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地分中 意地 第二(之一) P.13

意思呢⋯「審慮所緣」這個智性狀態所能夠知見、審慮的因緣,除了依理性為原則運作的因緣之外,還包括其他三種依非理性為原則運作的因緣。而且這個階段所運用的智性方法-歸納、分析、演繹,都是「無記法」。由此種種能力,他就能審慮一次次的過往經驗,綜合出能導致某現象的種種原因,無論審慮對象為依理性或非理性締結的因緣,此時的智性狀態都還是在未達成判斷之前,具有「無記」特質的認識狀態。
所以,在「審慮所緣」-也就是在經由思索,循理性邏輯認識因果牽連之所以然的階段,他並沒有批判非理性為「邪惡」「錯誤」「不當」或「不理智」⋯⋯這真是感人啊。
云何狂、云何夢、云何覺、云何悶、云何醒⋯⋯甚至連我們說一句話,一一都有種種經驗作為依據,助人推估種種可能,取得最合於現狀的詮釋。
是什麼促成人的行動、言語造作?
首先是由於「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在這個自主行為造作之前,有促發行動、言語造作的動因;而後,內心有欲望升起;而後,產生與自身利害相關的評估或判斷;而後,與自身利害相關的評估或判斷驅動人的行動、言語。
一連幾個「而後」,也就是說,我認為這裡「次」與「次」之間的關係,不是機率或重要性的等次區分,所指涉的應該是順序性的,為析出主體心理轉折環節,貫串先後牽動主體狀態的轉變,完成「-由主體受激到主體知性反饋」至「-由主體知性反饋到主體行動反饋」的歷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