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閱讀時間 ‧ 約 20 分鐘

金剛經問答 (7)

七、修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個聲聞乘果位的人,死後會投生哪裡?
一個人死後,將依據他這一生所累積的善惡業的業力、和所修為的行力的深淺,決定投生於六道中的哪一道,這稱為「六道輪迴」。 六道,分別是: * 地獄道 * 餓鬼道 * 畜生道 * 人道 * 阿修羅道 * 天道 天台宗則在「六道」之後,另加「四聖」,而以前六為「六凡」,合「六凡四聖」,成為「十法界」。 如天台灌頂所撰《觀心論疏》云: 「言十法界者:六道為六、二乘為八、菩薩為九、佛為十。」 — 觀心論疏卷第四 四聖法界,為: * 聲聞法界:聲聞乘人的修行,由淺至深,可以分為四個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通稱為「四果」聖人,以阿羅漢為最高。 * 緣覺法界:緣覺,乃闢支迦佛陀之意譯,亦作獨覺、或辟支佛。 * 菩薩法界 * 佛法界 四聖法界並沒有把「六道」變成「十道」,只是指出四聖比六凡為高,透過四聖人的修行,可以逐漸脫離生死輪迴之意。但這是天台宗的看法,把「佛」拿來作為十界的成員之一,是不了義的說法。 那麼,在聲聞乘的修行人中,是不是修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個果位,以及在緣覺乘的修行人中,修到辟支佛的果位,死後,就會投生到「須陀洹天、斯陀含天、阿那含天、阿羅漢天」,以及「辟支佛天」呢? 情況沒有那麼單純。 所以,對於前述「修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個聲聞乘果位的人,死後會投生哪裡」的問題,並不能簡單地用一對一對應的思維方式來解答。 讓我們繼續分析下去: 「六道」,又可以依有欲、無欲,及有色、無色,區分為「三界」。 三界,為: * 欲界:有欲、有色 * 色界:無欲、有色 * 無色界:無欲、無色 欲界有欲,色、無色二界無欲;欲、色二界有色,無色界無色。 欲界總括了六道中,由地獄道到天道的前六道,而在天道中,沒有欲的後半部分,再由色、無色二界涵括。 可以看出,區分三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天道中,做更為細微的劃分。 天道,被欲、色、無色三界,劃分為二十八天。 二十八天的名目並不十分重要,以下,依據《天台四教儀》所述,將六道、三界、二十八天的名目臚列於下,方便對照查找: 「言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四洲四趣成八,六欲天并梵王天成十五,四禪四空處成二十三,無想天及那含天成二十五),別則二十五有,總則六道生死。 一、地獄道⋯二、畜生道⋯三、餓鬼道⋯四、阿修羅道⋯五、人道⋯六、天道。 二十八天不同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 初,欲界六天者:一、四天王天 (居須彌山腹),二、忉利天 (居須彌山頂,自有三十三天,已上二天,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 (已上四天,空居,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其中)。 次,色界十八天,分為四禪:初禪三天 (梵眾、梵輔、大梵),二禪三天 (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三天( 少淨、無量淨、遍淨),四禪九天( 無雲、福生、廣果,已上三天,凡夫住處,修上品十善坐禪者,得生其中。無想天,外道所居。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已上五天第三果居處。上之九天,離欲麁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坐得禪定,故得禪名)。 三,無色界四天 (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已上四天,只有四陰而無色蘊,故得名也)。」 — 天台四教儀卷第一 又,天台智顗在《金剛般若經疏》中,解釋金剛經的「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鳩譯,第三分),如下: 「釋大心者:橫亘四生,竪窮三界。四生是能住三界為所在:依㲉謂『卵』,含藏曰『胎』,假潤稱『濕』,歘現名『化』。若『有色』即欲、色二界,『無色』即空處,『有想』是識處,『無想』不用處,『非有想非無想』即最上天。『我皆令入』下,釋第一心。」 — 金剛般若經疏卷第一 綜而言之: * 欲界有六天; * 色界有十八天 (初禪三,二禪三,三禪三,四禪九,共十八); 至於無色界中的四天,則有: *「無色」對應空無邊處天, *「有想」對應識無邊處天, *「無想」對應無所有處天, *「非有想非無想」對應非想非非想天。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稱為「四句百非」邏輯,和金剛經的「三句」不同。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可以表達為「 A,-A,-(A -A)」,而金剛經的三句則應表達為「A;非A,佛性中的A」。 以戴眼鏡為例:A 是一般戴眼鏡的人,-A 是一般沒有戴眼鏡的人,-(A -A) 是一般非屬於戴眼鏡與沒有戴眼鏡的人,這些都還在一般人的層次,只是不停地辯證下去,乃一種印度式的辯證邏輯。 此處雖然也用「非」這個字,但其實並沒有超越到本體界,還在現象界的層次,而可以無窮地辯證,稱為「百非」。 