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故事】「喜歡自己」與「不配得感」同時並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與日冬小姐聊天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她的自我覺知已經開啟,同時還保留著過往的「應該」,也就是信念上的限制與小我的恐懼。在言語展現寬大不羈的胸襟時,「可是」、「但是」也會隨之冒出頭,讓說出的前言以一種無奈的心境,落在她所不期望的結果之中。

raw-image

不理會他人眼光

「你喜歡自己嗎?」我問。

「喜歡啊!我很喜歡我自己。」日冬小姐回覆我。

「很棒耶!那麼你也夠認同自己。」我說。

「嗯⋯⋯有時候不會耶,我會覺得好像應該更努力。」她想了一下才說完。

「怎麼說呢?你喜歡自己、也不理會他人的眼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我問。

日冬小姐「知道」不用理會他人眼光,做舒適的自己比較重要。更深入一點地說,她也明白別人的想法理會不完,不在意才能對自己的身心平衡有益。

知道,也舉例自己是如何將不在意應用在生活場景中。事實是,大部分的時候並不如她所描繪的「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更多的是因為外在的批評與期望,驅使了自己的行動,也改變了自己原本的方向。

不在乎卻很煩

「一次兩次還好,但周遭環境是那種覺得你應該更好的氛圍,就會開始自我懷疑:我是不是真的不夠好?」日冬小姐說。

「原來如此。浸泡在環境之中,確實容易會這樣。」我說。

「有時候為了避免麻煩,我不想跟他們談我真正的想法。因為一講出來那些認為我應該要怎樣的人,就會開始強加自己的價值觀給我,想要我改變。」日冬小姐說。

「但你還有一個不在乎他人眼光的能力。」我說。

「對啊,我不想理他們,我覺得很煩。」日冬小姐說。

「很煩嗎~?不在乎為什麼會覺得煩呢?」我問。

之於我而言,不在乎就不會有反應,就算有瞬間的慣性反應,也能夠很快代謝掉,這與囤積情緒造成心理不平衡的「壓抑」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很煩的感受出現是很正常的,但對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感到很煩,就需要留意是不是心靈帶來的提醒。她的心理尺度早已失衡,只要一添加事件,就會因為傾斜到「煩」的感受,而讓事件變重、變大,變得無法承受。

原本的自己

「我可能還沒有修煉到無法不理他們吧。」日冬小姐說。

「原來如此。但至少你喜歡你自己。」我說。

「對啊,我喜歡自己。但是他們會覺得我要更好,我就會覺得我是不是不夠好。」日冬小姐說。

「你說你原本的性格,就是不喜歡好爭喜功不是嗎?」我問。

「對啊,我不喜歡爭。為什麼不能就讓我用自己的步調過生活?」日冬小姐問。

我認為這是一項對靈魂的叩問:不喜歡,為什麼不讓自己用舒適的、平靜的方式生活?

即便看起來在向外求尋答案,向那些要求日冬小姐「更好」的人提出崩潰式的質問。但同時我也把這句話看成是冬日小姐的靈魂對她提問:為什麼讓自己過著精神煩亂的生活?只為別人認為的「應該」?

矛盾的內心

「你當然可以過著妳要的生活,除非你選擇了其他你認為更重要的事。你很有覺知力,你是有力量的。」我說。

「我知道啊,但是我總不能放下那些事情都不管,只做我自己吧?」日冬小姐說。

「為什麼不能呢?」我問。

「那就會被很多人講話、被臭罵吧?怎麼可能放下不管?」日冬小姐說。

「嗯,你喜歡自己卻捨得讓自己的心理處於不平衡,是不是因為你選擇了其他認為更重要的、更想顧慮的事情呢?」我說。

「是這樣說沒錯啦。但很煩啊~我就是很矛盾。」日冬小姐說。

「做自己」包含了自己想要展現出來的品格,並且允許自己擁有舒適、平衡的狀態。

「做自己」並非只是普世價值上會被形容為「自私」、「沒用」、「擺爛」的詞彙(再說,詞彙是中性的,當然這些很常被歸類在負面形容,然而這樣也只是主觀上的認知)。如果想展現的品格是「為他人著想」,那麼這也就只是做自己的一種方式,無關好壞。重點是不去批判自己的行為,而是著重在內心舒適與關係平衡。

