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劃與策略-5-如何談加薪?加薪需要談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被主管交付越來越多任務,雖然很感謝主管信任自己一直讓自己有更多學習的機會,但卻苦惱是否可以提出加薪,怕讓主管反感,若想提的話不知道該如何順利提出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被交付越來越多的任務是否可以加薪?但是我們應該要去思考的:假如是關鍵任務,為什麼他不幫你加薪
所以談加薪之前我們應該要先去做幾件事情

一、利用STAR原則整理自己的貢獻值

關於STAR寫作原則可以先上網查看就好,這一篇文章我就不多提這部分的內容,但是我只先給一個提醒:請量化自己的貢獻。你最近做的事情或是被交辦的事情是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省了多少的時間?創造了多少效益?搶下了哪位客戶嗎

二、進行價值衡量,對焦組織目標營收提升了嗎?

交付任務在我的耳中感覺是一個短期的描述、雜事的解決。假如是部門中的關鍵任務我想會有不同的描述,所以這邊我跟大家分享三個任務價值給大家參考
  1. 一般性任務
  2. 優化型任務
  3. 營收型任務

一般性任務

就是雜事、小事情,簡單來說就是協助主管分擔一些緊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甚至努力與加班也都不是可以談加薪的條件,不是你做了很多,而是你做了什麼

優化型任務

改善了部門的流程、省下了時間與人力,但是這樣的優化效益還不足以成為公司的競爭力,像是別人接60萬的案子會賠,但是我們接會賺了,像是我們以前無法接一些六個月要完成的案子,現在可以了,因為優化流程後我們可以輕鬆五個月就完成,這樣也是有機會的,但是要是只是小時間與人力的節省,可能就還沒累積到足夠的理由

營收型任務

你是否在這些任務中創造了企業營收的增長?搶下了某些關鍵客戶?或是因為某些關鍵任務被帶到高層會議中報告過?是否擁有一些別人無法取代的專業技術能力?你手上的任務或是效益也比同部門的同仁都相對突出?
基本上你要做到第三項有比較有機會破格的調薪,第二項則是有機會調薪,第一項的一般性任務可能不用去思考這問題了

