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西班牙婆婆教我的第一道料理:淡菜佐紅椒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成品圖
從小我就很愛跟在媽媽身邊學煮飯,小學時她讓我做最安全的工作:洗米蒸飯,但看見媽媽在忙炒菜,我還是會忍不住故意去幫忙翻一下,在大約小學五、六年級那個時候,偷偷趁媽媽短暫出去,我想當小天使,讓她回家時就有熱騰騰的飯菜,便抓了一把空心菜,在廚房大炒特炒,不但記得放大蒜,還很豪氣地灑了鹽和味精,自以為是大廚。
等媽媽回到家時,她也嚇了一跳,我居然趁大人不在家時開火(小朋友不要學),然後那一盤空心菜只有三五根(炒完縮水😂),很黑又很鹹,連我自己端出去都很害羞,我現在閉上眼睛都還隱約可以嚐到當時的鹽巴與焦味,但她跟我一起吃完了,還說很好吃,也從那時候開始,她教我料理家常菜,我一直都很感恩,我的媽媽沒有責備我,反而把我訓練成無論身在何方,都能嚐到媽媽的味道,甚至在她離世之前,她還特別指定要吃我做的醬油煎嫩豆腐,每一面都要"赤赤" (煎得酥脆),豆腐要完整。
我這個學做菜的習慣依舊沒改,剛好遇到了廚藝超群的西班牙婆婆(米先生的母親),不過,我婆婆是位很有責任感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要擺設精緻,煮飯也不太需要我們幫忙,總是打發我們坐在客廳休息聊天即可,我除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沒幫忙之外,也很好奇這些料理如何完成,於是,我開口誇獎,而這道「淡菜佐紅椒醬」成了我向她拜師的第一道料理,順勢拉近了婆媳關係,也成了我和米先生一家兩口的家常菜。
作法很簡單,很適合當家中宴客的前菜之一,西班牙的主婦們幾乎都懂得如何製作,各家又有一點小變化,上網也查得到大同小異的食譜,今天分享的七個步驟,能讓各位容易上手,也希望你們周末能找時間試試,與我分享成品與屬於你們的口味:

食材:30顆淡菜(1kg)份量

  1. 淡菜(Mussel)&清湯:1kg 淡菜(圖片中的只有一半),清洗淡菜是最麻煩的步驟,要把淡菜咬的"草"拔乾淨之外,殼上的其他寄生貝殼都要撬掉、刷乾淨,一公斤清洗常常會花掉我快一個小時。清洗好之後,加清水汆燙,過程中浮出的泡泡要撈掉,殼打開後表示全熟,就可以撈出擺盤備用,同時燙完淡菜的“湯”不要丟掉,請過濾備用(圖片右下角那一杯即是,需要大約300-400ml)。(如果大家能買到已經煮好但是沒調味,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2. 乾辣椒:1-2顆,喜歡辣可以再多加一點
  3. 大蒜:大顆一點,2瓣,去皮切碎
  4. 洋蔥:半顆,切碎備用
  5. 低筋麵粉/通用麵粉:一大匙
  6. 甜紅椒粉:一大匙
  7. 白酒:30-50 ml
  8. 橄欖油、鹽巴:少許
  9. 一個小鐵鍋備用(至少500ml)

作法:

  1. 鍋熱後加入橄欖油、大蒜、辣椒,小心不要炒焦,爆香出味即可
  2. 加入洋蔥,稍微炒軟
  3. 加入麵粉,炒到與其他香料均勻混和,要記得,所有佐料都不要炒焦
  4. 淡菜湯分2-3次加入,盡可能把鍋中麵粉溶入湯裡
  5. 放入紅椒粉,加鹽調味後,整鍋倒入小鐵鍋 (其實也可以直接用鐵鍋快炒)
  6. 用手持調理機把小鐵鍋裡剛炒好的佐料絞碎
  7. 再倒回剛剛的炒鍋裡,重新開火,加入白酒,待白酒蒸發後,醬料就完成了!
從步驟1-7只需要大約10分鐘,將完成的醬料均勻倒在淡菜上,即可食用,搭配麵包、做成義大利麵,或是白飯上淋一些紅椒醬都超級美味。
妳/你會試嗎?讓我知道😊

