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者的餘音不曾滅絕|《犬王》:一部有關歷史敗者的詠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片是一部視覺與音樂上都相當飽滿,很有衝擊感但卻不會讓你眼花撩亂的動畫,單純就觀賞性而言就非常好看。但除了奇觀視覺特效與動感激昂的音樂令人讚嘆,本片有關敗者與勝者、庶民與貴族、異端與正統之間的對抗歷史敘事,更豐富了本片的故事內涵,讓本片更值得一看。
日本人對於歷史上的失敗者往往有一種特殊的尊敬喜好感,後世大眾對於勝者的評價也常常不如敗者。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兩人的對比就是一個很具體的例子,而戰國三傑最後勝利者德川家康的形象也是三人中最討人厭的。
所以日本有很多書寫歷史失敗者悲劇的文本,新選組、源義經、天草四郎、石田三成等等。很多小說漫畫,影視節目都是從敗者角度出發來看歷史事件。日本人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明顯不同於中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史觀,商湯伐桀,周武伐紂,甚至近代共產黨打敗國民黨,敗者永遠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勝者都是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的聖人賢君。
在中國王朝更替的歷史中,敗者是沒有話語權。中國的影視節目看不到陳友諒版的元末起義群雄爭霸史,只有一種朱元璋的版本。但日本單單一個十來年的幕末史,就可以從不同勝者與敗者的立場來拍出各種視角的大河劇,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會有不同的意義與價值,日本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並不是依據最後誰勝誰敗來衡量。
中國人對於勝者完全崇拜,勝者做什麼事情都是應該的,可以被容忍,甚至是情勢上不得不然,可以被原諒,敗者是被完全禁聲,勝者對於敗者的指控完全取代敗者自己的聲音。相較之下,日本人則相當尊重失敗者的說話權利,就算失敗了,你還是有說話的權利,敗者並非一無可取,勝者也不是代表絕對正義,站在完全正確的一方,能全權代表敗者發聲。
看完《犬王》當下,不禁覺得這片充分顯示日本人特殊的史觀,敗者也要有說話的權利,勝者不能全拿。就算失敗了,敗者也要有對自己命運哀嚎哭訴的權利啊。如果連自己訴說自己故事的權利都沒有,日本人會覺得太不近人情。
以前對於NHK紅白合戰一直不能理解,紅色不是歷史上敗方嗎,這對紅方女生組不是很不吉利嗎。但近年來看多了NHK的大河劇後,慢慢體悟到日本人獨特的歷史觀,才理解我中了中國史觀的毒太深。如果從後世社會評價來看,在明治時期失敗的西鄉在現今日本社會才是真正勝者啊。中國唯一可能會受到後世崇拜的敗者大概只有項羽,大概是因為劉邦是不識字流氓,手下多是草莽底層出身的老粗為主,漢初一開始並沒有很重視建立王朝正統史觀,所以才留下了一個形象鮮明的西楚霸王在民間廣為流傳。不過後來的勝者大多知道對於統治權的維護,不止槍桿子重要,筆桿子也很重要。
除了幕末與戰國時期,源平合戰應該是日本歷史第三常被ACG作品引用的歷史時期,不過主要還是集中在源義經視角上。今年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把源義經演成一個有小聰明的8+9無賴屁孩,一開始還真得有點讓我無法接受,我可是看《俠義少年王》長大的。不過在大泉洋與小栗旬的演技下,我最終接受了《鎌倉殿的13人》的文本詮釋-我腦波好弱。
因為習慣從源義經的視角來看源平合戰,所以對於另一個失敗者平家並沒有多大好感。本片矯正了我對平家的評價方式,失敗不代表其經驗就一無是處,不值得說出來。失敗者的亡靈仍然希望他們的心中吶喊能被後世聽到,而不會被掩蓋而失語。
在漫漫歷史長流中的多數時期,敗者的聲音大多是被完全壓制的,敗者只能複述勝者要他們說出的話,歷史的詮釋權掌握在統治者,即所謂的正統史觀,但歷史仍會有些許空隙讓敗者之聲冒出來。本片的主角犬王與友魚正是幫平氏亡靈發聲的異端史官,他們用吸引大眾眼睛的奇觀歌舞秀—當時還叫猿劇的能劇,傾訴亡靈的肺腑之聲。
