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被問到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Credit: Monstera from Pexels
開始從事職涯諮詢的工作之後常常有機會幫求職者做履歷健診或是回答他們的職場問題, 我最怕被問到的兩大問題是:
1. 你覺得我應該要走什麼方向、做什麼工作?
2. 我手邊有兩個工作機會, A和B各有xxxxx優缺點, 你覺得我應該選哪一個?
這兩種提問者呈現出的共同的狀態是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差別只在於第一種提問者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知道想要什麼』; 而第二種則以為自己知道, 但針對兩個工作機會優缺點分析的考量全都是以外在條件作為出發點, 而忽略了自己內心想要什麼。
如果只把這兩種問題當成案例來分析, 根據我在職場上的經驗, 很容易就能給出一版合情合理的建議。但我們在談的是一個人的未來, 這個未來難道不需要當事人基於自己的意願、基於自己的熱情所在來驅動嗎? 我相信每個求職者身邊都已經有很多長輩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來『強烈建議』他們要走什麼方向, 我不想要變成其中一個這樣的長輩, 在不深入了解別人的狀況下只根據自己曾經看過的世界就來指點別人應該往哪走, 我希望扮演的角色是一條路線的導遊, 如果求職者表示對我走過的這條路有興趣, 我能分享走這個路線要準備什麼、有幾種玩法、怎麼玩得不虛此行。但如果求職者對於自己要走什麼路線還沒有想法, 甚至連自己要不要出來玩都還沒確定, 我會建議他們從哪幾個方向思考、從哪邊找更多參考訊息, 但很抱歉的必須要請他們有個稍微明確一點的方向再回來, 我不會做那個幫他們下決定的人。
關於『如何幫助自己找到明確的方向』, 我有兩個最近讀到的內容可以分享:
第一個是在某個Podcast節目裡聽到的日本人生哲學Ikigai, 這個字指的是生命的意義或生活的價值。這種生活哲學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去做符合這四個條件的事-你熱愛的、你擅長的、能得到回報的(對別人來說是有價值的)、對別人/世界有幫助的。還不知道自己在職場上應該往哪走的人從這四個面向去發想、檢視。
第二個是<被討厭的勇氣: 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這本書裡提到的勇氣和自由。勇氣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書裡有段透過哲學家說出來的話是這樣的: 『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為過去或是環境, 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 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 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對於心理學上原生家庭/過去的事件帶來的影響, 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佛洛伊德的『原因論』, 幫現在的每個問題去找原因, 源頭通常是某個原生家庭/過去發生過的事件。找到源頭能讓人更了解自己卻沒有辦法讓人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一樣的議題阿德勒主張的是『目的論』, 他認為大家只是利用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來合理化現在的問題, 以達到不去解決問題的目的, 每個這麼想的人都只是設立了種種的藉口來迴避人生課題, 企圖把自己目前所處的狀態把責任轉嫁給別人。所以一個人能不能過得幸福關鍵在於他有沒有勇氣下定決心不再設立藉口, 想做就去做。 而自由則是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 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離。 由自己承擔結果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課題, 不需要由別人來干涉, 別人怎麼看待評價自己是別人的課題, 每個人都只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所以, 不要讓別人的期望來干擾自己的選擇
書裡有段話特別適合拿來做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哲學家說: 『我們應該更認真過好“此時此刻”…人生是連續的剎那, 根本不存在過去與未來, 過去發生了什麼與你的”此時此刻”無關, 未來會如何也不是”此時此刻”要考慮的問題……聚焦“此時此刻”是認真而謹慎的做好現在能做的事 』。職涯其實也是一個點一個點連起來的一條線, 不要把精力放在擔心自己過去的背景不夠好上, 不要過於擔憂自己未來的發展, 找到(或是創造)自己喜歡、擅長、對別人有價值且能對世界有貢獻的工作, 不要讓別人的期望來干擾你, 上路, 專注做好此時此刻該做的事就好, 某一天暮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到達某個目的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2內容數
分享求職、轉職準備技巧, 從目標職缺研究、履歷、自傳到面試準備的實作方法, 幫助求職者提高競爭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職涯會客室 的其他內容
這部迪士尼的最新動畫片在台灣好像沒有引起很大的討論, 想要分享這部電影是因為它除了豐富的娛樂性之外還傳遞了一個每個人都應該深思的信息, 而我也很湊巧的發現這個信息可以用來回答我最近看到的很多求職問題。 35歲在職場上是一個門檻, 過了這個年紀就沒有優勢了。 (迷思: 有好學歷在職場上才有好機會)
最近很密集的幫大量的人做履歷健診, 我發現針對其中99%的履歷我會給的建議都是『把工作內容寫的再明確一點』, 因為重複打這句話的次數實在太頻繁了, 我甚至將這句話放在手機的筆記本上以方便需要時能直接複製貼上。我忍不住在想,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沒發現自己沒把話講清楚?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過一個數據: 招聘人員平均只花6-7秒鐘來看一份履歷。網路上很多教人做一份好履歷的建議都是為了達到在幾秒鐘的時間內讓履歷傳達出個人核心信息的目的。在幫個案梳理履歷內容時, 我通常透過以下三個步驟確保履歷內容能在幾秒鐘的閱讀時間內傳達出有價值的信息。
在職涯中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上有很好的銜接, 但現實往往不這麼完美。每個人都可能在不同階段因為各種原因而在履歷上留下了需要多加解釋的事件。這些看起來沒這麼完美的紀錄都會讓求職的人糾結: 到底要不要如實放上這些資訊? 要怎麼解釋?
