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回職場的公司新人,除了業務範圍,產業動態以及公司文化應該是我近期花最多時間研讀的主題了。雖然細節無法揭露過多,海量的閱讀當中,「韌性(resilience)」卻是一個一直出現的關鍵詞。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對於職場韌性的解讀方法,由於敝司同時也附上不少科學研究,這些思維以及技巧上的轉換,也許會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第一個切點,我個人認為對於亞洲社會出身的我們非常具有提點效果,即是對於「endurance」以及「resilience」的認知。中文由於語境太多,怎麼翻譯都會有誤讀的可能性,不過簡單而言這個分類方法想要提及的事情,是希望人們不要為了短期成效,過度消耗自我或是過度壓縮自我,而是反過來,想想什麼樣的方法以及壓力程度,才能長期維持產能,而不燃燒殆盡。
雖然例子可能會有點極端,不過
- 為了要把這個工作做完,我可以連續三週每天工作十五小時。
- 為了要把會議塞進去,我可以把午晚餐時間都拿來用。
這些聽起來很明顯就不太愉悅的體驗,在目前看到的文獻而言都不甚推薦。雖然我目前分不出來這到底是因為歐洲職場還是科技業的氣氛,許多文章都非常認真的建議:「請不要這樣對待自己。」
——與其強力把自己的時間壓縮進極限的時程裡,不如訓練自己對於時程重排的談判能力,確保團隊與自己都擁有合理的時間安排;與其在用餐時間硬塞,不如養成會議速戰速決的原則,預設一場會議 30 分鐘完成。讓一天的會議安排更有彈性,而不壓縮到生活所需。
我有時候看著這些原則,我都會不禁琢磨,平平都是職場環境,怎麼思考方向可以差這麼多——這是一個不想把每個個體套進同樣一個模型的社會,這是一個鼓勵你長成自己喜歡樣子的社會;可是當你可以想要長成你想要樣子時,你就得思考你要怎麼藉由改變與他人的互動,來達到你期待的樣貌。而當這個個體的習慣放大成群體,也就更加促使這個地方成為一個需要大量談判跟妥協,維繫動態平衡的社會。
追求個人自由的同時,也要付出努力並且詳加自律;雖然自由是一個被認可的權益,但若不捍衛,到最後也還是會遭人瓜分。
對比這類自我能動性極強的論述,我回頭看看以前的服從以及聽話教育,就更能反省過去東亞系統養成「外在壓力自我內耗」的慣性。朋友工作壓力大到輕度憂鬱;親戚工時長到胃酸逆流,都不是什麼新聞。不僅於此,這種內耗久了,不止自己出問題,有時候還會附帶瀰漫在社群裡的失敗主義:一邊抱怨環境惡劣,但一邊卻也毫無意願伸手改變。想久了我也真是不免失笑,東亞文化社會裡面,我們真的各個從小都是 Master of endurance。長大除了變成面目模糊的小螺絲釘,還會不小心就過勞死。以負面切點來看,還真的是奴到不行。
當然,「endurance」也不是被一竿子推翻:適當的堅忍卓絕可以鍛鍊出面對極端環境的無窮潛力,許多偉大的表現都是在「endurance」下成就出來的。只是,作為一個工作者卻也要知道,這種消耗並不應該是個常態。你可以從可承受的範圍開始,加深加廣工作壓力,找到自己可以維持韌性的最適壓力值。而不是突然之間就要進入看似堅忍實則傷神傷身的惡性循環。像是重訓,大家都是慢慢開始,若哪個教練要你一剛開始就要一百公斤,你都知道自己的身體可能會被重量壓死,那為什麼來一個會精神崩潰的模式,卻一聲不吭呢?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should be our goals.
我看著這一句很像是標語又像是總結的宣告,可真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轉換,不能只看皮相而已。實在是知易行難,知易行難。
第二個分享沒有像前一點那麼長,但很可愛:根據牛津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的實驗,如果人在環境中遭遇心理不適的情境、看到不愉快的景象,或是災禍創傷,要如何轉移大腦的注意力,並讓人快速回覆精神上的韌性呢?
答案是:玩俄羅斯方塊。
其實也不只是俄羅斯方塊,任何可以讓人聚精會神的小遊戲都會有類似效果。背後的機制很簡單,就是一個制衡大腦機制的小手段(trick)——藉由遊戲時的專注力,建立新的短期記憶,來阻檔遊戲以前災禍類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同時,反過來說,若你當天真的歷經了什麼糟到不行的際遇以及看到了讓人心情很差的東西,你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立刻躺下睡覺。因為睡覺,正是一個讓大腦進入整理歸納的機制。你越睡,這些痛苦悲慘的短期記憶就會越被轉化成忘不了的東西,在更長期的時間段中持續折磨你。
最近幾天偶爾對於網路的混亂現狀感到抱怨連連時,我坐在倫敦的組員就會說:「Estelle,待會去玩俄羅斯方塊吧。」而前幾天遠在美國加州的老闆,突然之間也傳了一封有點長郵件說:「要記得找到自我療癒的方式,我本人喜歡戴耳機聽電音搖滾,但你可以玩俄羅斯方塊。」
這樣的建議充滿喜感,我一方面真的打開了網頁版俄羅斯方塊,發現頁面很像小時候在外公家玩的遊戲機;一方面也讚嘆這類的工作的對話,真的是沒把英國研究當玩笑,而是真心在生活中實踐。我個人玩了兩天之後的確也是滿療癒的,我頂多只會記得我當天好像有點心情不好,但是細部是什麼煩人的內容並不會在腦中停留太多,隔天整個一條活龍。完全就是小遊戲,大智慧。復古新風味。
好了,寫這麼長,碎碎念的分享就也先到這裡。而若各位真的實踐,甚有心得,有機會再告訴我這些小技巧有沒有用。
希望各位都能在生活與工作上保持韌性,持續保持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