您好,食物典的文章都是CC BY-NC,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邀稿,如有合作需求,歡迎至email: hsinlun2018@gmail.com,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9會員
89內容數
地球繞了一圈後,發現無論文化和語言怎麼轉變,食物永遠是最好的話題,破冰的好工具,於是決定,就在這裡分享餐桌知識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nth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摩洛哥,美得像詩的國度,在非洲西北部與西班牙隔著直布陀螺海峽相望,西臨大西洋,南面西撒哈拉,在非洲,卻很不非洲,有著非常混血的身分....
這顛倒瘋狂的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生活上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讓步,但聖誕節該有的可從不妥協,以我在的西班牙家庭為例,12月以義大利水果麵包做為序幕,隨著聖誕節腳步逼近,可以開始看見歲末必備的甜點盤,擺放著各式的聖誕節小甜點,那一盤裡到底都裝著甚麼東西呢? 我們這次好好來聊聊~
西班牙冬天節慶多,要吃的食物也很多,萬聖節要吃聖人之骨Huesos de santos,聖誕節要吃牛軋糖Turrón和杏仁糕Mazapán,在三王節要吃國王的蛋糕-Roscón,而從萬聖節開始到三王節期間,還別忘了留點胃,因為要幫忙吃義大利的水果麵包Panettone...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西班牙從八世紀到十五世紀都被穆斯林統治,豬肉因宗教被禁食而沉寂一時,直到15世紀末,天主教重新征服西班牙後,才又開始食用,在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也帶著豬肉醃製品和活豬一起旅行,在各地開枝散葉成為他們和當地人食材,也就這樣伊比利半島當地的豬種成為遷徙路徑最廣最遠的豬。
近年來在台灣素食界也開始流行扁豆,它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曾經也是羅馬時期角鬥士(Gladiator, 電影神鬼戰士的那些競技場鬥士們)的食物之一,根據科學分析,角鬥士們鮮少吃肉,攝取這些豆類和素食竟然帶給他們不少的力量唷~
摩洛哥,美得像詩的國度,在非洲西北部與西班牙隔著直布陀螺海峽相望,西臨大西洋,南面西撒哈拉,在非洲,卻很不非洲,有著非常混血的身分....
這顛倒瘋狂的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生活上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讓步,但聖誕節該有的可從不妥協,以我在的西班牙家庭為例,12月以義大利水果麵包做為序幕,隨著聖誕節腳步逼近,可以開始看見歲末必備的甜點盤,擺放著各式的聖誕節小甜點,那一盤裡到底都裝著甚麼東西呢? 我們這次好好來聊聊~
西班牙冬天節慶多,要吃的食物也很多,萬聖節要吃聖人之骨Huesos de santos,聖誕節要吃牛軋糖Turrón和杏仁糕Mazapán,在三王節要吃國王的蛋糕-Roscón,而從萬聖節開始到三王節期間,還別忘了留點胃,因為要幫忙吃義大利的水果麵包Panettone...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西班牙從八世紀到十五世紀都被穆斯林統治,豬肉因宗教被禁食而沉寂一時,直到15世紀末,天主教重新征服西班牙後,才又開始食用,在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也帶著豬肉醃製品和活豬一起旅行,在各地開枝散葉成為他們和當地人食材,也就這樣伊比利半島當地的豬種成為遷徙路徑最廣最遠的豬。
近年來在台灣素食界也開始流行扁豆,它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曾經也是羅馬時期角鬥士(Gladiator, 電影神鬼戰士的那些競技場鬥士們)的食物之一,根據科學分析,角鬥士們鮮少吃肉,攝取這些豆類和素食竟然帶給他們不少的力量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天紀錄食譜,一個人自彈自唱,總覺得快要變成「孤獨"自炊"美食家」,即使只有自己這名顧客,每天還是很認真地下廚出餐給自己。以前總覺得一個人吃飯很孤單,特別是2023年的這一年,原本一起吃飯十多年的那個人,變成只剩下自己一人。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一位婆婆教導安娜煮魚,卻最後放棄食物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家庭與愛的溫馨故事,同時也有一些帶有幽默元素的描寫。敘述者用輕鬆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這個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和有趣。
Thumbnail
以前,媽媽為我做菜是我的舒適圈,不需要擔心不會煮。可是,我來不及突破這個舒適圈,父母就相繼離世了。現在的我,還是不得不逼自己突破這個舒適圈,自己學做菜。 如今,有能力照顧自己的我,因此找到自己的一點喜悅。卻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親手給父母家用、親身載他們去買菜。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這是結婚以後婆婆教我做的第一款牛肉料理。當時的細節已經忘記,不過現在網上一找就能找出幾百個視頻或食譜,今天在冷凍庫發現了一包beef fingers就又來做了, 材料: 紅蘿蔔200克,差不多是二條細紅蘿蔔,切小塊 西洋芹200克,刨去粗絲,切小塊 (我的西芹最後幾支都是小的,連葉子剛好有20
Thumbnail
如果要說我的廚藝最受誰啟發,那就要歸功於我老媽,七歲剛學會寫自己的名字時,我開始當起我媽的廚房特助,幫的都是一些基本功,洗菜、拖地和保持流理臺清潔,好像少林寺練功的情節,我常想什麼時候才會學到秘訣、打通任督二脈,像阿嬤一樣開一家小餐館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天紀錄食譜,一個人自彈自唱,總覺得快要變成「孤獨"自炊"美食家」,即使只有自己這名顧客,每天還是很認真地下廚出餐給自己。以前總覺得一個人吃飯很孤單,特別是2023年的這一年,原本一起吃飯十多年的那個人,變成只剩下自己一人。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一位婆婆教導安娜煮魚,卻最後放棄食物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家庭與愛的溫馨故事,同時也有一些帶有幽默元素的描寫。敘述者用輕鬆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這個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和有趣。
Thumbnail
以前,媽媽為我做菜是我的舒適圈,不需要擔心不會煮。可是,我來不及突破這個舒適圈,父母就相繼離世了。現在的我,還是不得不逼自己突破這個舒適圈,自己學做菜。 如今,有能力照顧自己的我,因此找到自己的一點喜悅。卻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親手給父母家用、親身載他們去買菜。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這是結婚以後婆婆教我做的第一款牛肉料理。當時的細節已經忘記,不過現在網上一找就能找出幾百個視頻或食譜,今天在冷凍庫發現了一包beef fingers就又來做了, 材料: 紅蘿蔔200克,差不多是二條細紅蘿蔔,切小塊 西洋芹200克,刨去粗絲,切小塊 (我的西芹最後幾支都是小的,連葉子剛好有20
Thumbnail
如果要說我的廚藝最受誰啟發,那就要歸功於我老媽,七歲剛學會寫自己的名字時,我開始當起我媽的廚房特助,幫的都是一些基本功,洗菜、拖地和保持流理臺清潔,好像少林寺練功的情節,我常想什麼時候才會學到秘訣、打通任督二脈,像阿嬤一樣開一家小餐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