不配得的感受

「如果你知道是自己選擇的,並且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選而沒人逼迫你,那麼這或許不是矛盾,就只是心理想要,而小我認為你應該做另一種選擇。」我說。

「那我要怎麼辦?我要怎麼想?」日冬小姐問。

「你配得任何美好,你不需要成為誰就已經值得被愛了。」我說。

「是嗎?可是我不這麼認為,我不覺得自己這麼好。我從沒這麼想過,沒想過自己可以得到美好。」日冬小姐說。

「這樣的感覺,我能夠理解成是一種不配得感嗎?」我問。

「可以,我覺得是耶。」日冬小姐說。

對話到此刻為止,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喜歡自己,同時也能有不配得感。

不配得感是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人事物。日冬小姐喜歡自己原本的樣貌,卻認為這樣的自己是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人。之於我而言,乍聽之下是很矛盾的,畢竟喜歡自己與滿意自己的模樣,感覺起來是能相通的,但日冬小姐顯然並不滿意自己目前的模樣,即便她喜歡自己。


我試著拆解這個細微的呈現:

  • 喜歡自己與不配得感本來就能並存?

如果是並存,是不是說明喜歡自己不等於滿意自己、欣賞自己?抑或是喜歡自己、滿意自己、欣賞自己的人,還是會擁有不配得到美好的感受呢?喜歡、滿意、欣賞自己的人,不一定是有自信的人嗎?

  • 還有其他沒能觸及的理解

一個有自信的人,喜歡、滿意、欣賞自己的美好,自然對於美好的狀態不會有分離感,並且信任生命的安排,至少不會有「我不覺得我值得擁有好東西」的感受。偶爾的挫敗與低落,不會讓他們立即背離這樣的信任,或許只是還有我沒能觸及的地方。

  • 日冬小姐尚未釐清完整的自己?

談話中出現的「我知道」、「我想過」,都指出了日冬小姐的自我觀察與覺知,然而這些都比不過「但是」。覺知的部分是心裡層面上的「知道」,但始終沒有辦法「做到」的狀態,則是屬於生存的層面。她「知道」自己是喜歡自己的,卻沒辦法「做到」允許自己成為那個喜歡的自己,因而產生自我矛盾。

總結

這種無法允許自己成為喜歡的自己,或許是造成「喜歡自己與不配得感並存」的原因吧?