三、職務薪資天窗,你要思考的是升遷而不是加薪

其實每一個職務的調薪都會有一個「低=>高=>低」的薪資漲幅,一開始你還沒戰功、還無法確定你的潛力時,調薪幅度是低的;當我們可以確認你用有了具體的戰功與專業時,這時候應該是調薪服務最高的時候,可能就是兩到三年,接著就是調薪服務就會自然地往下,因為你遇到了職級的天窗,畢竟表現好的副工程師薪水會不會高於工程師吧?
所以當你發現你的是處於第二或是第三階段時,你應該要思考的是我可以升遷嗎?這企業的組織結構中有升遷的空間嗎?像是提升職級或是晉升主管。
要是你檢視到最後,你發現自己都是在處理創造營收的工作,而企業也沒有晉升的空間,你自己就會找到一個答案。又或者,市場也會給你一個答案,被挖角。
反之,身為一位好主管本來也就應該定期的會找優質員工聊聊,在一些私下一對一的情況下瞭解你的需求與對自我的看法,確保他的潛力員工或是當紅扛霸子不會心生去意。
閱讀這篇有收穫嗎?有執行的方向了嗎?歡迎抖內,為知識與經驗付費
策略是為了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喜歡從本質去思考一件事情的底層邏輯,因為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這多變的商業世界中找到自已安身立命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年紀已不小還是對未來及自己感到迷惘,想問老師對這樣的人,有什麼在尋找、探索上的方法與建議嗎?在想像理想性時,現況、自身能力的考量及比重應佔多少? 迷惘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個錯誤,誰沒迷惘過?但是不管我們幾歲,要是我們還在迷惘,就應該去探索與找尋。 迷惘的本質就是兩個方向
剛到現在這份工作覺得十分無趣但其實很有發展性,老實說做起來很迷惘 應該如何判斷這份工作應該多待一陣子,但感性覺得應該離開找一份快樂的工作,應該要如何有效判斷職涯上這是不是適合自己? 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了解你所謂的快樂 另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是「很有發展性但是十分無趣」這件事情
即將從3字頭邁向4字頭,如果沒有走向管理職,想請教老師後續職涯該如何做規畫和選擇? 雖然現在在外商的薪水還可以,但因為外商也是每1~3年就一次變動(layoff頻繁) 假如我要在這個問題上畫上重點線,我會畫在「外商」這兩個字上。 利用國際企業的營運經驗,轉戰本土企業主管職 成為獨立顧問或是職業講師
想請問治華老師是如何做職涯上的選擇?因為每份工作環境及職務性質有相當大的差異,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科技媒體到東森到現在成為講師,謝謝老師~ 我的三段職涯中其實都是跨領域又跨職級,每次都是處理兩種問題,而我那時候怎麼判斷這一個新工作我可以去呢?我都是用一個很簡單的原則來判斷的
我覺得會讓我想要寫這一件事情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句話「老師,您六月還有空來_____講課嗎?」 以前2019年的我應該會這樣回答 「我要看一下六月可能已經沒剩太多時間了」 但是在2020年時我的營收已經轉型過一次 50%是線上課程, 而2021年時我又轉型了一次50%是公開班市場 我真的可以不接
年紀已不小還是對未來及自己感到迷惘,想問老師對這樣的人,有什麼在尋找、探索上的方法與建議嗎?在想像理想性時,現況、自身能力的考量及比重應佔多少? 迷惘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個錯誤,誰沒迷惘過?但是不管我們幾歲,要是我們還在迷惘,就應該去探索與找尋。 迷惘的本質就是兩個方向
剛到現在這份工作覺得十分無趣但其實很有發展性,老實說做起來很迷惘 應該如何判斷這份工作應該多待一陣子,但感性覺得應該離開找一份快樂的工作,應該要如何有效判斷職涯上這是不是適合自己? 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了解你所謂的快樂 另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是「很有發展性但是十分無趣」這件事情
即將從3字頭邁向4字頭,如果沒有走向管理職,想請教老師後續職涯該如何做規畫和選擇? 雖然現在在外商的薪水還可以,但因為外商也是每1~3年就一次變動(layoff頻繁) 假如我要在這個問題上畫上重點線,我會畫在「外商」這兩個字上。 利用國際企業的營運經驗,轉戰本土企業主管職 成為獨立顧問或是職業講師
想請問治華老師是如何做職涯上的選擇?因為每份工作環境及職務性質有相當大的差異,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科技媒體到東森到現在成為講師,謝謝老師~ 我的三段職涯中其實都是跨領域又跨職級,每次都是處理兩種問題,而我那時候怎麼判斷這一個新工作我可以去呢?我都是用一個很簡單的原則來判斷的
我覺得會讓我想要寫這一件事情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句話「老師,您六月還有空來_____講課嗎?」 以前2019年的我應該會這樣回答 「我要看一下六月可能已經沒剩太多時間了」 但是在2020年時我的營收已經轉型過一次 50%是線上課程, 而2021年時我又轉型了一次50%是公開班市場 我真的可以不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胡蘿蔔與棍子』講座中,我們深入瞭解績效管理的核心,學習到設計有意義的績效指標和運用績效達成目標的方法。透過講師分享的實際案例,重新理解了獎懲的意義,並明白如何在職場中展示個人價值。這次工作坊不僅提供了有用的知識,更讓我對職涯發展充滿信心,特別推薦給面臨考績或職業轉換的朋友們。
Thumbnail
雖然我已經離開職場好一段時間,自由接案許久,但是職涯規劃並非上班族的專利,專業職涯顧問頭路樂Career Paradise,不定期會舉辦職涯工作坊講座活動,每次的活動都是自我充電與省思的好機會。
Thumbnail
對於碩博士生,如何在學術研究與職涯發展間找到平衡,並讓研究真正產生價值,可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2023 年 3 月到 4 月,我有幸參加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NSF) 的 I-Corps™ 計畫,這段經歷讓我重新審視學術研究的意義,並學會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與未來的職涯更好地結合。 I-Cor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對於沒有行銷背景的小品牌和沒有實權的大企業行銷部專員,本文提供了和客戶談預算的對話範例,幫助自由工作者更好地瞭解如何處理不同情境下的預算談判。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在現在的環境中,相信很多從事設計師的朋友都有很多的擔憂以及對於未來的茫然。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對於未來很清楚,但這幾年來接觸的人變多,也對於設計產業和 AI 都有一些接觸,所以有了一些觀察與看法。 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現職光電產業產品管理,1年工作經驗,考慮跳槽。國貿系畢業,薪水低且想從事科技業,是否跨產業對PM職涯有影響?求職建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胡蘿蔔與棍子』講座中,我們深入瞭解績效管理的核心,學習到設計有意義的績效指標和運用績效達成目標的方法。透過講師分享的實際案例,重新理解了獎懲的意義,並明白如何在職場中展示個人價值。這次工作坊不僅提供了有用的知識,更讓我對職涯發展充滿信心,特別推薦給面臨考績或職業轉換的朋友們。
Thumbnail
雖然我已經離開職場好一段時間,自由接案許久,但是職涯規劃並非上班族的專利,專業職涯顧問頭路樂Career Paradise,不定期會舉辦職涯工作坊講座活動,每次的活動都是自我充電與省思的好機會。
Thumbnail
對於碩博士生,如何在學術研究與職涯發展間找到平衡,並讓研究真正產生價值,可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2023 年 3 月到 4 月,我有幸參加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NSF) 的 I-Corps™ 計畫,這段經歷讓我重新審視學術研究的意義,並學會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與未來的職涯更好地結合。 I-Cor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對於沒有行銷背景的小品牌和沒有實權的大企業行銷部專員,本文提供了和客戶談預算的對話範例,幫助自由工作者更好地瞭解如何處理不同情境下的預算談判。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在現在的環境中,相信很多從事設計師的朋友都有很多的擔憂以及對於未來的茫然。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對於未來很清楚,但這幾年來接觸的人變多,也對於設計產業和 AI 都有一些接觸,所以有了一些觀察與看法。 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現職光電產業產品管理,1年工作經驗,考慮跳槽。國貿系畢業,薪水低且想從事科技業,是否跨產業對PM職涯有影響?求職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