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再談憂鬱(12.30)

    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就有幸福存在。

    前言(憂鬱的核心和因應)

    憂鬱的核心就是一系列的習慣性思維,包括兩個要點。(呂亨英譯,2014)

    核心要點
    一。評價:喜歡追根究柢的了解「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而其解讀往往是「負向歸因」,把這樣的事解讀是個人的錯,是難以挽回的,且會造成全面性的影響。例如與別家公司的合約出錯…,此種性格的人易出現憂鬱狀況。
    二。反芻:憂鬱或焦慮的人常有「反芻」的習慣性思維。碰到困境或者挫折,會一想再想,重複的、不停的-而且是止不住的-去想,為什麼會這樣?如果那時怎樣的話,是不會就不會這樣?自己找了理由,然後又推翻理由;再找另個理由,又再推翻這個理由…沒完沒了,無止無休…

    因應方法:
    1.覺察到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覺察到才有可能去設法改變,沒有覺察則對自己的問題根本就不知不覺,如何因應?
    2.設法改變慣性想法,對同樣的問題採取不同的反應,當然不容易,但不試則永遠會有改變。習慣的改變不易,需要有動機,有毅力,並願意堅持。

    憂鬱的三個反應模式

    安大雄(2020)則從不同觀點來看憂鬱症(他是用焦慮一詞)的特徵,他把它稱為反應模式,也就是憂鬱患者患病後會出現的慣性動作和想法,共有三種:
    1.短期回報:發病後,患者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急著想讓自己好起來,急著想回復正常,於是做出想緩解憂鬱卻反而助長憂鬱的行為。最常見的就是上網去找解答,希望確定自己是怎麼了?怎麼處理?問題是網上答案形形色色,有些是似是而非的,找不到確定的正確答案,於是更急,更加多找…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最終無解;於是開始找醫院,身體檢查了又檢查,找不到病因,或者有了病因,但又不確信,於是再找更多的醫院,做更多的檢查,結果是更多的懷疑(醫院說法或許不一,但自己卻做最壞的解讀),更加不知所措…患者不斷幫著憂鬱成長,自己也變得更敏感也更憂鬱。(阿滴視頻中的描述與此極為類似)
    2.預期憂鬱憂鬱患者會持續關注著自己的狀況一直不停的在想:自己要怎麼辦?會不會好?好了以後會正常嗎?還能談戀愛嗎?然後一直監督著自己的身體狀況,心跳會不會太快了?為什麼頭有點暈?驚恐會不會來?出門怎麼辦?運動會不會受不了?然後呢?患者主動預期自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因為他的注意力就是在這些身體狀況上面,以及各種負面想法上面,然後呢?對這些注意的狀況越來越敏感的結果是:沒狀況也好像有狀況了。最後這些狀況蔓延到生活各個層面,連最簡單的生活都有了問題。
    3.迴避行為:因為預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可怕狀況,所以患者為了不會遇到那些可怕的狀況,於是不出門,不見人,如此一來,感覺上自己較為安全,也不會那麼憂鬱了…,然後呢?愈來愈不敢出門,愈來愈不敢見人,活動的範圍愈來愈小…,愈來愈小…,
    安大雄認為憂鬱症的這三種反應,情緒,思維和行為的完美結合,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沒完沒了,而之所以會如此,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把自己可以主導的權力放給了負面的情緒,負面的思維,負面的行為,我們養大了它們,然後讓它們控制了自己,事實上,就算是憂鬱症的最嚴重狀況-驚恐發作-也不會要人命。所以呢?它並沒有患者所想像的那麼可怕,那麼不可處理,所以重要的是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緩解的三個方法

    1.正確對待身體症狀加放鬆:症狀出現時,身體會直接有所反應,例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等,因此首要之務是把想法和情緒都暫擱下來,專心注意著身體狀況,把身體放鬆下來,方法很多,冥想,數息,漸進式肌肉放鬆,腹式呼吸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遵醫矚接受藥物治療、定期運動,健康飲食等都是有幫助的;
    2.調整認知加積極的信念:症狀出現時,我們的焦點都放在負面的訊息上,把遇到的各種事情都做災難化的解讀,消極的詮釋,加上各種擔憂和恐懼…問題是這些都是你想的,來自你習慣性的想法…,那可否換個角度,換個方式。(例如出現消極的詮釋時,就故意用個積極的詮釋來取代它或者與它做對抗,結果如何先不管,最少你已經試著不受慣性想法的宰制了。唯有你才是擁有定義和解釋事件權限的人,你願意面對,它就消退,你掌權,它只能服從,你把憂鬱想成是成長契機,它就是成長的契機,你就能較為欣然的接受這個病況。再者唯有你自己才有可能救自己,相信自己能好起來,自己才有可能好起來。而你必然會好起來的。有句話講的好-是個自殺未成的憂鬱患者的家人說的-:「你連死都不怕,還怕活不下去?」
    3. 回歸當下,靜觀其變症狀出現時,其實是一種提醒,一種警告,你太過努力於目標的拼搏和奮鬥,疏忽了對自己的情緒和思維的感知,請聆聽情緒和思維的建議,靜下來,慢下來,學會放手,活在當下。你也許會說:「學會放手?活在當下?就是因為放不下手,就是因為思前想後,所以才會出現症狀啊?」但也因為出現症狀,才更要學會放下,學會活在當下。因為成長以來一直在向外追求,所以不了解自己,也沒有和自己的情緒、想法交談過,相處過。也因為抗拒,因為排斥,因為對焦慮的焦慮,對恐懼的恐懼,所以它們也就不斷的成長茁壯,如果直視這些情緒,直視這些想法,包容它們,帶著它們,把注意力放在感受當下,你就慢慢的在拿回自己的主動權了。

    結論

    之所以會在談快樂後再回到憂鬱,乃因: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幸福快樂,所以你會去追求去尋找,之所以不快樂,乃因你不想快樂;可是憂鬱不是這樣的,沒有人會想去追求和尋找憂鬱,可是憂鬱卻主動的,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找上了你,不快樂對你的生活影響不是很大,但憂鬱則對你的生活產生莫大的-甚至不可磨滅的-影響,你的身心靈都可能深陷在黑暗的漩渦裡,甚至看不到前景和光明。這個病症太需要投入心力去了解了。患病時,對病人和陪伴者都是長期的煎熬和旅程;康復的過程亦然,漫漫長路,何時是歸途?此症至今仍有諸多不明之處,但較諸過往,我們已經有許多的資源和資料可以利用了,感謝前人的辛勞和費心,謹記錄自己到此為止的心得供自己做為參考和紀念
    呂亨英譯(2014):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台北市:日月文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後,目前興趣:靈性成長;旅遊;詩詞;隨思雜想,其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