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講經文之前,我們還是一樣,先入於二種菩提心的觀想,即世俗菩提心——觀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有大恩德的父母親,所以一切眾生的離苦得樂是我們生生世世的職責,「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們應當發起這樣的世俗菩提心,有能有所;再來,勝義菩提心——雖然廣度一切眾生,但是三輪體空,能度的我、所度的眾生、還有度化眾生的法,一切全體法性不離自性所顯。
既然全體不離自性所顯,因此之故,自性遍滿法界,一切法之間互含互攝,即我與眾生、我與諸佛、一切一切的依正二報都是互含互攝。在這種互含互攝情況之下,我們對眾生起大悲心——廣度眾生即是勝義菩提心。依著這二種菩提心來學習《普賢行願品》,我們這樣才有辦法得到它的真實義。接著,請看到講義第十九面,中間的
壬三、「結歸迴向」。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等於這三種迴向的一個總結,而三世諸佛所稱歎的最勝的大願,這「最勝大願」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就是前面的十大願,即受持願、淨土願等成佛的這些大願,初地菩薩以上的法身大士必然會發的十大願,因此是三世諸佛所稱歎的。
接著「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我今天在此將前面修十大願王的善根,即一者禮敬諸佛,此善根指的是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乃至十者普皆迴向,一切的修行迴向這十大願,也就是以十大願作為引導,來行普賢十大願王,即禮敬諸佛的十大願王。
這兩個一樣都稱十大願,但是不太一樣,前面禮敬諸佛者叫十大行願,後面受持願等等者是十大願。十大願是引導,以此十大願來引導禮敬諸佛等十大的行願、或者稱十大行門,這樣子才能夠跟剛才所說的二種菩提心相應,真正的稱之為「普賢殊勝行」。
如果沒有這個十大願的廣大願力引導,還有勝義菩提心的真實智慧為體的話,普賢行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等,實際上只是跟世間的善法相應。譬如我們到佛寺禮佛,《阿含經》有云,禮佛有五種功德,所以福報很大,此外讚歎佛也是福報很大,但這個只是通於人天乘的。
所以我們迴向諸善根,就是以這十大願來迴向修行十大行願的法門,將十大行願的法門連結到此十大願當中。這當中有為了一切眾生的離苦得樂而自利利他,最後會歸到不生不滅的法身理體當中,這個就是「普賢殊勝行」。
若真的要了解「普賢殊勝行」的話,確實需要有種種資糧,還要懺悔業障,所以我們在佛七、二七一開始當中來講《行願品》是非常恰當的,而且是非常好的時節因緣,因為在佛七當中,大家就能夠透過每天念佛迅速的集資懺淨,此時心清淨再來看廣大甚深的普賢行願,就比較能夠契入,以上是說明結歸迴向。
另外,根據寂天菩薩(印度的大成就者)的說法:此頌文跟上面的頌文,這兩個是總攝《行願品》所說的一切十大願,甚至傳說在印度、或在西藏一些王公大臣,他們很忙碌,沒有時間整天讀誦《行願品》,此時他們就誦這兩個頌,就是「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以及此處的「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剛才我們講的,就是要有一切修行十大行願的善根,再以受持願的十大願來作引導,而「文殊師利勇猛智」就是說:我們要以大智慧來發願、大智慧來行大行,希望我們所修的一切法、一切善根都能會歸到文殊菩薩的大智慧,還有普賢菩薩的大行當中。
簡單來講,就是希望我們的一切所行都能夠跟三世諸佛所稱讚的大願相應,同時,我們一切所行跟文殊勇猛智及普賢慧行能夠相應,若這樣迴向的話,就是真正的普賢殊勝行。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做不到這樣廣大的智慧,緣著廣大的境界,我們先從簡單的來做起,譬如禮敬諸佛,我虔誠恭敬禮拜佛,先修有相行,在虔誠恭敬禮佛當中,配合誦《禮佛偈》,《禮佛偈》是跟無相行相應、相隨順的,即以有相行為主,透過禮佛生起歸依的心、虔誠的心,配合《禮佛偈》跟無相行相應,慢慢地契入無相行,所以這是有階段性的,在此階段的過程當中,就是要不斷地集資懺淨。
