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中聆聽難以言說之苦

作者:郝柏瑋
你是否曾經遭遇過一個靠自己原本解決問題方式無法處理的困境?
一開始可能還撐得過去,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個麻煩越滾越大之後,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如果過去所有的方法都沒用了,心中就會開始焦急、不安、徬徨、無力、沮喪,而在這個時刻,你可能會認定自己別無任何選擇。
就像突然掉到了人生的深淵谷底一般,伸手不見五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種求助無門的狀態,十足令人折磨。而許多時候,偏偏這樣的經驗很難用言語來描述。如果無法解決,又難以言說,一個人便陷入了一個孤立無援的處境裡頭了,這就是一個危機發生的時刻。當危機發生,心中千頭萬緒,也許你會經驗到許多怪異的經驗:聽到別人聽不到的內在聲音、開始出現幻覺、精神錯亂、身體到處不舒服...,就好像你用這個人在表達著:「我好痛苦!」
開放式對話認為,許多被認為是「精神症狀」的表現,其實都是一個人在因應危機時自然的表現。因為找不到語言能描述、傳達自己的特殊經驗,所以需要用身體、症狀或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傳遞這樣的經驗。因此,開放式對話中的目標在於創造一種共同的語言,讓這些經驗能有語言得以承載、得以言說。
危機是創造新故事的機會,如果讓危機有一個空間能對話,不試圖去壓制,而是讓每一個陳述,即便當下聽起來再不合邏輯、沒有道理,都能有機會被聆聽、得到回應。慢慢地,那些深藏在心中最痛苦、最難以言說的經驗就能漸漸展露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而舒坦了、心裡更有彈性了。
對話小組試圖營造一種氛圍,讓所有的話語在當下都是平等的,都是受到尊重的,與經歷危機的當事人、圍繞在他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形成一個支持的共同體,替這個經驗找到新的理解。通常,當這樣難以被理解的經驗找到語言能夠表達,並且在重要他人之間被聽到之後,因應的方法也會在彼此對話之間相應而生,危機也能因此而渡過。所以開放式對話不會預先設定計畫,所有的規劃都是在不確定當中,與所有參與會議的人一起討論出來的。
開放式對話實際展現出一種面對個人痛苦的態度——你的痛苦,我們在意。不把問題歸咎於一個特定的人,而是想想怎麼樣我們可以一同渡過困難,一同在一起生活。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