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嶋津良智
譯者: 劉格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07/11
真不像是我會看的書呢。
沒錯,這本是MyBook定期送的書單之一,如書名所說,就是一本在談論人到了40歲時所應該調整的心態。
作者提到人到了40歲時,精力、體力、智力都會減半。
人的變化應對力(面對工作模式、職場環境、國際化、雇傭型態等變化時的適應能力),一般會在「四十幾歲時到達顛峰」。
而所謂的巔峰,也就是自此之後會開始走下坡的意思,因此作者認為人逐漸無法在職場上以直球對決的年齡也正是40歲;為了避免自己的賞味期限徒然過去,人們應該要在這之前重新蛻變。至於蛻變的方式,就我對內文的理解則是要做出許多取捨:刪減與人生目的或工作成果無關的事物。
看出來了嗎?雖然書名所牽涉的範圍好像很廣,書封也好像很生活化的模樣,其實內容在很多時候都是以職場為出發點在談論40歲這件事情;作者甚至會認為人到了40歲,底下多半都已經開始帶人,身為主管、擁有部下——以這樣的前提在談論許多觀點。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就算是在職場上打混的我也是還蠻懷疑的,畢竟在我的公司裡,年過40依然身為基層人員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他們經常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即使有能力也依然不願升任主管。
因為主管在我們公司的環境底下就是一個賽缺啊。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案例啦,只是當今40歲以上的人這麼多,作者到底為什麼會覺得40歲以上的人成為主管是一項很普遍、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他不是一個站在中高階層、看不見人生百態的成功人士,不然我實在是很困惑。
而儘管書裡的某些觀念還是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部分我也還算是認同,可是也因此能夠看得出來作者的心態其實都脫不了功利主義。當人在做每件事情時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抱著「做這件事情有沒有用、是為了什麼」,甚至連到了與人相處時也都如此,不免就讓我覺得這人散發出一股臭味。
舉例來說,作者雖然提出40歲的人應該要捨棄「極端的效率化」,我也認同,然而我認同的出發點純粹是為了心理健康,作者卻是——
「如果不曾經歷過沒有意義的事情,就無法分辨出真正重要的東西。」如此,作者最終的目的依然是為了釐清對他有利的事物,好在最後得以將不相關的事情予以刪減。當然要將不好的事物去除、好讓接下來的生活更好也沒關係,他也說了:「設法讓討厭的事情變成不做也沒關係的事情,所以才能夠留下喜歡的事情或想做的事情。」奇怪的是,他又說不應該以自我喜好來判斷事情該不該做,而是「有沒有必要」;而判斷的依據,就又是來自於功利主義的「功利」了。
另一方面,以「支出(消費)」和「投資」的概念來思考與人來往的時間、以及停止和「愛抱怨的人」往來,這些論點我是都還蠻認同的。但是一讀到作者為什麼這麼主張之後,我依然有種想要翻白眼的衝動。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將社交資源運用在積極正向的人身上,好讓自己能夠從這樣的相處裡獲得更多成長,至於沒辦法讓我們成長的人則應該減少我們對他們所支出的時間。這麼說是沒錯啦,但是我認為啊……
很多時候,人和人的關聯是受情感與愛所連結,不應該談論利益、也超越利益。因此假如我不再與愛抱怨的人來往,唯一的原因就只會是因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可能已經不堪負荷,但我心情上或許還是會向著對方的。
如此,作者也許說了最正確的話,但在我聽來太過冷酷。雖然觀念所導致的結果與我本來所想的雷同,但是導出觀念的過程實在讓我不敢苟同。
而且說實在的,在我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裡,我經常會想:「這些觀念要是到了40歲才知道的話,這個人沒問題嗎?」也或許距離40歲還有一段時間、卻早就已經知道這些觀念的我,某方面來說既算是幸運,也算是不幸運吧。
最後簡單記錄兩段我覺得比較有用的部分:
行為經濟學家湯瑪斯˙季洛維奇:「比起行動所產生的後悔,人類對不行動所產生的後悔更深刻。」
禪僧兼庭園設計師枡野俊明強調專心活在「現在」這個當下,不要動不動就瞎操心;因為我們大部分的焦慮,幾乎都來自想像或誤會。
----2021/1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