所以理解文義,雖要先了解文字,但最終還是要跳脫文字來看,才不會被文字所侷限。 回到二十八天,這些天,是不是在入口處都標示了它們的名稱,以便讓人編列三界二十八天名目的地圖,而得以按圖索驥? 從哥倫布航海,誤以為美洲是印度,而將當地的土著命名為「印第安人」的故事來看,這麼確切的名稱、數目、位階,原本應該只是文字上的記載,其後一代一代地傳抄下來,而逐漸地演變成為好像是「真實」的事情。 但想必,寫下這些名目的人,並未曾實際到各個天遊歷過一次。 而至於聲聞乘人修證到四果,必須逐步斷除哪些結使、惑障的問題,智顗在《金剛般若經疏》中云: 「須陀洹,此云修習無漏,亦逆生死流,亦入道流。不入色塵,是逆流。至論在『觀無逆無入』。言不入色者,即是六塵,過去無明所感。無明,不實所感,六塵那得是實?既其不實,那得作定有無六十二見計?以不定性,故名不入。海為眾流之川,菩提神極之淵,始會無生,必盡源也,理無乖順,何入之有?違理,故入六塵,背塵,即會於理。下眾果類然。 斯陀含,云住薄,亦一往來。欲界思惑九品已斷六品,餘三品在,故言薄。人天各一生,便成羅漢,故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已得生法二空故。 阿那含,此云不還,亦云不來。欲界結盡,上界證無學。應云不來,略以『無』兼『不』,互文現耳。 羅漢,此云無著,亦曰不生。三界生盡,所作已辦,羅漢稱道。前三言果,果實通四,而獨稱道者,以得盡無生二智,聲聞道極,故以道為名。」 — 金剛般若經疏卷第一 依此,天台宗認為: * 須陀洹,不入六塵; * 斯陀含,斷六品欲界思惑,餘三品在; * 阿那含,斷九品欲界思惑; * 阿羅漢,三界生盡。 關於前述聲聞乘人修證到四果,必須逐步斷除哪些結使、惑障的問題,《阿含經》則認為: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第七九七經 又云: 「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 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 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 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第八一四經 「結」(saṃyojana) 又稱「結使」,有十種,可大分為「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 以下逐一解釋之: 五下分結: 五下分結,乃「身見」、「戒取」、「疑」(三結),加上「欲愛」、「恚」。下分,指的是欲界,因而,五下分結屬於欲界的欲念煩惱。 斷除五下分結中的三結,證得聲聞初果的須陀洹; 斷除五下分結中的三結,又貪、恚、癡淡薄,證得聲聞二果的斯陀含; 五下分結全部斷除,不再染著欲界的欲念煩惱,證得聲聞三果的阿那含。 五上分結: 五上分結,乃「色界愛」、「無色界愛」、「掉舉」、「慢」、「無明」。上分,指的是色界、無色界,因而,五上分結屬於色界、無色界的煩惱。 斷除五上分結,證得聲聞最高果位的阿羅漢。 如《阿毘曇毘婆沙論》云: 「何故名結?結有何義?答曰:繫義是結義。廣說,如三結,處五下分結:欲愛結、恚結、身見、戒取、疑。⋯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使揵度不善品之三 又云: 「復次,上分結,是聖人所行,非凡夫所行;聖人中,是阿那含所行,非斯陀含須陀洹所行。如是因論生論。 問曰:何故上分結,阿那含所行,非斯陀含須陀洹所行? 答曰:以阿那含一向上生,斯陀含須陀洹亦上生亦下生故。 復次,若出界得果者,此身中則行上分結。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不出界。 復次,若出界永斷不善結者,則行上分結。須陀洹斯陀含亦不出界,亦不永斷不善結。 復次,若出界永斷下分結者,彼身中則行上分結。須陀洹斯陀含不出界,亦不永斷下分結。 復次,此煩惱立各別異。若身中立上分結,則不立下分結;若身中立下分結,則不立上分結。 復次,更不復行凡夫所行法故,立上分結。須陀洹斯陀含猶行凡夫所行法。」 —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使揵度不善品之三 依此,須陀洹、斯陀含的目標是逐步斷除五下分結,而已然斷除了五下分節的阿那含,其目標則是逐步斷除五上分結。 整理如下: (天台宗,以及)《阿含經》認為: * 須陀洹,(不入六塵),斷除五下分結中的三結; * 斯陀含,(斷六品欲界思惑,餘三品在),斷除五下分結中的三結,又貪、恚、癡淡薄; * 阿那含,(斷九品欲界思惑),五下分結全部斷除,不再染著欲界的欲念煩惱; * 阿羅漢,(三界生盡),斷除五上分結。 分析至此,但對於「修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個聲聞乘果位的人,死後會投生哪裡」的問題,目前仍然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讓我們繼續分析下去: 須陀洹七有天人往生,如《阿含經》云: 「有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 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有比丘得無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 —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第八一五經 斯陀含命終之後,生欲界兜率天,如《阿含經》云: 「我說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後世亦同是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生此,究竟苦邊。」 —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五,第九九〇經 因此,依據《阿含經》的記載: * 須陀洹,因為尚未斷盡欲界的欲念煩惱,所以死後只能生到欲界諸天,之後往返天人,死生七次,才能再往上精進; * 斯陀含,名一來,他們欲界的欲念煩惱比須陀洹來得淡薄,所以只需要往返天人一次,就可以再向上精進; * 阿那含,名不來,顧名思義,就是把欲界的欲念煩惱都已全數斷除了,不會再投生人間,死後生於色界第四禪的後五天,又名五不還天、或五淨居天; * 阿羅漢,死後生哪裡?《阿含經》講得很閃爍,如果說阿羅漢死後生無色界四天,那代表阿羅漢還在三界裡,沒有跳出輪迴,過了許久之後,還是會往下界墮落,這和《阿含經》中,說阿羅漢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相違背,所以,不得不含混地這麼回答:「阿羅漢死後的問題,屬於十四無記之問題。十四無記,也就是指十四個超越經驗認知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透過思維所能夠了解的,無法用經驗文字來敍述或説明;因此,佛陀對於這些問題皆置之而不答,而要問者通過自己的實踐修證,去理解與體會。」 因觀五蘊無常、苦、空、無我,是故,不於五蘊中見我、見異我,亦不於我中見五蘊、見異五蘊,以此繞過「阿羅漢死後斷滅與否」之問題,並不直接回答其「是」或「否」,而以「阿羅漢與五蘊非一非異」之說詞含混帶過者,如《阿含經》云: 「爾時,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惡邪見,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 舍利弗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云何,焰摩迦!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無常。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不?答言:是苦。 復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復問:云何,焰摩迦!色是如來耶?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識是如來耶?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云何,焰摩迦!異色有如來耶?異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色中有如來耶?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如來中有色耶?如來中有受、想、行、識耶?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非色、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 雜阿含經卷第五,第一〇四經 如果這樣子的回答可以令焰摩迦的「惡邪見」消除,滿懷歡欣地離去的話,那麼,不但阿羅漢非異五蘊、非不異五蘊,五蘊非異阿羅漢、非不異阿羅漢,其他的三果也可以依樣畫葫蘆地套用此說詞,所有的有情眾生也都是非異五蘊、非不異五蘊,五蘊非異有情眾生、非不異有情眾生。 套用「非異五蘊、非不異五蘊,五蘊非異、非不異」的結果是:不只是「阿羅漢死後生於那個天」的問題沒辦法直接回答,而是「所有眾生死後生於哪裡」的問題都無法直接回答了,但在論述的過程中,你會聽到「非異五蘊、非不異五蘊,五蘊非異、非不異,無常、苦、空、無我」的餘音繚繞,不絕於耳。 《阿含經》揭示的修行次第,是從欲界的人道,修行到欲界的天道;再從欲界的天道、往返人道,修行至色界諸天;再從色界的四禪天,陞進到無色界的四天。最後者,謂之「四禪八定」。 而這些修行的次第,由金剛經的觀點看來,皆未臻究竟,因此,金剛經才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鳩議,第三分) 「四禪八定」,如《阿含經》所述: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 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 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 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第四七四經 「正」是《阿含經》自稱的形容詞;「受」則是一種認知的狀態。「正受」,就是「我認知到目前的情況」的意思。 根據上文「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可知:這幾個天,還是有「想」;而前所謂的「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只是方便稱謂的名稱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沒有「想」。 所以,金剛經才在前段經文之後說:「菩薩摩訶薩『眾生』想轉,不彼菩薩摩訶薩名說應。彼何所因?不彼,善實!菩薩名說應,若『眾生』想轉,『壽』想若、『人』想若轉。」(笈譯,第三分) 在金剛經看來,開始實行菩薩乘的人,只是不要「轉」這些想而已,並非如鳩摩羅什所譯的,不要「有」任何的想。 至於《阿含經》前述的「想受滅正受」?既然已經沒有任何的思想或念頭了,又怎麼可能回過頭來告訴我們那裡面狀況是什麼呢?