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4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7.25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曰:
住持之要,當取其遠大者,略其近小者。
事固未決,宜諮詢於老成之人。
尚疑矣,更扣問於識者。
縱有未盡,亦不致甚矣。
其或主者,好逞私心,專自取與。
一旦遭小人所謀,罪將誰歸?
故曰謀在多,斷在獨。
謀之在多,可以觀利害之極致;斷之在我,可以定叢林之是非。
《與草堂書》

【演蓮法師譯文】
晦堂禪師在寫給草堂善清禪師的信上說:
「當住持的人在原則上,應當重視具有遠大的事業,略去目前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
若是事關重大的,自己一時未能決斷,應該向老成練達的人請教,如果還有疑慮,不妨再去找那些識見廣博、經驗豐富的人,仔細問個明白,縱然還有不夠詳盡的地方,但大致上也差不多了。
反過來說,假如主事的人,矜己逞能,偏私自用,獨斷專行,自己愛怎樣就怎樣,不聽別人勸諫,有朝一日忽遭小人伺機陷害,那也是咎由自取,還能怪誰呢?
因此說,謀事要多參考他人的意見,斷事則由我一人決定。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的見識有限,大家共同出主意,可以更全面地觀察到其中的利和害。而由一人作出決斷,可以避免無謂的是非紛爭。」
良因贊曰:
何謂「住持」?德玉禪師解釋:
「住持法道大綱,要須是取可與叢林作千百年眼目,與後學蠲無量劫煩惱」。
故住持之決斷,關係著千百人的慧命,責任無比重大,絕不可師心自用!
因此必須「諮詢於老成之人,更扣問於識者」,
而後「謀在多,斷在獨」。
這麼精闢的開示,不僅對佛寺住持,
一切辦事之人,也應三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禪林寶訓 2014.7.24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心和尚參月公晦於寶峯。 公晦洞明楞嚴深旨,海上獨步。晦堂每聞一句一字,如獲至寶,喜不自勝。 衲子中間有竊議者。晦堂聞之,曰:「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吾何慊焉?」 英邵武①曰:「晦堂師兄,學道為禪衲所宗,猶以尊德自勝為強,以未見未聞為媿」。 《靈源拾遺》
禪林寶訓 2014.7.20 隨筆 白雲初住九江承天,次遷圓通。年齒甚少。 時晦堂①在寶峯,謂月公晦②曰: 新圓通,洞徹見元,不忝楊岐之嗣,惜乎發用太早,非叢林福。 公晦因問其故。 晦堂曰:功名美器,造物惜之,不與人全。人固欲之,天必奪之。 逮白雲終於舒之海會,方五十六歲。 《湛堂記聞》
禪林寶訓 2014.7.19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曰: 「多見衲子未嘗經及遠大之計,予恐叢林自此衰薄矣。 楊歧先師每言:「上下偷安,最為法門大患」。 予昔隱居歸宗書堂,披閱經史,不啻數百過目,其簡篇弊故極矣。 然每開卷,必有新獲之意。予以是思之,學不負人如此。」 《白雲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良
禪林寶訓 2014.7.18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謂演祖曰: 「禪者智慧,多見於已然,不能見於未然。 止觀定慧,防於未然之前;作止任滅,覺於已然之後。 故作止任滅所用易見,止觀定慧所為難知。 惟古人志在於道,絕念於未萌,雖有止觀定慧,作止任滅,皆為本末之論也。 《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經文>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經文>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禪林寶訓 2014.7.24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心和尚參月公晦於寶峯。 公晦洞明楞嚴深旨,海上獨步。晦堂每聞一句一字,如獲至寶,喜不自勝。 衲子中間有竊議者。晦堂聞之,曰:「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吾何慊焉?」 英邵武①曰:「晦堂師兄,學道為禪衲所宗,猶以尊德自勝為強,以未見未聞為媿」。 《靈源拾遺》
禪林寶訓 2014.7.20 隨筆 白雲初住九江承天,次遷圓通。年齒甚少。 時晦堂①在寶峯,謂月公晦②曰: 新圓通,洞徹見元,不忝楊岐之嗣,惜乎發用太早,非叢林福。 公晦因問其故。 晦堂曰:功名美器,造物惜之,不與人全。人固欲之,天必奪之。 逮白雲終於舒之海會,方五十六歲。 《湛堂記聞》
禪林寶訓 2014.7.19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曰: 「多見衲子未嘗經及遠大之計,予恐叢林自此衰薄矣。 楊歧先師每言:「上下偷安,最為法門大患」。 予昔隱居歸宗書堂,披閱經史,不啻數百過目,其簡篇弊故極矣。 然每開卷,必有新獲之意。予以是思之,學不負人如此。」 《白雲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良
禪林寶訓 2014.7.18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謂演祖曰: 「禪者智慧,多見於已然,不能見於未然。 止觀定慧,防於未然之前;作止任滅,覺於已然之後。 故作止任滅所用易見,止觀定慧所為難知。 惟古人志在於道,絕念於未萌,雖有止觀定慧,作止任滅,皆為本末之論也。 《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經文>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經文>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所以蕅祖說,禪堂跟外面不能分做兩截,一定是相隨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專注跟放鬆。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攝影:蘇仁浩   見事,能行,果斷 ――領導、管理者的三大要則 ——梁寒衣  佛鑑慧勤禪師曾對他的法子龍牙智才禪師提撕道:「擔任住持,須具三大要訣:一、見事,二、能行,三、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輕忽怠慢,則必住持不振。」 這段勸勉並不止於適用於寺院住持,而更宜於作為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活動說明: 透過禪的智慧,超越表象,洞悉生命的奧妙,找到心靈的寧靜。 在書裡老禪師說道:「有了問題,面對問題;沒有問題 ,何苦製造問題?!」 白雲老禪師的著作如同智慧的指南,引領我們發現生命中深層的安寧和滿足。 徵文主題 閱讀白雲老禪師著作《老僧常譚》讀後心得。 可以透過「千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所以蕅祖說,禪堂跟外面不能分做兩截,一定是相隨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專注跟放鬆。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攝影:蘇仁浩   見事,能行,果斷 ――領導、管理者的三大要則 ——梁寒衣  佛鑑慧勤禪師曾對他的法子龍牙智才禪師提撕道:「擔任住持,須具三大要訣:一、見事,二、能行,三、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輕忽怠慢,則必住持不振。」 這段勸勉並不止於適用於寺院住持,而更宜於作為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活動說明: 透過禪的智慧,超越表象,洞悉生命的奧妙,找到心靈的寧靜。 在書裡老禪師說道:「有了問題,面對問題;沒有問題 ,何苦製造問題?!」 白雲老禪師的著作如同智慧的指南,引領我們發現生命中深層的安寧和滿足。 徵文主題 閱讀白雲老禪師著作《老僧常譚》讀後心得。 可以透過「千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