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鐘獎入圍名單,看「去性別化?」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次理解性別,大約是學齡前,和乾爸的兒子玩在一起,他們是一對小兄弟。當時到他們家作客,常是大人們在客廳談天泡茶,而我、弟弟和小兄弟就在房內,玩著成堆的玩具和玩偶。直至某天一反常態,兄弟中的哥哥突然直指我是女生,不該跟男生玩,於是把我拒於房門外,當時其實也沒有因此受傷,反倒以為合情合理地想著:「對耶!他們都是男生......」
後來隨著年紀漸長,進了幼稚園、小學以後,越來越多人,甚至包含老師們,都在各種方面區分性別,男生該如何、女生不該如何等等,其實我還是不曾思考太多,那時的我還以為老師的話是唯一真理。

隱約記得小五左右,校內舉辦了一場演講,學校莫名地僅限女生參加,不知道真有如當初說詞的場地人數限制,還是什麼更無聊的原因,現在都無法究竟了,只知道這樣的做法,真的已經足以種下更多無法翻轉的陳舊觀念,任其滋長生根。那場演講無非是關於身體構造,關於生理期與保護自己,結束後每個女孩都得到一片衛生棉,憋了一整節課好奇的男孩,當然更以為那是專屬於女孩的禮物,不過那個年紀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禮物,更何況是被瞞在鼓底,自己沒能得到的那種。

又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我長出了批判思考的能力,理解老師與長輩的錯,甚至開始反方向的思考,區分男女的必要何在?也許這樣的思考看似激進,可是深入剖析探討,除了精卵結合才可以繁殖這一點,分辨性別還需要為了什麼?
曾經閱讀過幾篇文章才發現,「基進女性主義(TERF)」其實是恐跨(跨性別恐懼),因為他們覺得生理男的跨性別者沒有月經,而且在運動賽事上,他們肌肉構造上是優於生理女的,所以會產生很多爭議和疑慮。於體能上也許有生理上的先天差距,但我認為個體之間本來就有差距,而這並非「必須」區分的理由。
依照基進女性主義的脈絡看來,他們應該也將主張生理男不可能成為女性主義者,因為沒有那個身體就沒有那種經驗,但我覺得所謂女性主義,想要翻轉的父權體制,其受害者並不是只有生理女而已。也曾看見某報導,跨男跟一群生理男共同參與運動賽事,最後的排名結果不佳,可是他很高興能用這個身份來一決勝負。看見這樣的報導,任誰都會真心為他感到開心吧?
分辨性別的大型場合,除了運動賽事,就是歌手及演員的獎項了,但我覺得不刻意區分的話,對於這個世界處在中間的人們,才是實質的平等與友善吧?畢竟這也扯不上生理差異了,無分男女都可以成為最佳演員,歌手同義。幾年前因為blackface的爭議,我思考的同時也飄到有點天馬行空的想像,若以前的人會讓白人來扮演黑人(在此先不提背後的戲謔),那未來是否也有更多主流電影或戲劇,讓女人來演出男人,或者相反?不是演出跨性別者或者劇情上的反串,而是演出一個生理上的異性。而這樣一來的演出,他該被歸類為男演員還是女演員?
而今年,真的在金鐘獎的最佳男主角入圍名單上,看見了第一位生理女性入圍,雖然沒看過那部戲,也尚不了解陳亞蘭在戲劇演出、歌仔戲,及性別議題上的角色,但光是他的這項殊榮與創舉,就足以讓我覺得臺灣又更平等友善了一點點。
常以為假如這個世界,二元還是不得不存在的話,是否能用更多的二元去綜合掉既定的二分和對立,例如喜歡女生的人與否(1.喜歡女生的人→有男有女;2.不喜歡女生的人→有男有女),如此一來左右兩邊的人也許較能夠互相溝通吧!
(封面圖片來源:陳亞蘭歌仔戲-嘉慶君遊臺灣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會員
104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個人的定義,組成生活的元素裡面,「餘裕」大概是很重要的一環,無論是時間或者經濟層面的餘裕,擁有餘裕,心理感知的表面積沒有被外物困住,就能更輕易的感受快樂吧!
自從我意識到彼此是以世上唯一的手足而存在,我就一直以虛長他幾歲,又比較擅長於在課業成績上的表現,而有自以為是的優越,卻並非是要競爭比較,而是無時不思考著,他重新打造自己的生命樣貌的理由,無刻不希望自己能走在他前面一點的地方,為他阻止生命中的困厄,可是後來似乎依然落後了。
我現在好想做的事,大概就是繼續生活並記錄,能頭頭是道的談論很多事情,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爛世界慢慢變好。很像什麼卡通裡的熱血笨蛋想做的事,不過就算有些地方沒有路燈也沒有人,走過去根本沒有意義,至少我想走而且真的開始走,就夠酷了!
