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這個時候怎麼辦 小學生應該懂的生活常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監修 諸富祥彥/金泉忠明/國崎信江
翻譯 李彥樺



前陣子因為要湊網路書店的滿額訂單,看到這本書的簡介,覺得滿有趣的,所以借來給孩子看。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想到小時候 “生活與倫理”的課程,小學時候的隨堂考試總是讓人緊張,但是生活與倫理好像總是讓我覺得是唯一比較有自信的科目,該不會其實從那個時候起對於倫理學的興趣就隱約萌芽而不自知呢?(笑)

不過,生活與倫理的課程往往是告訴你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怎樣當個好品德的好孩子。而這本書所講的內容則有點寬泛而且是以情境的方式問問小朋友該怎麼做,例如:如果沒有蚊子就好了!以告訴你關於蚊子生態鏈的方式讓你知道蚊子存在的必要性。好朋友向我借錢!告訴你生活的金錢從何而來,說明為什麼最好不要借錢給朋友。不想變成大人、不想跟兄弟姊妹比較,該怎麼轉念才能覺得比較不難過。這些內容當然可能透過生活之中一點一滴去累積經驗,也可能透過爸媽的說明得到相關的指引,但通常是學校教科書比較少見的 “常識性”知識。滿推薦爸媽也跟著一起閱讀的,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說未必有標準答案,但是聽聽看別人如何解釋說明,當自己的小孩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也能夠比較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孩的煩惱可能對大人來說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但是對他們來說卻很重要。其實,長大之後大概就會比較明白:個人的煩惱往往都是自己最在意,對他人而言往往很難理解當局者為何如此看重這件事。往往到最後領悟到 “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的道理。 再者,往往有時候小孩因為聽到父母平日的叨念,對於這種個人體驗抉擇、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往往羞於談論或者不自覺有防衛心態,不想被父母的權威混合牢騷式的教學,讓他們自己閱讀之後再來分享看到的內容,或是分享自己生活經驗中有沒有相似的情境,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或許更能增加親子之間相處的情感。畢竟,我們總是傾向尋求認同,而不會希望生活中有人總是處處跟我們作對、質疑。

同理並且說明事情來龍去脈,再告知行動的理由,往往比較能夠打動人心。或許不管對小孩、對大人都是有用的方式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近日因為工作轉換兼稍有沉迷一本網路小說,要抽出時間寫作變得有些許困難。很多時候其實有些生活的體悟,但是並不容易捕捉並加以完成為自己覺得有清楚表達的文章。 ,當初是因為書名而借閱的,人應該如何簡單的生活? 強調主婦版的意思又是甚麼?後來甚至因為自己迷糊把書弄到某個神秘角落,一直因為疫情的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最近在看廖彥博的,還滿有趣的。 之所以會看他的書也是從一篇網路文章開始。 有幾個想法可以分享: 雖然現在政治上以白話文優先、鄙棄古文,認為這樣才是台灣價值的表現。但是,像這樣歷史翻案的文章,需要大量爬梳史料,才能從中分析同時代的局勢、在這些政局中究竟有甚麼樣的人物登場。古文像是一個鑰匙,如果不懂這個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冰山理論是一種對於自我探索的方式,坊間眾多流派的其中一種。語言、行為背後有其隱藏的慾望、情緒與渴求,幫助自我與他人引導出“真我”有助於避免誤會與互相傷害,從負面的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
作者: 戴夫‧葛洛斯曼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Dave Grossman 譯者: 黃致豪 因為想找些關於暴力電玩的影響而看這本書。書中有舉兩個例子還滿值得思考的,1.暴力電玩會讓同情機制消除,像老鼠實驗一樣,孩子會習慣對人形採取傷害行為而無同理心。2.玩電玩會使得大腦機制衰退至原始反應而無
近日因為工作轉換兼稍有沉迷一本網路小說,要抽出時間寫作變得有些許困難。很多時候其實有些生活的體悟,但是並不容易捕捉並加以完成為自己覺得有清楚表達的文章。 ,當初是因為書名而借閱的,人應該如何簡單的生活? 強調主婦版的意思又是甚麼?後來甚至因為自己迷糊把書弄到某個神秘角落,一直因為疫情的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最近在看廖彥博的,還滿有趣的。 之所以會看他的書也是從一篇網路文章開始。 有幾個想法可以分享: 雖然現在政治上以白話文優先、鄙棄古文,認為這樣才是台灣價值的表現。但是,像這樣歷史翻案的文章,需要大量爬梳史料,才能從中分析同時代的局勢、在這些政局中究竟有甚麼樣的人物登場。古文像是一個鑰匙,如果不懂這個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冰山理論是一種對於自我探索的方式,坊間眾多流派的其中一種。語言、行為背後有其隱藏的慾望、情緒與渴求,幫助自我與他人引導出“真我”有助於避免誤會與互相傷害,從負面的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
作者: 戴夫‧葛洛斯曼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Dave Grossman 譯者: 黃致豪 因為想找些關於暴力電玩的影響而看這本書。書中有舉兩個例子還滿值得思考的,1.暴力電玩會讓同情機制消除,像老鼠實驗一樣,孩子會習慣對人形採取傷害行為而無同理心。2.玩電玩會使得大腦機制衰退至原始反應而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我們並不是要以一種懷疑的態度去面對所有關於道德的宣稱,而是去得到一種就像「即便是被欺騙也需要存在著一個思考者我」那樣基礎的關於道德的行為準則。那會是一種讓行為不發生矛盾的根本宣稱,不是你不該說謊、不是你不該殺人,那一基礎會是:「你不該做你不想做的事」。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生活素養小學堂系列又來囉!第四集的主題是:《小學生的人際相處課》 跟同系列前面幾本一樣,書本的第一頁就是漫畫,非常的吸引人!故事從五年級的轉學生 美麗開始,她該如何融入新班級呢? ​ 此時,小精靈 小朋,先替大家釐清一些問題。為什麼要交朋友?想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接著,小朋在書中傳授了五堂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我們並不是要以一種懷疑的態度去面對所有關於道德的宣稱,而是去得到一種就像「即便是被欺騙也需要存在著一個思考者我」那樣基礎的關於道德的行為準則。那會是一種讓行為不發生矛盾的根本宣稱,不是你不該說謊、不是你不該殺人,那一基礎會是:「你不該做你不想做的事」。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生活素養小學堂系列又來囉!第四集的主題是:《小學生的人際相處課》 跟同系列前面幾本一樣,書本的第一頁就是漫畫,非常的吸引人!故事從五年級的轉學生 美麗開始,她該如何融入新班級呢? ​ 此時,小精靈 小朋,先替大家釐清一些問題。為什麼要交朋友?想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接著,小朋在書中傳授了五堂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