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瑋
在台灣,面對精神失序/危機最主流且最具有規模網絡的服務,就是以生物醫學為典範的精神醫療。精神醫療提供住院服務與規律作息,讓一個人在精神失序/危機的時候,有一個安全的環境、一些穩定情緒降低症狀的藥物,並輔以心理治療、心理支持與資源連結,嘗試讓一個人在危機之後可以慢慢漸進式的回到社會上去生活。住院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生命安全、隔離外在壓力,同時方便醫師隨時依照病情調整藥物的劑量,讓症狀得到控制並緩解。專業治療人員的評估與治療計畫是重要的,透過評估,治療人員判斷一個人是否穩定,可以復歸社會。
然而,當前以藥物治療為主的服務已經相當的完整,但對於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卻有著一些無法幫上忙的困境。人總是要離開醫院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的,但內在外在的壓力,像是如果是心理難關、創傷經驗、與周邊社群(朋友、親人、家屬、同事)關係緊張等等心理社會因素,在離開醫院之後仍會繼續的發酵,往往是無法單單只透過藥物來解決的。藥物能控制症狀,但生活上的努力與挪動,甚至周邊所有社會支持網絡的聯繫溝通,卻是需要另外新的、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來互相補足。
因此,開放式對話對於精神藥物,並不是把藥物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藥物視為所有協助一個人脫離危機的可能性之一。因為人身處的環境、資源、個性、價值觀、族群都有所不同,幾乎沒有一體適用所有人的方法,因此面對危機,是需要多元、多重、隨著階段與需求調整的治療計畫的。我們思考藥物如何幫助一個人,同時也討論藥物不見得適合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其它方法來補足。再加上當事人對於自己問題的了解、身邊重要他人對於如何支持提供協助的方法,綜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獨一無二專屬於個人的脱危計畫。在開放式對話中,所有人的聲音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所有人能夠細緻地討論生活上需要幫忙的地方,把一個人過去的所有資源統整起來,在藥物無法幫忙的地方加上朋友的關心、同事的體諒;在副作用影響的地方,用運動、飲食、睡眠、放鬆技術、休閒與各種療癒輔助,一個人能在這樣多方交互修補的工藝裡,撐起自己,面對複雜且瞬息萬變的現代生活。
多元與量身打造,是面對精神失序/危機的好方法,但這絕對無法光靠一個觀點、一個專業就能完成,藥物能幫的地方,經過開放式對話的討論之後,能發揮藥物的關鍵作用,減少過度用藥或者因為不符合當事人需求而自行暫停用藥的可能,當需求能被聽見、能隨時調整、能貼近生活、能滿足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的尊嚴,才能真正貼合發生在不同人、不同處境中的精神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