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歷史與成長背景為每個人塑造好生活的方式,每個人為了因應生活的要求與維持生存也發展出一套模式。這過程不僅培養我們各種的因應能力,也建構了我們的價值觀、生命態度,還有對自我存在意義的看法。 有時候,我們費盡心力承受內外在的痛苦並符合他人、環境的期待,是源自於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渴望我們的生命被人認可、肯定與被喜愛。有趣的是,我們經由別人的反應而得到對自我生命看法的最初經驗,往往被我們根深蒂固的嵌在心裡,即使我們努力表現自己的能力,努力的達成期待,我們最早經驗卻總是提醒自己「還不夠,我不是真的這麼好。」 其實,通常是你心中那個『最重要的人(通常是家人、情人等)』還未肯定過你,還未承認你在他心中是如此獨特且讓他感覺驕傲... 以上節錄自 生命河流
我一直也是渴望得到爸爸誇獎的女孩,直到有天我發現自己的行為舉止很像爸爸,我開始反思這真是我想要展現出來的樣子嗎?我感受我對爸爸的愛與渴望,但我對自己說:『親愛的,你可以愛他,但不需要成為他。』
年紀再長一些,有陣子爸爸一直希望我結婚,因為這個希望,每次他看到我時總緊皺眉頭,嚴肅而沒有笑顏,我開始努力想要去做到這件事,我跟自己對戰到筋疲力竭,我好希望讓爸爸開心,我想像當我結婚時我爸對我微笑的誇獎神情,但我那時怎麼都沒有辦法逼一點都不想結婚的自己去做到這件事。
我最後只好寫一封信給爸爸,跟他說我真的非常努力用盡各種方法想要去做到他希望我做到的事情,但我就是做不到~我希望他開心,但我卻做不到讓他開心的事情,我告訴他有一天我應該是可以做到,但真的不是現在,希望他可以原諒我。
看了信的爸爸很生氣,他大大的罵了我一頓,我只記得他說的,他希望我結婚是為了我的未來著想,不是為了讓他開心,他責備我完全搞錯他的重點。很有趣的是,雖然他在責備著我,但我卻感覺到自己的心鬆開了,我的心在說著:『原來爸爸是關心我而不是覺得我很沒用』。
當自己開始走上療癒旅程,看清楚自己的行為模式,也開始願意溝通與坦承,因為溝通,我才懂原來爸爸的用意是什麼,他只是很希望未來我也能夠有一個人在身邊照顧我,我也看見『去達成爸爸要的,然後等待誇讚或禮物』的舊有習慣。
我不認為我養成這樣的習慣是任何人的『錯』,從對或錯走出來,看見這些不再適合我的習慣後,就開始有機會去鬆綁與修改。
走上療癒旅程並不是為了什麼大不了的『救世助人』責任,事實上,所謂療癒,就是綑綁住心的結一個又一個鬆開的過程。
— 2014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