年紀小的時候,最討厭的城鎮是旗山。其實討厭的從來不是城鎮,而是那城鎮裡的家,不過我想小孩子之所以懂得厭惡的情感,都是先源自於愛,因為愛的人不喜歡,於是必須跟著不喜歡,多直接又毫無邏輯的情感投射,總之我的印象中我好像就是討厭旗山。
擁有幽閉恐懼的人活在城市,白日的辦公堆疊之中、夜色襯著的高樓與舊公寓,抬眼也難以見得能大口呼吸的空間,就連公園,都只被一小小片天映著,而天竟不一定藍。大概是詛咒,閒暇的日子天總陰雨,被薪水困於室時,陽光卻清朗普照,只能趁著午飯後的散步,慢慢走到城市裡的灘,想像一面海一片光與不得不的影,曬曬又逐漸潮濕
近日在社群上偶然看見仍擁有暑假的學生們,嚷嚷著暑假已揮霍大半,看著時間默默遞移,沒做到什麼也沒抓住什麼的焦慮,羨慕他們的擁有,同時也深刻理解那份焦慮,因為我也曾如此害怕虛耗青春。
在我個人的定義,組成生活的元素裡面,「餘裕」大概是很重要的一環,無論是時間或者經濟層面的餘裕,擁有餘裕,心理感知的表面積沒有被外物困住,就能更輕易的感受快樂吧!
自從我意識到彼此是以世上唯一的手足而存在,我就一直以虛長他幾歲,又比較擅長於在課業成績上的表現,而有自以為是的優越,卻並非是要競爭比較,而是無時不思考著,他重新打造自己的生命樣貌的理由,無刻不希望自己能走在他前面一點的地方,為他阻止生命中的困厄,可是後來似乎依然落後了。
我現在好想做的事,大概就是繼續生活並記錄,能頭頭是道的談論很多事情,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爛世界慢慢變好。很像什麼卡通裡的熱血笨蛋想做的事,不過就算有些地方沒有路燈也沒有人,走過去根本沒有意義,至少我想走而且真的開始走,就夠酷了!
年紀小的時候,最討厭的城鎮是旗山。其實討厭的從來不是城鎮,而是那城鎮裡的家,不過我想小孩子之所以懂得厭惡的情感,都是先源自於愛,因為愛的人不喜歡,於是必須跟著不喜歡,多直接又毫無邏輯的情感投射,總之我的印象中我好像就是討厭旗山。
擁有幽閉恐懼的人活在城市,白日的辦公堆疊之中、夜色襯著的高樓與舊公寓,抬眼也難以見得能大口呼吸的空間,就連公園,都只被一小小片天映著,而天竟不一定藍。大概是詛咒,閒暇的日子天總陰雨,被薪水困於室時,陽光卻清朗普照,只能趁著午飯後的散步,慢慢走到城市裡的灘,想像一面海一片光與不得不的影,曬曬又逐漸潮濕
近日在社群上偶然看見仍擁有暑假的學生們,嚷嚷著暑假已揮霍大半,看著時間默默遞移,沒做到什麼也沒抓住什麼的焦慮,羨慕他們的擁有,同時也深刻理解那份焦慮,因為我也曾如此害怕虛耗青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眼見不一定為憑!那我們要如何產生自己的判斷呢? 所以我常常會問為什麼?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在自己的過往經驗中找出類似事件,最後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窘境。 我說的窘境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最後答案揭曉,峰迴路轉,完全顛覆想像,不是怪被媒體唬弄,不然就是怪自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區分的呢? 國小三四年級前,男女生不是都會玩在一起嗎? 我的興趣不論在何時都跨越了性別,小學的我喜歡真珠美人魚跟小魔女Doremi、彗星公主,但我也喜歡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喜歡收集庫洛牌,也喜歡收集怪獸卡牌,所以我跟男生女生都是朋友。開始感覺到變化...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眼見不一定為憑!那我們要如何產生自己的判斷呢? 所以我常常會問為什麼?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在自己的過往經驗中找出類似事件,最後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窘境。 我說的窘境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最後答案揭曉,峰迴路轉,完全顛覆想像,不是怪被媒體唬弄,不然就是怪自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區分的呢? 國小三四年級前,男女生不是都會玩在一起嗎? 我的興趣不論在何時都跨越了性別,小學的我喜歡真珠美人魚跟小魔女Doremi、彗星公主,但我也喜歡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喜歡收集庫洛牌,也喜歡收集怪獸卡牌,所以我跟男生女生都是朋友。開始感覺到變化...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