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談西歐的現代性時,都會想到科學、都市化、金融,這些東西都是推動幾百年來進步的力量,現代性的所有發展演變,都是基於唯一一個要點:「和平」。
所謂現代性,也就是戰爭與和平的共構,沒有永遠的戰爭,亦沒有永遠的和平,現代性是一種多樣且共構的結果,但「戰爭」卻是一直以來不願被提起的。在殖民爭奪戰中,有強加的政治疆界;在去殖民化下,仍然有強加的政治疆界,國家與國家邊界之間顛沛流離的難民,之於他們來說,「回家」這個平凡的舉動,卻成了一生所求的奢望。
儘管二戰後許多國家紛紛從殖民地的位階躍身為世界強國,卻仍無法脫離石油市場、糧食市場被掌握的市場機制,因為世界秩序,也只是從帝國主義式的搶奪,走向資本主義式的掠奪。
一、〈西發里亞合約〉之於國家主權
沒有 nation 哪來的 international?
大航海時代開啟了西方主權國家激烈的全球競逐,1648年,各國代表在德國的西發里亞,為三十年戰爭協議和平,幫全歐洲的宗教戰爭劃上了句號。一般認為西發里亞和議為百多年以上宗教改革的結束,成功替基督新教爭取了在歐洲的法定地位。
除此之外,作為第一個國際合約的〈西發里亞合約〉,也促使歐洲現今大致的版圖——現代主權國家與國際軍事秩序就此形成。至此,有「主權概念」的「國家概念」,大約在十七世紀中期以後才開始出現。(殖民主義的向外擴張,正是從十七世紀之後開始)
泰爾博赫繪於1648年的西發里亞和約確認儀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二、世界的中心?還是新聞媒體的中心?但這個「中心」,又是屬於誰?
如果以西歐作為世界的中心,俄羅斯便會被置於邊陲的位置,但是因為現在戰爭的發生,俄羅斯則成了「新聞媒體」的中心;而若將「俄烏戰爭中的難民」當作新聞媒體的中心,「泰緬邊境的難民」便會被置於邊陲的位置。同樣飽受戰亂之苦,卻深受「主權國家」的不同,而被置放在不同的位置。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說:「當『被看到』成為主要目標,反而讓人失去主體性,進而揣測起大家期待看到什麼,然後,你就被你的觀眾控制了,變成由他們決定你是什麼樣子。」
在紀錄片
《百萬 Youtuber 爆紅實驗》裡,導演於結尾處不經感嘆:「
YouTube is TheirTube,我們不是公民,我們只是沒有財產的主體(We are not citizens, we are just subjects without property.)」
或許我們可以說,現今的世界秩序,是由於有「某些立場」、「某些強權」的人所整頓形塑,但,這個世界的樣貌究竟是因為「有人」想讓我們這麼相信著,還是因為「大部分人」想要這麼相信著,所以這世界才會呈顯成現在的樣貌?紀錄片所紀錄的究竟是事物的真實樣貌,還是只是鏡頭暴力下的展演?哪些群體是世界的中心?哪些題材是新聞媒體的中心?而民主國家的中心,究竟是民意,還是民粹?至於當今在談及的Web3.0去中心化社群,又將以誰為中心?
什麼是中心?中心指的是什麼?而這個中心又是基於哪些素材與事實,所向外擴張而成的同心圓?其實我們都只是在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其實我們都只是政治宣傳手段這個遊戲裡的一份子,參與其中,被操弄著卻全然無知,任由國族仇恨掀起對立,究竟誰才是這套遊戲規則下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受益者」的定義是受到最小衝擊的,還是操控著這一切的權謀?是被置放在世界中心的群體,還是其實是被世界中心棄之而不顧的邊陲?
三、人類的探索慾望之於殖民與戰爭
雖說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只能說他運氣好,因為在他出海之前做的航程計算所使用的單位是錯誤的,致使誤把美洲當成了亞洲,但運用觀察與實驗的工具,便獲得可驗證的知識這點,使人類自此征服大自然。
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西方世界積極部署貿易據點,搶佔殖民地,整個地球都是西歐的殖民地,八國聯軍,也都是西歐國家;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印度殖民地的話,也不會有工業大革命,因為英國的氣候無法產棉,棉花都是從印度來的。
人類無法抗拒的要去探索,這個驅動力量形塑了現代世界,幾千年的遷徙、貿易、殖民和戰爭,只能說:「殖民主義糟透了」光是在二十世紀,歐洲人的殖民就造成五千萬人死亡。
那些偉大博物館裡的珍藏文物屬於誰?圖片來源:新浪收藏
四、殖民與後殖民的反撲及依賴
殖民是什麼?後殖民又是什麼?殖民就是「我支配你」;而後殖民是「我脫離你搞獨立,卻又無法掙脫依賴」。
反撲指的是,二戰後各處殖民地紛紛獨立,許多國家的崛起,改變了世界經濟的樣貌;而依賴指的是,儘管從殖民地的位階躍身為世界強國,卻仍無法脫離石油市場、糧食市場被掌握的市場機制,因為世界秩序,也只是從帝國主義式的搶奪,走向資本主義式的掠奪。
自十七世紀以來,西方強權國家及其經濟體前往亞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以各式現代武器強行入侵,肆意妄為的開發與文化殖民,使各地傳統文化灰飛煙滅,經濟的剝奪、勞動力的剝削、文化資產的破壞與侵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