以前我聽上妙下淨老和尚說法,他說有佛學院畢業的比丘問老法師:「佛學院畢業之後再來做什麼?」老法師答:「畢業就是要趕快修行啦,還做什麼?」就是指我們學了這些道理之後,再來就是要花很長的時間不斷去實踐,在實踐當中漸漸地集資懺淨,然後慢慢趣向我們所學的這個法。
以上是壬三,結歸迴向。前面的別顯三門也講完了,就是三種迴向:迴向菩提、迴向眾生、還有普皆迴向。所以總的攝頌講完了,再來請看到:
辛二、「頌願生淨土」。
就是指前面發十大願的願心,然後修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等十大行願)成就普賢行,而怎麼樣能夠迅速成就普賢行呢?就是求生淨土,請看到頌文: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先看到這裡,在最後要發願求生淨土,修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什麼呢?因為在第二個頌中「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是重點,就是說我們剛才講要成就清淨的普賢行,必需長時間的積功累德、集資懺淨。而且凡夫眾生在娑婆世界,就算有集資懺淨,於了解法界觀事事無礙的道理,頂多也是一刹那的相應而已;大多數的時間還是有相行的多,或者是顛倒的多,這個時候就算我們聽了道理,真的想去實踐,通常也就是結個緣,栽培個般若種子。
但是菩薩的心願不會以此滿足的,不會說「我今生就栽培個般若種子」而已,菩薩心願是希望能夠迅速滿菩提願、迅速成佛度眾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尤其當我們研究淨土的五經一論,譬如《無量壽經》裡面的介紹、《觀經》裡面的介紹,它們是著重在強調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當然《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裡面談到持名的功德,透過經典的語言文字的觀察之後,我們知道往生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也必不退轉,這是《阿彌陀經》說的。
而《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往生彼國,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這是四十八願當中第十一願說的,即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能夠住於正定聚。他的就斷德——所斷的智慧來說,是沒有斷無明惑,他是伏住無明惑。雖然只是伏住無明惑,但是他的心能夠念念相續地住於正定聚當中,念念相續跟無生及無生忍的智慧相應。
各位如果對佛法沒什麼概念,看到這個文你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是如果你真正有在解佛法的教理上去研究,很嚴謹地配合實際操作,甚至閉關修行去操作,你就會知道這句話是占了多大的分量!
「三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斷了見惑以上,就證得位不退,不會再退回凡夫、退回三界了。再來,第二個就是行不退,譬如證得十迴向,就不會再退大取小,不會因為修行到最後,眾生太難度就退回小乘,嚴格來說是十迴向才能夠成就大乘行不退。而念不退是初地以上菩薩才能做得到。
我們再看第一個位不退,就是要證得初果以上,才有辦法位不退,而怎麼樣能夠證得初果呢?要斷見惑。斷見惑的條件,第一個,你要對佛法無常無我的理要開悟,即不管大乘、小乘的無常、無我的理要開悟,這是基本,然後悟後起修,在悟之前,像蕅祖說:「未開圓解,未可輒論修證。」如果就圓頓的法門而言,若沒有開圓解的話,就只是結緣,只是先結個般若種子,因為悟後起修才是真修。
但是開悟還不夠,在開悟之後,還要修禪定,至少要未到地定,乃至初禪以上的禪定,在禪定的攝持之下,生起般若波羅蜜。開悟的智慧,有時候還不只是一生一世,在這兩個和合之下,經過長時間不斷不斷地去伏住煩惱,慢慢破壞煩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前提是生生世世不要退,到最後終於斷了見惑,這不是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