最後,很感謝與日冬小姐的對話,帶來了關於「喜歡自己」與「不配得感」的思考面向。在此僅分享整理對話的心得,祝安好。


捕捉人間的片段故事。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聽故事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完全做自己不簡單,但真的要在乎自己多元一點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16
真的~先知道自己的需求、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帶著平衡的心情與他人相處😊謝謝你的留言~
漫游人間-avatar-img
2023/01/20
只要有人際就很難真的做自己。 之前看夢枕貘的《陰陽師》,安倍晴明就因為自己的身分需要配合貴族的要求,表演他的咒術,用葉子殺害旁邊小動物給眾人看。即使他並不想做,礙於不做會對他的身分造成影響,還是答應了他人的請求。 想知道後續,我再來說(?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20
感謝你的回饋~我要敲碗
「做自己」,我始終在想這到底是個存不存在的名詞? 人說話做事,是經自我評斷後表現出的行為(方式)。何來的做自己不做自己? 更有趣的是,好像「開心的才稱做自己,不開心的就不是??」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31
很有趣的切入點呢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4.6K會員
339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過往的她,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愛感到反胃,也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辯詞與記憶不實感到怒不可抑。可每當媽媽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說出「我都給我的孩子滿滿的愛!」她的身體便會不由自主感到顫慄,彷彿深深刻在每一個細胞裡的恐懼都瞬間被喚醒。
Thumbnail
2025/04/17
過往的她,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愛感到反胃,也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辯詞與記憶不實感到怒不可抑。可每當媽媽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說出「我都給我的孩子滿滿的愛!」她的身體便會不由自主感到顫慄,彷彿深深刻在每一個細胞裡的恐懼都瞬間被喚醒。
Thumbnail
2024/08/18
在藝術創作中,客製化的需求越來越普遍,但這是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原創性?本文透過藝術家與我之間的對話,探索了創作過程中的期望與壓力,強調用個人視角過濾信息的價值。或許,對方之所以邀請你,是因為他們欣賞你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而我們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仍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4/08/18
在藝術創作中,客製化的需求越來越普遍,但這是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原創性?本文透過藝術家與我之間的對話,探索了創作過程中的期望與壓力,強調用個人視角過濾信息的價值。或許,對方之所以邀請你,是因為他們欣賞你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而我們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仍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4/07/28
如果我先走了⋯⋯姊姊,你先別哭。我只是說如果,你可以聽我把話說完嗎?咦?等等,等一下!別哭啊!唉喲⋯⋯姊姊,怎麼還是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姊姊啊。 是姊姊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又睡著了嗎?啊⋯⋯她又在亂揉我的頭髮了,姊姊的臉看起來好憔悴呀。她第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想為她做什麼⋯⋯啊,可惡,忘了
Thumbnail
2024/07/28
如果我先走了⋯⋯姊姊,你先別哭。我只是說如果,你可以聽我把話說完嗎?咦?等等,等一下!別哭啊!唉喲⋯⋯姊姊,怎麼還是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姊姊啊。 是姊姊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又睡著了嗎?啊⋯⋯她又在亂揉我的頭髮了,姊姊的臉看起來好憔悴呀。她第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想為她做什麼⋯⋯啊,可惡,忘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Thumbnail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Thumbnail
與日冬小姐聊天的過程中,不難感受到她的自我覺知已經開啟,同時還保留著過往的「應該」,也就是信念上的限制與小我的恐懼。在言語展現寬大不羈的胸襟時,「可是」、「但是」也會隨之冒出頭,讓說出的前言以一種無奈的心境,落在她所不期望的結果之中。 「你喜歡自己嗎?」我問。
Thumbnail
與日冬小姐聊天的過程中,不難感受到她的自我覺知已經開啟,同時還保留著過往的「應該」,也就是信念上的限制與小我的恐懼。在言語展現寬大不羈的胸襟時,「可是」、「但是」也會隨之冒出頭,讓說出的前言以一種無奈的心境,落在她所不期望的結果之中。 「你喜歡自己嗎?」我問。
Thumbnail
原來,光是我喜歡自己的喜歡,就能夠讓我感到有生活的信心!我能喜歡現在,此時此刻。因為當我想起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給了我自信時,我正坐著練習冥想,我能喜歡彼時,亦能愛上此刻。
Thumbnail
原來,光是我喜歡自己的喜歡,就能夠讓我感到有生活的信心!我能喜歡現在,此時此刻。因為當我想起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給了我自信時,我正坐著練習冥想,我能喜歡彼時,亦能愛上此刻。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
Thumbnail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
Thumbnail
▓說明 ■有話不說;知道情緒,但不表達; ■時常違背自己的意思,答應別人的要求; ■不會拒絕別人; ■承受壓力揹黑鍋,被欺負還不敢講。
Thumbnail
▓說明 ■有話不說;知道情緒,但不表達; ■時常違背自己的意思,答應別人的要求; ■不會拒絕別人; ■承受壓力揹黑鍋,被欺負還不敢講。
Thumbnail
人之所以能成為「自己」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往內在心裡搜尋、往外在與他人相處時分辨自己的樣貌,在這些過程裡,找到「自己」的樣貌,然後「喜歡自己」,最後「成為自己」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自己。」
Thumbnail
人之所以能成為「自己」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往內在心裡搜尋、往外在與他人相處時分辨自己的樣貌,在這些過程裡,找到「自己」的樣貌,然後「喜歡自己」,最後「成為自己」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忘記自己能笑的那麼開心 有時候會忘記自己的開朗/和自己的悲觀厭世 心情不好時會突然很驚訝自己曾有能力能笑得如此開心 開心時會害怕想起自己其實負面到很病態 情緒的交替擺盪之中時常會困惑哪個是真實的自己 擔心是不是有一邊其實是偽裝出來的樣子 然後不停希冀是美好又笑得燦爛的那一邊 畢竟〔她〕總是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忘記自己能笑的那麼開心 有時候會忘記自己的開朗/和自己的悲觀厭世 心情不好時會突然很驚訝自己曾有能力能笑得如此開心 開心時會害怕想起自己其實負面到很病態 情緒的交替擺盪之中時常會困惑哪個是真實的自己 擔心是不是有一邊其實是偽裝出來的樣子 然後不停希冀是美好又笑得燦爛的那一邊 畢竟〔她〕總是
Thumbnail
本篇是篇抱怨文,請慎入XD
Thumbnail
本篇是篇抱怨文,請慎入XD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