每一則故事都曾經是台灣的歷史。
去年一整年受到 COVID-19 的影響,對於全球精品市場可謂極具破壞力,Bain 作為專精於零售與精品的三大傳統顧問公司,是如何看待精品市場的走勢,自然就特別值得咀嚼。今年報告出刊,閱讀之餘也為中文讀者提供一些對於該報告的筆記以及洞見。精品市場如何自疫情的泥沼中奮起,且讓我們逐一檢視。
除了以消費者與社群曝光的行銷角度來看時裝周,這些時裝周的大秀對於企業而言,到底有什麼商業考量?一年不只一場的時裝週,到底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而一場耗費鉅資的時裝週,到底又可以為這些品牌帶來多少利潤?這些時裝周的戰略考量,對於台灣又有什麼參考價值? 掀開序幕,我們從金碧輝煌的2021春夏大秀說起。
若我們的服飾是一種對於自我的「遮蔽」,也是一種對於人群的「展演」,個人選擇穿什麼衣飾,是否更有其延伸的認同,或甚至是反叛的意義?而時尚作為一種時代變遷的產物,是否也可以從它的演進看見社會集體對於當代規範的態度呢?鷺田清一這本哲學小書,帶我們走進橫空出世的日本反叛美學,是如何用黑白的邊界,震驚世界。
Veja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全部流程皆以永續為目標的運動品牌,其製造、營運及行銷的一致性使品牌得以有效發展之外,營業額也已突飛猛進。然而,Veja 自己本身的成功,以及兩位創辦人對於永續時尚生態系的建立,真的讓其他市場的消費者準備好迎接「永續時尚」的概念,並且從意識轉換成實際而言的消費了嗎?
這些看來十足特異又迷人的歷史細節擺在眼前,說要目不暇給是不可能的。我反芻我對於同學的評價,究竟是因爲貴族血統這個名詞變得更加立體豐碩?還是更加平面刻板?後來我卻想通了:這個同學之所以讓我或是其他同儕對他總抱有一絲尊敬之情,是因為他對於團體的貢獻以及耐心。藍血之於他,並非核心,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花旗消金即將離開台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只是,與這曾經在此創建傳奇帝國相遇之後,請繼續記得它的光輝;而若有機會持續在其他市場中見到身影,別忘記這間銀行在過去這半世紀來帶給台灣的眾多故事。因為那些故事,每一則都曾經是花旗的傳奇,但也每一則故事都曾經是台灣的歷史。
去年一整年受到 COVID-19 的影響,對於全球精品市場可謂極具破壞力,Bain 作為專精於零售與精品的三大傳統顧問公司,是如何看待精品市場的走勢,自然就特別值得咀嚼。今年報告出刊,閱讀之餘也為中文讀者提供一些對於該報告的筆記以及洞見。精品市場如何自疫情的泥沼中奮起,且讓我們逐一檢視。
除了以消費者與社群曝光的行銷角度來看時裝周,這些時裝周的大秀對於企業而言,到底有什麼商業考量?一年不只一場的時裝週,到底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而一場耗費鉅資的時裝週,到底又可以為這些品牌帶來多少利潤?這些時裝周的戰略考量,對於台灣又有什麼參考價值? 掀開序幕,我們從金碧輝煌的2021春夏大秀說起。
若我們的服飾是一種對於自我的「遮蔽」,也是一種對於人群的「展演」,個人選擇穿什麼衣飾,是否更有其延伸的認同,或甚至是反叛的意義?而時尚作為一種時代變遷的產物,是否也可以從它的演進看見社會集體對於當代規範的態度呢?鷺田清一這本哲學小書,帶我們走進橫空出世的日本反叛美學,是如何用黑白的邊界,震驚世界。
Veja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全部流程皆以永續為目標的運動品牌,其製造、營運及行銷的一致性使品牌得以有效發展之外,營業額也已突飛猛進。然而,Veja 自己本身的成功,以及兩位創辦人對於永續時尚生態系的建立,真的讓其他市場的消費者準備好迎接「永續時尚」的概念,並且從意識轉換成實際而言的消費了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回答應對壓力的面試問題。這個問題旨在了解應試者的抗壓能力及處理困難的方式。面試官想知道為何某事有壓力及如何處理這些壓力,包括時間管理及判斷壓力來源。文章建議回答時應強調輕重緩急的安排、控制可控因素及時間管理。此外,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適時請求幫助以減輕壓力。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成年後,覺得Resilience(韌性)比起我懂得數學等的硬知識更關鍵,老實說,在生活中幾乎沒有機會要做加減乘除外的算法,但每一天,每一個人也要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和難關。當然,我不排除會有人一路上也十分順遂,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還是要解決大小問題。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運作職場的是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職場是考驗人性的最佳場域,只要你人格堅定頭腦清晰,不管遭遇多少困難挫折,你都可以一路無所畏懼,從容走過職場直到退休。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回答應對壓力的面試問題。這個問題旨在了解應試者的抗壓能力及處理困難的方式。面試官想知道為何某事有壓力及如何處理這些壓力,包括時間管理及判斷壓力來源。文章建議回答時應強調輕重緩急的安排、控制可控因素及時間管理。此外,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適時請求幫助以減輕壓力。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成年後,覺得Resilience(韌性)比起我懂得數學等的硬知識更關鍵,老實說,在生活中幾乎沒有機會要做加減乘除外的算法,但每一天,每一個人也要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和難關。當然,我不排除會有人一路上也十分順遂,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還是要解決大小問題。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運作職場的是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職場是考驗人性的最佳場域,只要你人格堅定頭腦清晰,不管遭遇多少困難挫折,你都可以一路無所畏懼,從容走過職場直到退休。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