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帶來的反芻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出院之後,即使身體的病痛並不算多嚴重,但還是不時想了一下人生的一些問題。
第一個是多數人應該都會想到的關於健康與人生。在疾病面前,才更會真正的去珍視健康才是遠高於一切的基本要求。但一旦進到社會日常生活中,彷彿都變成口號。多數人總會覺得工作實在太忙碌了,飯可以晚一點吃、椅子可以多坐久一點、精神不好就猛喝咖啡因飲品......等,無一不是違背了基本的健康生活準則。當然人生苦短,並非要時時刻刻過著清修一般的戒律生活,但不可否認的卻是多數人連基本的健康規律習慣都無法做好。
第二個是未來的生活陪護。此次見到外孫女照顧外公的場景,也見到獨身一人入院歷經全身麻醉與手術後復原出院,可以算是兩種極端。到底是應該類似傳統中華文化般的以家庭為中心一路依靠家人的方式,還是未來將自己視為獨立個體,用「不麻煩」的方式解決醫療相關的問題。這兩個方向直到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都有優缺點,也都有更多層次的顧慮與考量。
第三個就是面對疾病時的渺小感。健康時,總覺得醫學與科學實在先進不已,許多疾病都有新的療法解決,彷彿人類很能掌控自己的身體一般。但真正細思或面對疾病時,才又會覺得其實有太多未知領域,就像這次的病痛,直到出院後又回診了,依然無法判定確切原因。
這些問題一時半會也難有結果,只能放在心裡時不時反芻一下,當成疾病給自己的教訓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國國防部長親自在議會中提到有可能針對他們給予特殊的服役待遇。特別的情況或許也是未來其他韓國流行音樂領域可以遵循的先例。
事過境遷多年,行業一直有變化,有更好的自然也有不好之處,但至少在安全性這一個環節來說,還是逐步看到相對更完善之處,只是又看到一些意外發生,不免還是頗有感觸。
演出活動本來就因為涉及多個不同單位與團隊充滿複雜性,且又需要有一定的時間與成本壓力共同夾雜之下,每一場美好的活動都是不容易完成的。此時又傳出這些意外事件,確實讓業內議論紛紛,只希望警鐘也因此被敲響,讓所有人平安順利完成未來活動吧!
工作完成後回頭想想總覺得應該會有更聰明的方式才對,但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似乎現階段利用這樣的多次版本逐步推進法已是相對在資源耗費與時間取捨平衡中的解決方案之一了。
撲面的熱浪又起,走到幾分鐘開外的便利商店買了杯清涼的飲料,這酷熱的夏天,怎麼如此熱到不可思議?
失散的貓咪,又自己回到屋子來寄住了
韓國國防部長親自在議會中提到有可能針對他們給予特殊的服役待遇。特別的情況或許也是未來其他韓國流行音樂領域可以遵循的先例。
事過境遷多年,行業一直有變化,有更好的自然也有不好之處,但至少在安全性這一個環節來說,還是逐步看到相對更完善之處,只是又看到一些意外發生,不免還是頗有感觸。
演出活動本來就因為涉及多個不同單位與團隊充滿複雜性,且又需要有一定的時間與成本壓力共同夾雜之下,每一場美好的活動都是不容易完成的。此時又傳出這些意外事件,確實讓業內議論紛紛,只希望警鐘也因此被敲響,讓所有人平安順利完成未來活動吧!
工作完成後回頭想想總覺得應該會有更聰明的方式才對,但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似乎現階段利用這樣的多次版本逐步推進法已是相對在資源耗費與時間取捨平衡中的解決方案之一了。
撲面的熱浪又起,走到幾分鐘開外的便利商店買了杯清涼的飲料,這酷熱的夏天,怎麼如此熱到不可思議?
失散的貓咪,又自己回到屋子來寄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生、老、病、死」或「悲歡離合」是人生過程中,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且須面臨的大事。尤其在我們成長的人生旅途中,有些重大問題的突然發生,更會讓我們受到嚴重打擊,甚至讓我們無法接受事實,並一時難以承擔。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只是小症狀」,而忽略了健康的紅燈警號?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中,經常討論疾病和症狀,但真正理解兩者的差異的人卻是少數。這不僅是關於消除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症狀而已,更是關於深入了解並治療那些潛藏的、需要專業介入的疾病。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疾病與症狀之間真相的面紗,學習如何有效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最讓我感到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因為生病影響的不只是我自己,還會影響到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如果嚴重不能自理,我的家人就會很辛苦,不論經濟或是健康與精神.....亞健康族群逐年增加、重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都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老是說健康很重要,健康是唯一,但真正重視的人卻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生、老、病、死」或「悲歡離合」是人生過程中,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且須面臨的大事。尤其在我們成長的人生旅途中,有些重大問題的突然發生,更會讓我們受到嚴重打擊,甚至讓我們無法接受事實,並一時難以承擔。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只是小症狀」,而忽略了健康的紅燈警號?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中,經常討論疾病和症狀,但真正理解兩者的差異的人卻是少數。這不僅是關於消除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症狀而已,更是關於深入了解並治療那些潛藏的、需要專業介入的疾病。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疾病與症狀之間真相的面紗,學習如何有效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最讓我感到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因為生病影響的不只是我自己,還會影響到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如果嚴重不能自理,我的家人就會很辛苦,不論經濟或是健康與精神.....亞健康族群逐年增加、重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都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老是說健康很重要,健康是唯一,但真正重視的人卻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