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即是轉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郝柏瑋
通常大家並不喜歡危機,想到危機就想到麻煩上門,同時也代表著原本安穩的生活可能因此而必須強迫中斷,危機要求我們立即回應,否則可能會有很大的後果,因此一般人想到危機,都帶著負面的感受。
那為什麼會有「危機就是轉機」這樣的說法呢?因為人往往有一種逃避面對困難的傾向,如果不是非常嚴重,就盡量順延它、讓問題繼續放著,讓影響持續的發酵下去,而慢慢地也就越來越習慣了。要做提出問題的人很難,特別是發現自己有問題更難,因此跟著問題繼續相處下去反而容易,反正也都活下來了。然而誠如前面所說的,危機發生的當下,如果沒有立即回應,很容易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想當然爾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會調動原本所有既有的資源全面迎戰,而這也是改變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時間。
開放式對話的其中一項核心要件,就是「立即介入」,這也是面對心理危機非常重要的一項策略,原因就是當一個人產生了心理危機的時候,通常是自己「最需要幫忙,也最願意被幫忙的時刻」,在還來不及退卻之前;在危機還沒有變成慢性的損害之前;在危機還沒有切斷當事人與他人的連結之前,引進新的對話、關係、資源或觀點,讓原本持續產生問題的狀態能夠在「急流之下,順流改道」,讓新的可能性可以被打開,同時讓尋求協助的人感到被在乎、被尊重。我們視每一個求助都是重要的訊息,求助並不是示弱,反而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決定,代表著面臨危機的當事人或者尋求協助的家屬,做了一個很關鍵、很清明的判斷:「我發現了一個困難,且我目前手邊的所有可能性,沒有辦法處理眼前的狀況」,於是向外尋求協助,為自己、為朋友、為家人嘗試開闢一條新的解決道路,為舊有的困難中引入新的活水。這是一個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非常正向的態度。也是在風暴過後,能夠有機會重生的可能。
因此,當你或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發現精神狀態不對勁、有點怪怪的、用原本的方式因為壓力或情緒都沒有辦法舒緩的時候,也許想想看打通電話詢問一下專線,找人聊聊自己遇到的困境,聽聽別人怎麼說、想想看新的可能,多方了解、多方探聽總是好的。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放式對話對於精神藥物,並不是把藥物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藥物視為所有協助一個人脫離危機的可能性之一。我們思考藥物如何幫助一個人,同時也討論藥物不見得適合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其它方法來補足。
開放式對話對於眾多聲音的想法是每種聲音都是很重要的。就像是一個生態系一樣,每一個存在在生態系裡面的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的關照,維持豐富多元是讓生態系能夠永續的最重要指標。因此當我們進到一個遇到困難的家庭裡頭,我們不是急著趕快找到問題、趕快想辦法解決,而我們在意的是:「所有的聲音有沒有機會好好的被聽到?」
開放式對話對於差異的處理,不是尋求急切、立即的共識,而是在一個能夠彼此聆聽的對話空間中,看見我們之間的不一樣。而在看到之後,不試圖改變、消弭對方的聲音,「承認」此刻就是沒有共識,並看見各種多元聲音形成的脈絡,然後找到一個可以跟那些差異共處的方法。
危機是創造新故事的機會,如果讓危機有一個空間能對話,不試圖去壓制,而是讓每一個陳述,即便當下聽起來再不合邏輯、沒有道理,都能有機會被聆聽、得到回應。慢慢地,那些深藏在心中最痛苦、最難以言說的經驗就能漸漸展露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而舒坦了、心裡更有彈性了。
開放式對話不企圖說服對方、不強硬一定要達成共識,而是期望每個聲音都能被充分聽到。雖然家人可能面臨一個緊急的狀況急需被處理,但這個時候反而更需要聆聽的動作,來連結彼此的關係、確認每個人的想法、廣納所有的作法,集思廣益運用所有社會網絡的智慧一同因應。
開放式對話提供一個透明公開、平等、民主、安全自在的對話環境,以當事人及其家庭的需求跟生活經驗為優先,專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為輔助,協助一個社會網絡能一同支持一位正在發生精神困擾的人渡過危機時期。
開放式對話對於精神藥物,並不是把藥物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藥物視為所有協助一個人脫離危機的可能性之一。我們思考藥物如何幫助一個人,同時也討論藥物不見得適合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其它方法來補足。
開放式對話對於眾多聲音的想法是每種聲音都是很重要的。就像是一個生態系一樣,每一個存在在生態系裡面的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的關照,維持豐富多元是讓生態系能夠永續的最重要指標。因此當我們進到一個遇到困難的家庭裡頭,我們不是急著趕快找到問題、趕快想辦法解決,而我們在意的是:「所有的聲音有沒有機會好好的被聽到?」
開放式對話對於差異的處理,不是尋求急切、立即的共識,而是在一個能夠彼此聆聽的對話空間中,看見我們之間的不一樣。而在看到之後,不試圖改變、消弭對方的聲音,「承認」此刻就是沒有共識,並看見各種多元聲音形成的脈絡,然後找到一個可以跟那些差異共處的方法。
危機是創造新故事的機會,如果讓危機有一個空間能對話,不試圖去壓制,而是讓每一個陳述,即便當下聽起來再不合邏輯、沒有道理,都能有機會被聆聽、得到回應。慢慢地,那些深藏在心中最痛苦、最難以言說的經驗就能漸漸展露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而舒坦了、心裡更有彈性了。
開放式對話不企圖說服對方、不強硬一定要達成共識,而是期望每個聲音都能被充分聽到。雖然家人可能面臨一個緊急的狀況急需被處理,但這個時候反而更需要聆聽的動作,來連結彼此的關係、確認每個人的想法、廣納所有的作法,集思廣益運用所有社會網絡的智慧一同因應。
開放式對話提供一個透明公開、平等、民主、安全自在的對話環境,以當事人及其家庭的需求跟生活經驗為優先,專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為輔助,協助一個社會網絡能一同支持一位正在發生精神困擾的人渡過危機時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有的人則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那些選擇逃避或放棄的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他們認為,與其冒著失敗的風險,不如乾脆不去嘗試。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然而,逃避並不能解決
