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69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0.13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謂潘延之曰:
「古之學者治心,今之學者治迹。
然心與迹,相去霄壤矣。」
《靈源拾遺》

【演蓮法師譯文】
邵武洪英禪師潘延之居士說:
「古時學道的人,專在自己的心地上做工夫,以對治由內心生起的煩惱妄想。所謂煩惱歇盡即菩提,這是務本。
而現在學道的人捨本逐末,一味向外馳求,只知道在表面形迹上做一點好看而已,實則內心紛紜無緒,與道並不相應。
因此,這兩者相差有如天壤之別。
良因贊曰:
修行人皆知治心,但是何為治心?
不是繞開事,別有「心」可治!
永嘉大師《證道歌》說: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一切行皆往道上會,即是治心。
或專注於所緣,或於境上念念觀察無常、觀唯心所現。
要緊在借事練心,以調伏煩惱。
煩惱去一分,智慧就開顯一分。
屆時方知所謂心之與迹,皆戲論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禪林寶訓》 2014.10.9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謂晦堂曰: 「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回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 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①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 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 晦堂頷之。 《靈源拾遺》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禪林寶訓》 2014.10.7 良因法師 隨筆 寶峯英和尚曰: 「諸方老宿,批判先覺語言,拈提公案①。猶如捧土培泰山,掬水沃東海。 然彼豈賴此以為高深耶? 觀其志在益之,而不自知非其當也。」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寶峯洪英和尚說: 然而佛祖豈是依賴這些長老們的拈提、批判才顯得高深嗎
《禪林寶訓》 2014.10.6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謂英邵武曰: 「志當歸一,久而勿退,他日必知妙道所歸。 其或心存好惡,情縱邪僻。 雖有志氣如古人,予終恐不得見其道矣。」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對邵武洪英禪師說: 良因贊曰: 修行要成功,關鍵就在於「志當歸一,久而勿退」, 如德
《禪林寶訓》 2014.10.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 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何為而獨變乎? 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 不之南而之北,誠可謂異於人矣。 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2013/2/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良因曰: 五欲的快樂雖是濃烈,卻是虛幻且帶著後遺症。 就像在火裡添柴,只會助長火勢; 心薰染於五欲中,只會越加的躁動不安,故非真樂。 只有在行善中,隨順於自性,才能得到真實,且無過患的安樂。 於此二門中解行並重,故最吉祥!
《禪林寶訓》 2014.10.9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謂晦堂曰: 「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回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 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①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 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 晦堂頷之。 《靈源拾遺》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禪林寶訓》 2014.10.7 良因法師 隨筆 寶峯英和尚曰: 「諸方老宿,批判先覺語言,拈提公案①。猶如捧土培泰山,掬水沃東海。 然彼豈賴此以為高深耶? 觀其志在益之,而不自知非其當也。」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寶峯洪英和尚說: 然而佛祖豈是依賴這些長老們的拈提、批判才顯得高深嗎
《禪林寶訓》 2014.10.6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謂英邵武曰: 「志當歸一,久而勿退,他日必知妙道所歸。 其或心存好惡,情縱邪僻。 雖有志氣如古人,予終恐不得見其道矣。」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對邵武洪英禪師說: 良因贊曰: 修行要成功,關鍵就在於「志當歸一,久而勿退」, 如德
《禪林寶訓》 2014.10.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 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何為而獨變乎? 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 不之南而之北,誠可謂異於人矣。 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2013/2/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良因曰: 五欲的快樂雖是濃烈,卻是虛幻且帶著後遺症。 就像在火裡添柴,只會助長火勢; 心薰染於五欲中,只會越加的躁動不安,故非真樂。 只有在行善中,隨順於自性,才能得到真實,且無過患的安樂。 於此二門中解行並重,故最吉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人的心本初的面貌就跟 普賢王如來一樣,跟佛一樣。今天一念的分別執著,一錯再錯,錯不知返,把自己的心性弄到憂鬱症,這中間得經過多少造罪造孽的過程,你想過嗎?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損人,有的時候還不利己,要歷經多少,才把自己弄成憂鬱症。或者去傷害過多少人讓人家痛苦,那種痛苦的 「業」作用回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朗日塘巴尊者大師的《修心八偈》並解釋了修心的重要性,並提到人生即使充滿著對錯苦樂,也能透過積極行為來改善前世所累積的業報。文章還提醒人們在行善時需審慎選擇,避免‘假善’,以免福報減少。
Thumbnail
此篇文章關於修心八偈以及尊者造頌的實修方法,並透過許多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當中提及了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矩與煩惱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煩惱。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人的心本初的面貌就跟 普賢王如來一樣,跟佛一樣。今天一念的分別執著,一錯再錯,錯不知返,把自己的心性弄到憂鬱症,這中間得經過多少造罪造孽的過程,你想過嗎?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損人,有的時候還不利己,要歷經多少,才把自己弄成憂鬱症。或者去傷害過多少人讓人家痛苦,那種痛苦的 「業」作用回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朗日塘巴尊者大師的《修心八偈》並解釋了修心的重要性,並提到人生即使充滿著對錯苦樂,也能透過積極行為來改善前世所累積的業報。文章還提醒人們在行善時需審慎選擇,避免‘假善’,以免福報減少。
Thumbnail
此篇文章關於修心八偈以及尊者造頌的實修方法,並透過許多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當中提及了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矩與煩惱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煩惱。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