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舊文重寫】Ep.23 學習英文這檔事

話嘮不用錢
講到快爛掉,說真的每一次舊的題目出來,我總是要想一下還有沒有什麼可以寫的東西,只能說這集又在為難自己了 XD。
大一的時候有段時間都在做高中銜接大學的一些講座跟資訊,原本今天想要寫看看高中和大學學習英文的差距。
後來在構思的過程中,發覺我已經離高中生活是真的有幾年的距離了,導致我其實內容是有點產不太出來,大概是因為對自己英文能力沒什麼自信的關係。
考了兩次學測,我的英文一次是 12 級、一次是 13 級,106 指考則是因為擋兵役徵召的關係去亂考,拿了 25 分連個手寫都沒動;不自覺的好像印證了以前英文老師在班上聊過的一件事:高三真的很有可能是我們人生中英文能力最好的時期。
或許是因為當時的人學習動力多半是來自外在,如果少了外部條件做為驅動力,我們要如何實現自己還想持續學習的欲望呢?

本週優質節選

所以有時候都會想,人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呀
所以有時候都會想,人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呀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升學?外部條件有比我們還重要呀?
  • 理由?唉呀,寫過了的東西呢
其實我覺得做不做一件事,有什麼意義、理由為何?通常不是這麼重要,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可以隨便就產出來的;但中心思想就很重要了,事情常常做一做就偏離軌道,真的不是沒有原因。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追蹤當鬧鐘用就可以了 XD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升學?

滿多人都說「英文很重要」,那麼時至大四還覺得無感,可能是少了點理由吧。
怎麼讀書都好,就是英文不好 XD
先講講外在的條件和壓力。
在上一集聊到了關於「很頭腦」的一些細節,其實你不妨在看文的當下可以回想一些身邊周遭的情景:明明我們知道個體之間是有很明顯差異的,也知道大家彼此的性情多半不是一路人的模樣,可是最終做的選擇通常是如出一轍,為什麼?
幾年前我還是高中生年紀的時候,我印象很深刻一位老師說過的話:讀高中,然後你不去考大學,那等於是廢掉的。
背後的原因大家或許不陌生,也就是說,職場普遍在高中畢業生和高職畢業生之間,會選擇具有專業實作能力,而非是只能紙上談兵的書生們。
所以像我這種臭書呆,考個好大學在當時就成了必然,為的是要爭一口比別人有更多競爭優勢的條件,然後給自己一口飯吃。
事實上在高中考大學階段,是一次的:不是因為選擇性太少,而是我們不自覺限縮自己眼界的真實經驗。
這種感覺就很像是,在考試期間通常我們會對能掌握考題方向的老師相當有好感,或者能在課堂進行期間,將複雜的內容縮減到最好理解的重點講義;這是相當有利於升學,卻不利於自我思考的舉動。
現在已經很少有老師會在課前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預習的動作並不是要我們一開始就掌握什麼東西是考試會考的,而是在字裡行間探索更多我們對學識的想像和認知。
而撇開了探索的過程,一旦給你一次引路,接下來我們的視野在這個章節裡,就無法再看到別的風景
所以當我們去回想身邊有很多具體的事件,它的不完美和不容質疑,通常會同時產生在很多人的生活之中,而我們卻從來不因此認為這是個問題,以及為什麼我們始終對於「找到自己」的這件事無法有更多寬限的原因。
如果我們想在升學議題上閃開頭腦思考的步驟,是相當可行的。
你只需要在頭腦運轉之前,用你自身的「感覺」去回應:如果這時候不做哪件事,是否真的有關係?
高中讀完不讀大學有沒有關係?讀不完大學有沒有關係?空窗一兩年,有沒有關係?
再回到原題:英文不好有沒有關係?以我的狀態來說,我肯定會覺得哪有要緊的,以前讀英文是因為相信了「升學很重要」的說法,殊不知我不過是拿到一張讀好大學的門票,但無法再保證我後續會怎麼看待讀英文的態度。
像現在我正在讀大四期間,還是沒有找到一個理由,說服我讀英文的必要性在哪,總是有比「要畢業」更好的理由我能夠認同的吧?
沒有的話,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就算我英文很爛,我還是有其他地方可以很好的呀。

理由?

本來想寫到上面為止就作結,因為 ... 為什麼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不自己決定就好呢?
感覺式猜題 (喂
其實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情,可不可以 ... 那個理由不要是別人給你的
像今天的題目要舉例就相當容易,讀英文很棒,那是怎麼一個棒法?是可以讓我去讀外文系嗎?然後發現外文系裡英文只是其中一個坑,後面還更多的語言坑這樣子。
或者是別人可能有事就比較容易想到請你幫個忙?還是會因此就可以得到很多「自己終於有用點了」的眼光?
又或者,說英文很重要的人都是哪些人,我和這些人有什麼關聯?
然後你會發覺上述問題如果都是「頭腦」在回應你,通常你最後都會得到一個結論:我必須要好好練習英文,不得已也要學好。
如果換作是我的「感覺」來回應這道題目,我就會覺得:如果真的社會需要我們證明自己的價值才有口飯吃,我不認為讀好英文有這麼重要,或者說,一定有別的我會認同的方式可以達成。
但當然,我有可能會因為覺得做到某件事「真是帥透了」而趕這股頭腦熱,那我就會防範當有天這個偶像消失了,我該做些什麼才能避免我後繼無力?
做一件事情的理由總歸有天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我時常很不能理解,為何人們對於這些事情感到焦慮的作為是「繼續做」,而非給自己時間再多想一下,或者轉個彎真的有這麼可怕嗎,的一種感覺。
如同我現在的情形,「不好好讀英文」是別人在看的,「星座很沒根據」也是別人在說的,「空談人生有什麼用」也是人家在講的。
要是我因此就能決定不再研究星座的書籍了,也不再寫作了,總歸就是這些人在說這些話的背後含意是什麼呢?
都是希望我們變得和一般人無異罷了

學習的態度呀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我常常聽到長輩在談論學生學習的「態度」就會有點感冒,因為我不覺得這個是老師們要下海去討論的東西,就是身體是學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無一不是學生的,真要是這麼「無法教化」,那不教化就好了吧?
大一做專題的時候有一個講座的題目是「講成績」,然後很意外的 11 個班沒有班級要聽這個講題。
其實在設計題目的時候就有隱約猜到這個結果,因為現在的人會很注重「做什麼」而不是「做到哪」。
比如說外面的環境會告訴你「經濟」很重要,所以我們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財富自由,但實際上的財富自由怎麼定義?我們能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實行就好?
以高中升學的角度來說,比起他們能夠「做到什麼」,他們更注重自己「應該」要完成多少事,而不去在乎這個勞累繁瑣的過程他們說不定是接受不了的。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要走多遠,只是告訴你要一直走、一直跑
讀英文也是這樣子,幹嘛呢是不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