Thumbnail
很多人的焦慮來源是不確定的未來,如果不確定未來會變好還是變壞,我們是否能將自己的未來從擔憂轉變為抱著希望,要做到這種心境轉變當然不是一蹴可幾,所以我們需要一步一步達成這個境界 第一步是「接受」:接受人生的高低起伏是自然的規律,沒有人能永遠身處高峰,也不會有人永遠在低谷徘徊 第二步是「相信」
Thumbnail
面對問題我的第一步通常時向周圍的人求助,大抵會找兩類朋友的協助,一是有經驗的人。即時在你心中評價再差的人,只要他在某個領域多走你一步,都有那一步的價值,他們多多少少都可以轉身告訴你些什麼;第二就是懂你的人。有些朋友,見識和涉獵的範圍很廣,即便沒有太多言語,他也知道你遇上了一些困難。
Thumbnail
培養心理強大的能力是面對不安的重要途徑之一。 積極的心態:挑戰的轉機 積極的心態意味著看到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從中尋找到希望和機會,而不是感到絕望。這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基於現實的正面思考方式。積極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更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從而增強心理的抗壓能力。 舉例來說,當面對挑戰時,
為什麼人總是在遇到一些難題的第一時間向外尋求 求幫助、求陪伴、求答案、求解脫 因為在情緒駕馭的自動導航之下 大部分的人絕對無法靜下來向內問問自己: 我現在怎麼了? 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 因為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太難了 我現在這麼難過,我怎麼知道我怎麼了? 我現在這麼慘,我怎麼知道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在面對重大危機時,人們經常會發現生存下去的強烈願望,這種求生意志來源於對損失的厭惡程度大於對獲得的渴望。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危機中的感悟,以及對生命和生存方式的反思。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重新認識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學會尋求和接受幫助,成為度過危機的關鍵。
Thumbnail
  困境的出現,在尚未找到對策之前,會產生悲觀情緒是很正常的。悲觀意指一種消極的精神狀態,對於當下遭遇的情況,總以為自己預見了最不好的結果。當一個人陷入悲觀情緒時,他會忽略生活中的光明面,傾向去關注陰暗面,例如天空下雨了,他想得是神在哭泣而不是神降甘霖。
Thumbnail
我們好像會常常聽人家說:處理情緒之前,先把問題或事件處理好。 因為身為人,在情緒使然下,確實有高機率會做出有偏誤或者直接就是錯誤的決策。 情緒,怕誤事。 事情,怕麻木。 那到底要先處理哪一個? 的我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接納」。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有的人則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那些選擇逃避或放棄的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他們認為,與其冒著失敗的風險,不如乾脆不去嘗試。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然而,逃避並不能解決
Thumbnail
很多人的焦慮來源是不確定的未來,如果不確定未來會變好還是變壞,我們是否能將自己的未來從擔憂轉變為抱著希望,要做到這種心境轉變當然不是一蹴可幾,所以我們需要一步一步達成這個境界 第一步是「接受」:接受人生的高低起伏是自然的規律,沒有人能永遠身處高峰,也不會有人永遠在低谷徘徊 第二步是「相信」
Thumbnail
面對問題我的第一步通常時向周圍的人求助,大抵會找兩類朋友的協助,一是有經驗的人。即時在你心中評價再差的人,只要他在某個領域多走你一步,都有那一步的價值,他們多多少少都可以轉身告訴你些什麼;第二就是懂你的人。有些朋友,見識和涉獵的範圍很廣,即便沒有太多言語,他也知道你遇上了一些困難。
Thumbnail
培養心理強大的能力是面對不安的重要途徑之一。 積極的心態:挑戰的轉機 積極的心態意味著看到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從中尋找到希望和機會,而不是感到絕望。這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基於現實的正面思考方式。積極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更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從而增強心理的抗壓能力。 舉例來說,當面對挑戰時,
為什麼人總是在遇到一些難題的第一時間向外尋求 求幫助、求陪伴、求答案、求解脫 因為在情緒駕馭的自動導航之下 大部分的人絕對無法靜下來向內問問自己: 我現在怎麼了? 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 因為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太難了 我現在這麼難過,我怎麼知道我怎麼了? 我現在這麼慘,我怎麼知道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在面對重大危機時,人們經常會發現生存下去的強烈願望,這種求生意志來源於對損失的厭惡程度大於對獲得的渴望。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危機中的感悟,以及對生命和生存方式的反思。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重新認識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學會尋求和接受幫助,成為度過危機的關鍵。
Thumbnail
  困境的出現,在尚未找到對策之前,會產生悲觀情緒是很正常的。悲觀意指一種消極的精神狀態,對於當下遭遇的情況,總以為自己預見了最不好的結果。當一個人陷入悲觀情緒時,他會忽略生活中的光明面,傾向去關注陰暗面,例如天空下雨了,他想得是神在哭泣而不是神降甘霖。
Thumbnail
我們好像會常常聽人家說:處理情緒之前,先把問題或事件處理好。 因為身為人,在情緒使然下,確實有高機率會做出有偏誤或者直接就是錯誤的決策。 情緒,怕誤事。 事情,怕麻木。 那到底要先處理哪一個? 的我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