所以,這應該不過是屬於「下方」對於「上方」的一種猜測或想像而已。 金剛經又是怎麼看待「聲聞四果,死後生於哪個天」的問題呢? 金剛經說: 「如果修證到阿羅漢果位的人有『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的認知 (滯留在心中),代表他的心裡,還緊緊地抓著『梵我』、『眾生』、『耆婆』、或『補特伽羅』的認知,而不肯放捨。」 — 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第九分 又說: 「(從真實的佛性觀點看來),沒有『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的這麼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從真實的佛性觀點看來),根本沒有任何阿羅漢的境界或果位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因此,才稱他為『阿羅漢』。」 — 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第九分 對於阿羅漢的看法如此,對於其他三果亦然。 金剛經認為:聲聞四果都還沒有脫離心理的囿限,也就是,都還緊緊地抓著「梵我」、「眾生」、「耆婆」、或「補特伽羅」的認知,而不肯放捨。 因此,就金剛經的觀點而言,即便證得了阿羅漢的「空」,還是有所滯礙,未能超越心理的囿限,而非真正的「第一義空」。滯礙的是入流者、一來者、不來者、阿羅漢等眾生,在心中的認知,不是「第一義空」所滯礙;在「第一義空」中,須陀洹 (入流者)、斯陀含 (一來者)、阿那含 (不來者)、阿羅漢等境界,皆無滯礙。 阿羅漢,雖然斷除了五上分結的「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但這個「無明」,是「一念無明」,而不是「無始無明」。 阿羅漢,因有「無始無明」未斷除,所以仍有滯礙,未能超越心理的囿限。這個說法,在最早的大眾部與上座部的部派分歧時 (約在佛滅度後一百年),即有「大天五事」之提出,主張:「阿羅漢雖然沒有『染污無知』,但仍有『不染污無知』;阿羅漢雖然已斷除下分煩惱之疑惑,但仍未斷除『隨眠之疑』與『處非處之疑』等二種『猶豫』。」(見迦旃延尼子《發智论》、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異部宗輪論》、《部執異論疏》等)。此說,在代表上座部佛教傳承的《阿含經》中,當然付之闕如,否則,即等於在否定自己的立場。 而至於其他大乘經典的觀點與立場,如《勝鬘經》云: 「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 何以故?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 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 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 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 —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第一,一乘章第五 此中明示:「無始無明」,是五上分結的「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之外,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者。 那麼,要怎麼斷「無始無明」呢?若如聲聞四果所修的斷絕念頭思想,一直斷到「想受滅」的境地,又拿什麼來打開「無始無明」這一道門呢? 如《勝鬘經》云: 「世尊!聲聞、緣覺初觀聖諦,以一智斷諸住地;以一智四斷、知、功德、作證,亦善知此四法義。世尊!無有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 世尊!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世尊!非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初聖諦智,是第一義智。世尊!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 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非一切聲聞、緣覺境界。不思議空智,斷一切煩惱藏。世尊!若壞一切煩惱藏究竟智,是名第一義智;初聖諦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 —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第一,無邊聖諦章第六 《勝鬘經》指出:要用如金剛一般、沒有漸次、絕對無二、頓了一切法界的「第一義智」,作為拿著鑰匙開門的人,來打開「無始無明」的這一道大門。 此「第一義智」,就是金剛經指出的「清淨信念的真實一心」(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第六分),也就是真實的佛心。 而生起「實想」的大乘菩薩們,「知道了他們的如來佛智,(如來佛智也知道他們);見到了他們的如來佛眼,(如來佛眼也見到他們);他們,(都生起佛心),將得到無數不可測量的福德積聚 (的回報)。」(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第六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