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條:能自我掌控意識,對看到或聽到之物不產生慾望,就是不執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DRSTANUSRAVIKA VISAYA VITRSNASYA VASIKARA SAMJNA VAIRAGYAM
先報告一下,我感冒了,怎麼快篩都是一條線,保險理賠掰掰。上個假日到高雄去看妹妹跟妹妹的寶寶,剛好寶寶生病,周日回台北前,妹妹跟我說他感覺自己好像也感冒了,星期一就跟我說,果然喉嚨痛。星期二換我感覺到有點感冒,周三也就是今天,超級不舒服。不過我們三人都是一條線,三人加起來三條線。
此篇瑜珈經舉例練習瑜珈時,要心無旁騖,不要因為眼睛看到或是耳朵聽到甚麼,而轉移了注意力,這就是不執著。以前我對不執著的解釋,比較偏向於體位法今天沒有得到沒關係,明天後天往後的日子繼續努力,有一天會得到。但看完今天的第十五條解釋,感覺好像是自己誤會了甚麼。
專注於當下,就是一種對外在其他環境的不執著(?),該是這樣解釋嗎?
或許這輩子沒有辦法修煉到成為真正的瑜珈行者,但可以嘗試接近。外在環境事務的確很容易影響我們的心情,想像生活是平靜的湖面,有人投擲了各式各樣的小石子,讓湖水起了漣漪。練習觀看圓圈慢慢消失,等待湖水恢復平靜。
想像生活該是平靜無波的水面,等著漣漪恢復平靜
avatar-img
1會員
21內容數
練習瑜珈超過5年,拿過200TT的證照,現在也有在授課。一開始接觸瑜珈,是為了淨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更強大,目前人生也是朝著此方向努力。不過有點可惜的是,沒有好好自己讀完過瑜珈經,但就讓我們一起在這裡,一天一條帕坦加里的瑜珈經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ll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瑜珈這個詞意味著「連結」,它是朝更高意識狀態的路徑,也是將神性能量接引到我們身上的途徑。 我在禪學課學到,禪是「禪那」之意,它是源自於印度古老的瑜珈修行,禪定,能夠喚醒隱伏於自己內在殿堂的神性,而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無法覺察苦、恐懼和憤怒背後的成因,我們就無法與自身連結。連結,也就
各位,修行不是說,我們有空再來修行,不是說我身體健康才來禮佛,我健康才去幫助別人,不是這樣。看,真正的修行,她能克服萬難,她能夠調適她的心。像這樣的人生,你看,這麼粗重的煩惱,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能去掃除這些粗重的煩惱,得到輕安自在,我想,這是真功夫。
Thumbnail
這兩天孩子感冒一直沒有好的關係,在瑜伽修持上都是觀修(觀無量壽經中的觀修方式)與音瑜珈OM為主,再配合簡單幾個且長時間的身瑜珈的動作。 (ㄧ)日觀修 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日初放光的照片,作為觀修的對照,長年來我在這部分都蠻隨意的,有時候出門看見陽光普照的天空,我也會做簡單的日觀修,肉眼不可直視陽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收攝五根根本的方法是什麼?是你對外境完全沒有攀緣心。為什麼你對外境沒有攀緣心?因為你平常靜坐修止觀習慣了。習慣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夠在山林道場當中悠游自在地用功,而不會去攀緣。因為我們五根攀緣,它會養成慣性。就像一個人生病,病得越久越難醫,道理是一樣的。世間的人到處攀緣,所以就會有很多的煩惱產生出來。
突如其來的頭痛,我想是更換新眼鏡帶來的結果,希望早點適應。 第二天選擇先吞一顆止痛藥(個人經驗中,強忍到最後還是會痛到受不了吃藥,不如一開始就吃藥,藥效更佳),再來做個舒緩的瑜珈,偏偏頭痛總是很惱人,令人難以專心。 不過還是從影片中學習到老師所分享的一個觀念,其實正念不完全是正向思考的意思,正念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瑜珈這個詞意味著「連結」,它是朝更高意識狀態的路徑,也是將神性能量接引到我們身上的途徑。 我在禪學課學到,禪是「禪那」之意,它是源自於印度古老的瑜珈修行,禪定,能夠喚醒隱伏於自己內在殿堂的神性,而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無法覺察苦、恐懼和憤怒背後的成因,我們就無法與自身連結。連結,也就
各位,修行不是說,我們有空再來修行,不是說我身體健康才來禮佛,我健康才去幫助別人,不是這樣。看,真正的修行,她能克服萬難,她能夠調適她的心。像這樣的人生,你看,這麼粗重的煩惱,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能去掃除這些粗重的煩惱,得到輕安自在,我想,這是真功夫。
Thumbnail
這兩天孩子感冒一直沒有好的關係,在瑜伽修持上都是觀修(觀無量壽經中的觀修方式)與音瑜珈OM為主,再配合簡單幾個且長時間的身瑜珈的動作。 (ㄧ)日觀修 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日初放光的照片,作為觀修的對照,長年來我在這部分都蠻隨意的,有時候出門看見陽光普照的天空,我也會做簡單的日觀修,肉眼不可直視陽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收攝五根根本的方法是什麼?是你對外境完全沒有攀緣心。為什麼你對外境沒有攀緣心?因為你平常靜坐修止觀習慣了。習慣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夠在山林道場當中悠游自在地用功,而不會去攀緣。因為我們五根攀緣,它會養成慣性。就像一個人生病,病得越久越難醫,道理是一樣的。世間的人到處攀緣,所以就會有很多的煩惱產生出來。
突如其來的頭痛,我想是更換新眼鏡帶來的結果,希望早點適應。 第二天選擇先吞一顆止痛藥(個人經驗中,強忍到最後還是會痛到受不了吃藥,不如一開始就吃藥,藥效更佳),再來做個舒緩的瑜珈,偏偏頭痛總是很惱人,令人難以專心。 不過還是從影片中學習到老師所分享的一個觀念,其實正念不完全是正向思考的意思,正念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