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謎題#7|如何讓小麻煩變成小幫手的三個技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孩子兩歲時,你可曾覺得他是個小麻煩嗎?
這時期的孩子逐漸行走自如,很多事情都充滿了新鮮與好奇,因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想「自己動手」來做,或者是特別想幫助大人完成生活上的任務。
如果,孩子順利完成,父母不只會感到欣慰,還會給予孩子讚賞和肯定,但當孩子做得不好時,他會感到挫折而鬧脾氣。如此事情不但無法順利完成,父母還要花更大的心力來擦屁股,對大人而言簡直是「不幫不忙,越幫越忙」,真是令大人又愛又恨啊!
到底如何讓這可愛的小麻煩,變成厲害的小幫手呢?

閱讀行動:如何讓小麻煩變成小幫手的三個技巧

《1-3歲發展與教養對策》其中一篇由美國加州大學的學前教育碩士李永怡執筆的〈天生小幫手-幼兒的小幫手時期〉中,建議以下三個技巧:派孩子可以勝任的工作、教小孩簡單的工作步驟、選擇適合孩子的工具。我發現這三個技巧,能夠結合我自己的育兒經驗,確實能讓孩子變成小幫手,在此向大家說明與分享,希望人人都有可愛的小幫手。
  1. 指派孩子可以勝任的工作:每天晚上我會先切好隔天早上會用到的食材,女兒一開始會很積極地協助我,但總是幫倒忙阻礙我切菜,於是我就會吩咐她可以辦到的事情,例如:從地上拿地瓜給我,或是幫我把切好的食材裝進保鮮盒裡。
  2. 教小孩簡單的工作步驟:每天晚上摺衣服時,女兒都會搶著摺衣服,但是手腳還不協調的她,總是幫倒忙弄得亂糟糟,於是我將摺衣服分工,我負責摺衣服,而請女兒把摺好的衣服放入衣櫃當中。
  3. 選擇適合孩子的工具:每次女兒幫我把摺好的衣服放入衣櫃時,我發現有些抽屜的位置太高,女兒勾不著但又吵著要放,於是我調整衣服的擺放方式,把比較常穿的衣服,放在抽屜下層,這樣女兒就能夠輕鬆勝任此工作。
在過程中,當孩子做不好時,請別責罵孩子,而是要調整我們的指令,提供孩子能夠完成的任務。父母要能夠因材施教,觀察孩子的發展階段與能力,給予合適的任務,如此請孩子幫忙,才不會出現「幫倒忙」的窘境。
最後,當孩子順利完成時,千萬別忘了感謝孩子的熱心幫助,鼓勵孩子的助人動機,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書籍資訊
書名:《1-3歲發展與教養對策
作者:信誼基金出版社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同場加映:送給孩子突然變小惡魔的你
同場加映:送給經常與兩歲兒衝突的你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有同感,請你留言讓我知道,我會感謝你的鼓勵與認同。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或是送給我愛心哦!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至三歲的階段時,他會有特別的堅持,想像大人一樣,獨立做某些事情,但在不熟練的情況下,總是搞砸,最後還是得讓父母收拾殘局。 例如,每當吃飯時,兩歲的女兒總愛自己捧著飯碗,走到她自己的兒童餐椅上,若是有大人想幫她拿,她就會生氣,但若是讓她自己拿,中途很有可能不小心把碗打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容易注意到身旁的人,經常罵孩子:「哭什麼哭!哭就有用嗎?這麼愛哭。」通常越罵,還是就越哭得大聲,越難以收拾。 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養的。從親子教養來看,通常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習得如何對待我們,這是雙向的,孩子就是從我們的身上,學習
寶寶還在母親肚子裡時,母親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進入他的身體,但一出生後,臍帶剪斷,他跟母親的關係就切斷了。寶寶必須自己呼吸,自己分泌褪黑激素,自己獨立生活,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 新手媽媽是一份很容易焦慮的職業,尤其是與寶寶有關的「睡眠議題」。然
