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上中廣「文茜的異想世界」節目,談我當時剛出版的一本新書《易經101:文化八卦的當代解碼》。
雖然以前也上過她的節目,但在向聽眾介紹我時,她還是先問我一個老掉牙的問題:「當初為什麼能那麼決絕地放棄醫師這個行業?」原因當然很複雜,但我只能簡單回答說那主要是心境的問題,我在畢業之前一兩年非常的虛無主義,喜歡存在主義大師卡繆的一句話:「沒有未來,才是自由的基石。」一個台大醫學系的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未來」,應該算很虛無吧?但就是這種虛無,對未來不抱什麼希望,因哀傷悲痛而來的自棄、放任,使我能自由自在,連死了都無所謂;當不當醫師,當然也就不算什麼了。
但結婚後,我不再那麼虛無,而且回歸傳統,重拾我對古典的興趣,覺得老子的「無欲則剛」比卡繆說得更好,我心中無所欲,所以能勇敢剛強地從事自由選擇,做我真正想做的事。又後來,喜歡莊子的「無待」更甚於老子,我對外界無所期待,也無所依賴,因而較能自由自在。從虛無到自在,看似改變了許多,但這就是《易經》的素樸辯證:變與不變,是矛盾而統一的存在;而且還在向上提升。
繞了一圈,又拉回原點,也等於是間接回答了我為什麼會寫跟《易經》有關的那本新書。但為什麼虛無主義就會讓我放棄醫業?我當時喜歡的又是什麼樣的虛無主義呢?記得醫學系六年級時,我是台大大學新聞社的社長,白天去參加有的沒的活動,深夜則在溫州街的斗室裡閱讀俄國大革命前夕的巴枯寧、耐柴耶夫等。我特別記得一位作家安德瑞耶夫(L. Andreyev),研讀法律的他鍾情於詩的創作(後來才改寫小說),但在詩集的出版一再遭拒後,他做了一個奇怪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