寫履歷的時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來幫助用人主管在短時間內掌握你的背景: 一、盡量用簡短的句子來做精準的描述 二、每份工作的內容先講全貌再落細節 三、主要工作成就必須足夠重要且有數據表現作為支持 四、寫工作內容的時候要同時想著面試時可能會問到的問題
履歷的確非常重要, 它擔當著贏取面試入場券的工作。正因為它這麼重要, 我們不應該不經思考就下手改它。 我想你會問: 那麼更新履歷前到底要思考什麼? 我的答案是: 要先想清楚自己的求職動機, 這才是求職前第一件需要做的事。
這部迪士尼的最新動畫片在台灣好像沒有引起很大的討論, 想要分享這部電影是因為它除了豐富的娛樂性之外還傳遞了一個每個人都應該深思的信息, 而我也很湊巧的發現這個信息可以用來回答我最近看到的很多求職問題。 35歲在職場上是一個門檻, 過了這個年紀就沒有優勢了。 (迷思: 有好學歷在職場上才有好機會)
最近很密集的幫大量的人做履歷健診, 我發現針對其中99%的履歷我會給的建議都是『把工作內容寫的再明確一點』, 因為重複打這句話的次數實在太頻繁了, 我甚至將這句話放在手機的筆記本上以方便需要時能直接複製貼上。我忍不住在想,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沒發現自己沒把話講清楚?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過一個數據: 招聘人員平均只花6-7秒鐘來看一份履歷。網路上很多教人做一份好履歷的建議都是為了達到在幾秒鐘的時間內讓履歷傳達出個人核心信息的目的。在幫個案梳理履歷內容時, 我通常透過以下三個步驟確保履歷內容能在幾秒鐘的閱讀時間內傳達出有價值的信息。
在職涯中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上有很好的銜接, 但現實往往不這麼完美。每個人都可能在不同階段因為各種原因而在履歷上留下了需要多加解釋的事件。這些看起來沒這麼完美的紀錄都會讓求職的人糾結: 到底要不要如實放上這些資訊? 要怎麼解釋?
寫履歷的時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來幫助用人主管在短時間內掌握你的背景: 一、盡量用簡短的句子來做精準的描述 二、每份工作的內容先講全貌再落細節 三、主要工作成就必須足夠重要且有數據表現作為支持 四、寫工作內容的時候要同時想著面試時可能會問到的問題
履歷的確非常重要, 它擔當著贏取面試入場券的工作。正因為它這麼重要, 我們不應該不經思考就下手改它。 我想你會問: 那麼更新履歷前到底要思考什麼? 我的答案是: 要先想清楚自己的求職動機, 這才是求職前第一件需要做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哪個選項才是正確的?」「這樣做真的好嗎?」「這真的是我所期待的工作嗎?」在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時常出現類似的提問。 這些其實都是大哉問,需要考量個人的需求、期望、脈絡等等,才有辦法整理並找出個人的答案。 然而前提是:我們能誠實面對與傾聽自己,透過和未來的自己溝通,找出現在所需的改變。
Thumbnail
人生與職涯規劃是上班族面對的常見問題,尤其在剛入職場時,對未來的不安感往往難以避免。透過探討了職涯規劃中的兩大迷思:「終極選項」與「路徑依賴」,並透過真實案例分享如何培養應對不安感的能力。最後,提供自我探索與轉職時的策略,鼓勵讀者在生涯中靈活轉換,找到適合的發展路徑。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分享了職涯建議,提到在面試最後,千萬不要回答「沒有問題」。 可以問「公司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擁有什麼工作經歷和特質?」這樣的問題。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可以判斷自己的錄取可能性,了解工作實際情況、可以根據面試官的回答,再次強調自己的合適經歷和特質、如果面試官答不出來,可能表示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職位。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在迷茫時,首先停下來冷靜思考,理清不滿的原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工作或生活中真正不滿意的地方,再回憶過去的經驗,找到讓自己快樂滿足的時刻。鼓勵嘗試新事物,拓寬視野,並強調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聽取外在反饋。最後,給予自己時間,慢慢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引領走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哪個選項才是正確的?」「這樣做真的好嗎?」「這真的是我所期待的工作嗎?」在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時常出現類似的提問。 這些其實都是大哉問,需要考量個人的需求、期望、脈絡等等,才有辦法整理並找出個人的答案。 然而前提是:我們能誠實面對與傾聽自己,透過和未來的自己溝通,找出現在所需的改變。
Thumbnail
人生與職涯規劃是上班族面對的常見問題,尤其在剛入職場時,對未來的不安感往往難以避免。透過探討了職涯規劃中的兩大迷思:「終極選項」與「路徑依賴」,並透過真實案例分享如何培養應對不安感的能力。最後,提供自我探索與轉職時的策略,鼓勵讀者在生涯中靈活轉換,找到適合的發展路徑。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分享了職涯建議,提到在面試最後,千萬不要回答「沒有問題」。 可以問「公司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擁有什麼工作經歷和特質?」這樣的問題。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可以判斷自己的錄取可能性,了解工作實際情況、可以根據面試官的回答,再次強調自己的合適經歷和特質、如果面試官答不出來,可能表示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職位。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在迷茫時,首先停下來冷靜思考,理清不滿的原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工作或生活中真正不滿意的地方,再回憶過去的經驗,找到讓自己快樂滿足的時刻。鼓勵嘗試新事物,拓寬視野,並強調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聽取外在反饋。最後,給予自己時間,慢慢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引領走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