之前,我帶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常和家人玩Swicth,放女兒在一旁玩耍,然而我的目光若是一直專注在螢幕上,她就會用哭鬧抗議,直到我把我的目光都放在她身上。 那陣子,我更加意識到,子女多麼重視父母的眼光。 《我好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對同理心進行討論及分析。 作者提及同理心的七個關
目前,女兒一歲又九個月。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大部分都會盡量滿足她的需求,因此我並不擔心自己給小孩的愛不夠多,但在隱約之間,總忍不住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容易過渡溺愛孩子了? 隨著女兒年紀漸大,有了自我意識,每次不如她意時,她總會用哭鬧的方式,試圖取得些什麼。於是,讓我開始思考,我要用甚麼樣態度,或
隨著孩子越來越有自我的意識時,父母親愈無法控制孩子,就愈容易感到憤怒。 前幾日,我在房間處理公務,婆婆勤勞地在拖地,她從二樓拖到一樓沒多久,就聽見「碰」一聲,是女兒的後腦杓撞地的聲響。 「我特地為妳只拖那邊的角落,妳就是硬要走過去。」婆婆怒道後,先生跟著附和。 這類的事情,經常在家中上演,那些不想孩
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至三歲的階段時,他會有特別的堅持,想像大人一樣,獨立做某些事情,但在不熟練的情況下,總是搞砸,最後還是得讓父母收拾殘局。 例如,每當吃飯時,兩歲的女兒總愛自己捧著飯碗,走到她自己的兒童餐椅上,若是有大人想幫她拿,她就會生氣,但若是讓她自己拿,中途很有可能不小心把碗打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容易注意到身旁的人,經常罵孩子:「哭什麼哭!哭就有用嗎?這麼愛哭。」通常越罵,還是就越哭得大聲,越難以收拾。 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養的。從親子教養來看,通常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習得如何對待我們,這是雙向的,孩子就是從我們的身上,學習
寶寶還在母親肚子裡時,母親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進入他的身體,但一出生後,臍帶剪斷,他跟母親的關係就切斷了。寶寶必須自己呼吸,自己分泌褪黑激素,自己獨立生活,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 新手媽媽是一份很容易焦慮的職業,尤其是與寶寶有關的「睡眠議題」。然
之前,我帶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常和家人玩Swicth,放女兒在一旁玩耍,然而我的目光若是一直專注在螢幕上,她就會用哭鬧抗議,直到我把我的目光都放在她身上。 那陣子,我更加意識到,子女多麼重視父母的眼光。 《我好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對同理心進行討論及分析。 作者提及同理心的七個關
目前,女兒一歲又九個月。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大部分都會盡量滿足她的需求,因此我並不擔心自己給小孩的愛不夠多,但在隱約之間,總忍不住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容易過渡溺愛孩子了? 隨著女兒年紀漸大,有了自我意識,每次不如她意時,她總會用哭鬧的方式,試圖取得些什麼。於是,讓我開始思考,我要用甚麼樣態度,或
隨著孩子越來越有自我的意識時,父母親愈無法控制孩子,就愈容易感到憤怒。 前幾日,我在房間處理公務,婆婆勤勞地在拖地,她從二樓拖到一樓沒多久,就聽見「碰」一聲,是女兒的後腦杓撞地的聲響。 「我特地為妳只拖那邊的角落,妳就是硬要走過去。」婆婆怒道後,先生跟著附和。 這類的事情,經常在家中上演,那些不想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章主要介紹孩子執行能力的相關內容。在文章中提到,執行能力是孩子在做事情時特定的腦部運作習慣,包括做計劃、開始工作、持續堅持、控制衝動、情緒控制、適應不同環境等能力。最後,文章推薦了一本相關書籍,並預告了下一篇的內容。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3 10/28 〔蕃薯 北極熊班〕 有位小可愛,鋸柴時拿柴刀亂砍竹子。屢勸不聽後,將其帶到旁邊嚴肅地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小可愛答得出來,表示他知道自己剛剛在做不對的事。和小可愛約定後,小可愛答應不再亂使用工具。不多後,小可愛拿起竹子亂揮,制止後沒多久,小可愛站到大家在鋸柴