不過他們的表演太具煽動渲染性,不但襲捲整個底層庶民階級,也風靡於武士貴族階級,甚至連大將軍的老婆也傾倒於他們的奇觀表演—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超級巨星—麥可傑克森。片中大量應用當代演唱會才有的奇觀特效與表演方式,甚至連體操競技等都用上了,對於當時的社會根本是前所未見。就算是擺在現代也是很具觀賞性,所以在底下看戲的民眾自然一一成為流行巨星的迷弟迷妹。
所以即使消滅平家的鎌倉幕府已經被室町幕府取代,但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權,仍需由幕府認定的史官編印一個唯一正確的歷史文本,犬王這種從底層冒出來的異端史官說唱出來的歷史挑戰了官方欽定的歷史文本,進而危及幕府的統治權,自然要被壓制剷除。
最終友魚不甘如平氏一樣被禁聲而被迫害至死,對於友魚而言,他所唱出的平氏亡靈故事不只是平氏的聲音也是他自己的聲音,那些歌舞創作內容與形式是獨屬於他與犬王的聲音,不讓他們再繼續演唱平氏的故事,等於是否定了他們作為舞者與演唱者存在的價值。最後他們不再只是平氏的代言人,他們從一開始被平氏亡靈詛咒成為怪物,與受到牽連而失明的無辜者,透過歌舞創作,轉變成為與平氏同類人,都是被統治者禁聲的敗者。
相較於友魚的壯烈就義,犬王則是選擇臣服,自我閹割,但心中仍是義僨難平。本片一開始片頭有點看不出來要表達啥,但到結尾就很清楚了,開頭在現代出現的是友魚,故事結尾,犬王也來到現代社會,他們度過漫長的禁聲歷史,終於可以在現代社會繼續發聲,不只是傳唱平家被壓抑的故事,也是唱出他們自己的聲音,不會再受到任何鎮壓排擠。
本片是改編自古川日出男的《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我是沒看過小說內文,但看簡介是說作者在將平家物語翻成白話文的過程中,創作了這本書。犬王是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知名能樂者,但卻沒有任何作品流傳下來,或許就是因為想探究為何一個能樂史上知名的創作者完全沒有任何作品流傳至今,而寫了這本小說,想讓那些在歷史中被消音的敗者在當代社會發聲,所以本片才有主角二人出現在現代社會街頭的畫面。
所以古川日出男創作這本小說,一方面是試圖對犬王為何沒有留下作品提供個可能解答,另一方面則是讓被統治者壓制的敗者之聲彰顯出來。
會想看本片,一開始單純是被畫風吸引,已經看膩現在日本動畫番制式模版化的主流畫風,看到本作預告,對於其作畫風格真是驚為天人,配樂也很有衝擊性,再加上宣傳強調本片結合現代搖滾與傳統能樂,就很想看。看的時候覺得作畫與音樂確實結合得非常好。宣傳沒有太多誇大。
原本只是單純期望透大螢幕享受一下本片在音樂與影像上的衝擊感,卻沒想到其故事內涵也滿有意思的。很值得推薦的一部好戲。不只是影像與音樂很有觀賞性,故事內容後勁也很強。原本並沒打算想觀影心得,但看完後很意猶未盡,一直在想故事劇情,所以還是寫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137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概是考慮N號房新聞內容過於腥羶色、情緒宣染性太強。一不小心,沒拿捏好,可能會引爆炸彈。《網路煉獄:揭發N號房》以一種比較穩健安全的方式去報導N號房事件,聚焦在事件的”揭發”過程,從報社記者,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警察、檢調單位的視角一步一步去接近整件事的全貌。基本上完全沒有事後去採訪犯人的說詞,犯人
就我個人理解,cyberpunk的世界觀是建立在科技力量的矛盾衝突性上,科技一方面具有體制上蠻橫無理的鎮壓統治力量,另一方面卻又是個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救世主力量,這種矛盾的雙元性揉合了駭客文化的樂觀信仰與盧德主義的恐慌心態,代表著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科技進步的複雜情緒。
新瓶裝老酒還是舊瓶裝新酒 作為一部橫跨30年的經典IP,前傳《ARISE》拍完後,讓人(其實是我個人)感覺IP作品價值應該已經開發到極致。所以Netflix在事隔幾年後推出了最新系列作品《SAC_2045》就很令人期待,畢竟是美國資本力加上日本故事力,應該會重新給這個老IP全新的生命與面貌
