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安住身心 09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前面討論的少欲、知足、精進、智慧,都是為了培養智慧資糧;而第六覺則是說明如何培植福德資糧
對於修行人來說,福報很重要,如果沒有福報,往往會遭遇很多障礙,而難以修行。因為福報會創造出堪能性、一種承受力,有福報的人,堪能性會比較強。
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他不修行,放逸時好像也沒什麼事,造業時沒有障礙。但是當一修行,不是頭痛,就是肚子痛;不是家人障礙,就是遇不到好的善知識……。總之,修行的緣特別差,這就是福報太差了。
所以,我們要多培福例如護持大眾、護持三寶,或者放生、濟貧,乃至在佛前用功,都是修福的方法。當福報夠時,修行的逆緣就會漸漸減少,順緣就很容易成就,所以福報很重要。
經典中也曾提過「羅漢托空鉢」的公案。有一位阿羅漢雖然很有智慧,但如果福報不夠,一樣會有托空鉢、吃不到飯的情況,所以福報很重要。
貧苦多怨」,貧苦的眾生,就很容易怨天尤人。孔子也曾說:「貧而無怨,難!」一個人貧窮而能不抱怨、不怨天尤人,是很難的。
橫結惡緣」,貧苦之人,也容易「橫結惡緣」。「橫」就是非法,非法地造作種種惡緣。為了脫離貧苦,往往是以苦(因)止苦(果),而行偷搶拐騙(未來苦因)。要知道,貧苦是過去世造惡業所感的苦果,而為了去除這些苦果,又去造惡業,結果只是更造未來受苦的因。這樣以苦止苦,何時是了期呢?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看到眾生淪溺在貧苦中無法自拔,菩薩就以平等心、慈悲心來布施一切眾生。在布施之時,對一切的怨家、親屬都平等看待。
因為菩薩以智慧眼觀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無論今生他們與我們有沒有緣、是善緣還是惡緣,但因為我們曾經歷無量世的輪迴,在這無數的輪迴中,每一世必然會有父母。輪迴無量,因此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對我們都有大恩。
菩薩經過這樣地觀察,所以對一切眾生,無論是怨家還是親眷,都能平等地慈悲護佑。
菩薩為了使眾生能免除貧窮的困苦,所以行平等布施。也在這樣當中,增長廣大的福德資糧。
這就是第六:布施平等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