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對東大全共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先只是個著名日本文學家的姓名,因為這個紀錄片而形象鮮明,善道與紀律性堅強,東大法學畢而寫作不輟,加入自衛隊以實際訓練以為戰鬥做準備,鍛鍊身體至精壯,言出必行以其對暴力的肯定而在辯論後的次年行軍事佔領後自殺。

戲劇性即便不作為戲劇仍以足夠具張力,而紀錄辯論中較讓人意象深刻的是留著長髮帶著女兒上台的「芥」。簡單來說,我非常討厭這人。

即便共產主義的革命立場並且以鬥爭為實踐,然而,邀請「辯論」一事既係主動,卻以如此不屑、輕浮、最後更以「我覺得無聊了」,就離台而去。相對的,三島則是悠然地抽著菸,不帶敵意地進行論說。高下立判。

然而,其間所討論的問題我認為也是有趣的,以三島的天皇派與民族認同相較於芥的超脫框架式論說中,明顯可見的是共產式所欲對人類世界造成改革的野望,雖然芥的論說不能代表全共鬥,但是他的說法有趣的地方正在於,他認為有個超越性的領域「解放區」,這裡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也因此沒有三島所說的持續性,更沒有所謂的歷史,雖然他批評盧梭,但這是因為他要比盧梭更加的遠。

盧梭認為道德敗壞是文明所肇致,故而對於文明的貶抑態度可見於芥的言論中,但芥不只崇尚原始的社會型態,他要的是非社會的「純粹存在」,也就是剝除一切關係的獨存主體,所以他才對三島自身的日本人民族認同嗤之以鼻。

但是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否定掉所有的概念,因為概念是語言的子嗣,語言也沒有存在的基礎,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這些討論之外的另一個「範疇」,一個只有「我」(或許也沒有這個「我」,沒有「我以外」的領域。

而這解放區的創造來自於衝突,而衝突是來自於鬥爭的途徑,我想至少這可以說是芥參加全共鬥的緣由。但這不能代表全共鬥整體,因為後來也有成員上台表達反對芥的立場,甚至認為他敗壞了群體。

極端的個人主義則必然是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記得霍布斯邦說過就是無甚建樹,這更讓人更覺是然。尤其,讓我覺得荒謬的是,光是使用的是日語、與他人辯論的這個行動,就必然已經是反對「極端個人主義」的,那麼怎麼就站著說話腰不疼?

