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2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地分中 意地 第二(之一) P.7

這樣來說,這些應該就不是「作用」,而是「副作用」。由前五到後三,你不能說它是一個流程,這些認識活動雖然有一個單一、明確的生存需求為依據,但它們各自的目的並不是單一的、活動進行的軸也不是單向的,就如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內分泌、神經傳導一樣,比較精確的辭𢑥應該是「系統」。也就是說,在物我相對時,感官帶引我們接收與物相關的一切可知可感的訊息,並且為意識所判別、詮釋、辨識異同後以經驗記憶歸納入庫待用,這是「識」於每一當下的主要目的,這些來自於外的感官資訊意識活動的階段時,常常附帶產生兩種類型的活動:其一,因外物觸動所引發的情緒性的種種情緒性的心理反應,其二就是歷史感,因當下經驗召喚過往經驗,而能抵達對物我兩方歷時性的綜合認識。
所以這一段是意識活動的現象學,當主體意識到自身的意識活動著的時候,同時可以意識到伴隨而生、可為自我意識察知的種種情感波動,故曰「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不論識別其間的因果法則、相應或經驗歸納法則,我們要記得,這裡的法都是「無記法」,這種種激情或感性受外界激蕩、擾動依於同一原理原則一時並起、相互激發、流動生息、無善無惡,故曰「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同一因緣引發不同的實踐行動而外表為不同的現象、產生不同的結果,故曰「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這是人的意識活動的客觀特質,這裡面包括自體活動的特質,也包括這種自體活動的運作原理、它與世界的關係以及建立關系的模式、能抵達的結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