讀幼稚園的二個孩子,有著幫忙媽媽做家事的熱情,想當然此時此刻身為媽媽一定要好好保握機會。 從洗衣服、拿吸塵器吸地板、拖地板、折衣服,每項我都讓小孩試過了,雖然作業品質不怎麼樣,時好時壞,小孩認真的忙到汗如雨下、或是要二個人輪流換班做完,我總是會買瓶FIN給他們喝,孩子們都喝得很開心。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家裡的亂糟糟讓你頭痛嗎?讓孩子成為你的整理小幫手吧!透過共同參與和正向鼓勵,能讓孩子樂在其中,還能學到寶貴的生活技能。 來看看如何在遊戲般的互動中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讓整潔變成家庭的新常態。 閱讀全文,了解讓整理變得既有趣又有益的小技巧! 教孩子主動整理的技巧:共同參與與正向鼓勵 在家庭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平常,有時爸爸媽媽會叫我們去做一些的小事情,例如:他們叫我們把某種東西給它抬起來,但是爸爸媽媽都會很生氣的說把手上的東西放下來,然後我跟弟弟一起被罵。 其實做好一件事並不會很難。因為其實你在認真做事的時候不會去注意旁邊的人在做什麼,並且你在認真做事的時候你拿在手上的東西你會想要把它給放下來,因爲你
Thumbnail
一同讓孩子參與家事有多重好處:促進動作協調、建立責任感、提高自主性、學習合作、培養整潔習慣、尊重環境...等。這不僅是學習過程,更是全面發展許多做家事的良好途徑,同時促進家庭成員間更緊密的聯繫喔!
Thumbnail
文章主要介紹孩子執行能力的相關內容。在文章中提到,執行能力是孩子在做事情時特定的腦部運作習慣,包括做計劃、開始工作、持續堅持、控制衝動、情緒控制、適應不同環境等能力。最後,文章推薦了一本相關書籍,並預告了下一篇的內容。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3 10/28 〔蕃薯 北極熊班〕 有位小可愛,鋸柴時拿柴刀亂砍竹子。屢勸不聽後,將其帶到旁邊嚴肅地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小可愛答得出來,表示他知道自己剛剛在做不對的事。和小可愛約定後,小可愛答應不再亂使用工具。不多後,小可愛拿起竹子亂揮,制止後沒多久,小可愛站到大家在鋸柴
讀幼稚園的二個孩子,有著幫忙媽媽做家事的熱情,想當然此時此刻身為媽媽一定要好好保握機會。 從洗衣服、拿吸塵器吸地板、拖地板、折衣服,每項我都讓小孩試過了,雖然作業品質不怎麼樣,時好時壞,小孩認真的忙到汗如雨下、或是要二個人輪流換班做完,我總是會買瓶FIN給他們喝,孩子們都喝得很開心。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家裡的亂糟糟讓你頭痛嗎?讓孩子成為你的整理小幫手吧!透過共同參與和正向鼓勵,能讓孩子樂在其中,還能學到寶貴的生活技能。 來看看如何在遊戲般的互動中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讓整潔變成家庭的新常態。 閱讀全文,了解讓整理變得既有趣又有益的小技巧! 教孩子主動整理的技巧:共同參與與正向鼓勵 在家庭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平常,有時爸爸媽媽會叫我們去做一些的小事情,例如:他們叫我們把某種東西給它抬起來,但是爸爸媽媽都會很生氣的說把手上的東西放下來,然後我跟弟弟一起被罵。 其實做好一件事並不會很難。因為其實你在認真做事的時候不會去注意旁邊的人在做什麼,並且你在認真做事的時候你拿在手上的東西你會想要把它給放下來,因爲你
Thumbnail
一同讓孩子參與家事有多重好處:促進動作協調、建立責任感、提高自主性、學習合作、培養整潔習慣、尊重環境...等。這不僅是學習過程,更是全面發展許多做家事的良好途徑,同時促進家庭成員間更緊密的聯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