三島的立場我不全然認同,但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的風度、思考與態度與知行合一,就是他的魅力,而讓我極為欣賞。
avatar-img
82會員
38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988 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晃到河邊亂入正在烤肉喝酒唱歌聚會的一群人,被認出來是金英浩,原來是20年前朋友透過廣播召集的聚會,他如約來到河邊,但發狂的行徑讓眾人摸不著頭緒,後來逕自走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901 小時對這部電影十分有印象,除了武打明星李連杰外,還有絢麗到無可復加的畫面,隱隱約約記得劇情是個刺客取功步步進逼於秦王,然而最後卻是不殺,選擇捨身而遭賜死。對於較為幼稚心靈那
「你看這些房子,我越來越分不出他們了。是我設計的,不是我設計的,看起來都一樣。有我,沒有我,好像越來越不重要了。」 開頭這句話,皆在命運一詞之後,讓整部戲的悲劇感始終包圍。 楊德昌電影我最喜歡的一點正是在於透過鏡頭紀錄了老台灣,而我覺得那很美,很美。 在我看這部電影,我總覺得或隱或
從《法蘭克》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從事音樂、藝術或者其他任何志業,只因為這志業本身而去實踐的才珍貴,但若我們要去迎合眾人,我們所能迎接的只是自我的崩毀。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01     影片開始在主角 Travis 走在沙漠中,而這時還沒有說明緣由,或說也沒有說明的必要,重要的是他驅逐自身於整個社會之外,他如同苦行般地行走直到倒下,直到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988 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晃到河邊亂入正在烤肉喝酒唱歌聚會的一群人,被認出來是金英浩,原來是20年前朋友透過廣播召集的聚會,他如約來到河邊,但發狂的行徑讓眾人摸不著頭緒,後來逕自走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901 小時對這部電影十分有印象,除了武打明星李連杰外,還有絢麗到無可復加的畫面,隱隱約約記得劇情是個刺客取功步步進逼於秦王,然而最後卻是不殺,選擇捨身而遭賜死。對於較為幼稚心靈那
「你看這些房子,我越來越分不出他們了。是我設計的,不是我設計的,看起來都一樣。有我,沒有我,好像越來越不重要了。」 開頭這句話,皆在命運一詞之後,讓整部戲的悲劇感始終包圍。 楊德昌電影我最喜歡的一點正是在於透過鏡頭紀錄了老台灣,而我覺得那很美,很美。 在我看這部電影,我總覺得或隱或
從《法蘭克》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從事音樂、藝術或者其他任何志業,只因為這志業本身而去實踐的才珍貴,但若我們要去迎合眾人,我們所能迎接的只是自我的崩毀。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01     影片開始在主角 Travis 走在沙漠中,而這時還沒有說明緣由,或說也沒有說明的必要,重要的是他驅逐自身於整個社會之外,他如同苦行般地行走直到倒下,直到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三島由紀夫作品中主角羽仁男的自殺心理及其生活的荒謬性。文章深入分析羽仁男的被動自殺理念,及其在面對生活的困頓與死亡的矛盾心態下,所經歷的奇異事件和內心的掙扎。該作品不僅挑戰了生命的價值觀,還對自由、信念和人生的虛無感進行了反思,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與存在的真實性。
Thumbnail
三島由紀夫就像他筆下的溝口,其貌不揚且瘦弱,因自卑而崇尚絕對的美,對此抱著病態的癡迷。他和溝口的差別在於,溝口放火燒了金閣寺,而他既已在小說裡燒去絕對的美,就像暫時吃了解藥一般,可以振作起來。
Thumbnail
對於三島最後的死意,我個人也是解讀為精神與感情上的發洩,因為三島最後在近乎混亂的場面下,高聲吶喊著看似激昂、但實則可能大家聽不太清楚的宣言,接著就馬上自殺。因此將其形容為「殉情」,我覺得十分契合,同時我也認為三島會做下如此決定,可能不僅是對於當時社會的憤慨,而是對於自身累積已久的情緒及壓力。
Thumbnail
「畢竟,我小時候也曾想像過自己如同英雄一般壯烈死去!」 「典型的青年,亦會成為青春的犧牲品。活得精彩,也代表成為生命的犧牲品。」 「大致說來,我小時候的夢想已經全部實現了。兒時的幻想,在幸與不幸的種種機遇下,一切成真了。唯一還沒達成的是當上英雄的雄心壯志。」
Thumbnail
#人與事的糾葛,剪不斷理還亂,在親人情緒勒索和道義濫用之下,使得歸國學人健三痛苦掙扎,身心俱疲,自嘆人生如路邊雜草之堅韌與卑微。 (一)人生的苦澀滋味 日本近代文學大師、唯一享有「國民大作家」稱號的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其具有濃厚自傳性質的晚期作品《道草》,是生前完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慾望是在合理範圍,優雅地歇斯底里!」三郎在悅子眼裡有著一股她難以形容的清澈。她深愛、也同時嫉妒那股清澈。能夠讓一個拋下萬物且孤傲的女人,被動搖、甚至被折磨得一點都不剩的東西,也許只有愛情。只有愛情這種混雜著慾望、肉體、精神般的獨有情感,具有如此強大的救贖與摧毀力。
兩日前,師友三國大介來電話,談起了他的近況,這一次暢談使我安心不少,因為他於春天好發的憂鬱症狀,在立夏(今日)之前,就順利消解了。這的確是好事情。在對談中,他提及太太隔日返回台灣探親,我需要的若干書籍 也會一併帶回。說到這裡,我有些過意不去,畢竟,讓一位年屆八十歲的長者提著一袋書籍面交於我,我作為後
Thumbnail
要說臺灣人對日本的大文豪的認識,除了一些比較正經的課文或讀本,絕對就是從動畫「文豪野犬」來的吧,其中又以芥川龍之介、太宰治那種最受人們歡迎。但在現實中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潛入那位「短篇小說之王」芥川龍之介的一生。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三島由紀夫作品中主角羽仁男的自殺心理及其生活的荒謬性。文章深入分析羽仁男的被動自殺理念,及其在面對生活的困頓與死亡的矛盾心態下,所經歷的奇異事件和內心的掙扎。該作品不僅挑戰了生命的價值觀,還對自由、信念和人生的虛無感進行了反思,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與存在的真實性。
Thumbnail
三島由紀夫就像他筆下的溝口,其貌不揚且瘦弱,因自卑而崇尚絕對的美,對此抱著病態的癡迷。他和溝口的差別在於,溝口放火燒了金閣寺,而他既已在小說裡燒去絕對的美,就像暫時吃了解藥一般,可以振作起來。
Thumbnail
對於三島最後的死意,我個人也是解讀為精神與感情上的發洩,因為三島最後在近乎混亂的場面下,高聲吶喊著看似激昂、但實則可能大家聽不太清楚的宣言,接著就馬上自殺。因此將其形容為「殉情」,我覺得十分契合,同時我也認為三島會做下如此決定,可能不僅是對於當時社會的憤慨,而是對於自身累積已久的情緒及壓力。
Thumbnail
「畢竟,我小時候也曾想像過自己如同英雄一般壯烈死去!」 「典型的青年,亦會成為青春的犧牲品。活得精彩,也代表成為生命的犧牲品。」 「大致說來,我小時候的夢想已經全部實現了。兒時的幻想,在幸與不幸的種種機遇下,一切成真了。唯一還沒達成的是當上英雄的雄心壯志。」
Thumbnail
#人與事的糾葛,剪不斷理還亂,在親人情緒勒索和道義濫用之下,使得歸國學人健三痛苦掙扎,身心俱疲,自嘆人生如路邊雜草之堅韌與卑微。 (一)人生的苦澀滋味 日本近代文學大師、唯一享有「國民大作家」稱號的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其具有濃厚自傳性質的晚期作品《道草》,是生前完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慾望是在合理範圍,優雅地歇斯底里!」三郎在悅子眼裡有著一股她難以形容的清澈。她深愛、也同時嫉妒那股清澈。能夠讓一個拋下萬物且孤傲的女人,被動搖、甚至被折磨得一點都不剩的東西,也許只有愛情。只有愛情這種混雜著慾望、肉體、精神般的獨有情感,具有如此強大的救贖與摧毀力。
兩日前,師友三國大介來電話,談起了他的近況,這一次暢談使我安心不少,因為他於春天好發的憂鬱症狀,在立夏(今日)之前,就順利消解了。這的確是好事情。在對談中,他提及太太隔日返回台灣探親,我需要的若干書籍 也會一併帶回。說到這裡,我有些過意不去,畢竟,讓一位年屆八十歲的長者提著一袋書籍面交於我,我作為後
Thumbnail
要說臺灣人對日本的大文豪的認識,除了一些比較正經的課文或讀本,絕對就是從動畫「文豪野犬」來的吧,其中又以芥川龍之介、太宰治那種最受人們歡迎。但在現實中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潛入那位「短篇小說之王」芥川龍之介的一生。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