看完GameStop軋空大戰的紀錄片後,那時就覺得整個事件發展過程滿符合《故事經濟學》一書所提的論點,所以把這本書再翻出來,邊看邊回想紀錄片中的情節,確認我的感覺與記憶並沒有錯。 第一次看本書時其實沒有特別感觸,但經歷兩年多的疫情,對於流行病學的科普知識與病毒感染的術語有更深體會,所以重看本書時,對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大概是考慮N號房新聞內容過於腥羶色、情緒宣染性太強。一不小心,沒拿捏好,可能會引爆炸彈。《網路煉獄:揭發N號房》以一種比較穩健安全的方式去報導N號房事件,聚焦在事件的”揭發”過程,從報社記者,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警察、檢調單位的視角一步一步去接近整件事的全貌。基本上完全沒有事後去採訪犯人的說詞,犯人
就我個人理解,cyberpunk的世界觀是建立在科技力量的矛盾衝突性上,科技一方面具有體制上蠻橫無理的鎮壓統治力量,另一方面卻又是個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救世主力量,這種矛盾的雙元性揉合了駭客文化的樂觀信仰與盧德主義的恐慌心態,代表著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科技進步的複雜情緒。
新瓶裝老酒還是舊瓶裝新酒 作為一部橫跨30年的經典IP,前傳《ARISE》拍完後,讓人(其實是我個人)感覺IP作品價值應該已經開發到極致。所以Netflix在事隔幾年後推出了最新系列作品《SAC_2045》就很令人期待,畢竟是美國資本力加上日本故事力,應該會重新給這個老IP全新的生命與面貌
看完GameStop軋空大戰的紀錄片後,那時就覺得整個事件發展過程滿符合《故事經濟學》一書所提的論點,所以把這本書再翻出來,邊看邊回想紀錄片中的情節,確認我的感覺與記憶並沒有錯。 第一次看本書時其實沒有特別感觸,但經歷兩年多的疫情,對於流行病學的科普知識與病毒感染的術語有更深體會,所以重看本書時,對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注意】:以下內容會牽涉到劇情討論,請謹慎觀賞喔! 歷史是贏家所寫的,成王敗寇,古往今來皆是如此。輸家只能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中,三言兩語就被敷衍過去,但也因此帶給後人無限的想像。而這樣一個只會逃跑的角色,又如何在亂世中生存,甚至復仇呢?
Thumbnail
儘管賴重自己也說過,「中先代之亂」放在歷史長河也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他們這群人卻也因此浩浩蕩蕩地賠上不少性命,但這些犧牲也絕對不是白費,因為他們最敬愛的少主「北條時行」這個名字已經確實地傳達給後代了。 時行也將就此邁入史料未曾提及、一切都很自由的新時代。
Thumbnail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出於人類的普遍心理,歷史中的悲劇英雄和悲劇性的人物,多半能獲得同情和共鳴,而以此為主題的書籍和戲劇(電影),在這特別載體的助力下,持續吸引讀者與觀眾的支持。   去年,アイヴァン・モリス《高貴な敗北:日本史の悲劇英雄たち》(経営科学出版,2023)一書剛出版,師友三國大介旋即寄贈於我,我由衷感謝
Thumbnail
《幕府將軍》適合什麼人看呢? 1. 對日本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觀眾,特別是對戰國時代和江戶時代背景有興趣的人。 2. 喜歡探討宿命、生命意義、忠貞、愛情、權謀等主題的觀眾。 3. 喜歡觀看具有代入感、寫實呈現的劇集的觀眾,尤其是喜歡感受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觀眾。
Thumbnail
「都是你們這些女人剝奪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但可以享受產假、育嬰假這些福利,還迸出什麼女性自我提升計畫?一路搭直升機的感覺可真好啊!要是你們這些女人當上高層幹部,叫我們這些男人怎麼自處?明明公司就是男人的家,只有這裡才是我的歸屬!」 男孩們?你們也是這樣想嘛?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注意】:以下內容會牽涉到劇情討論,請謹慎觀賞喔! 歷史是贏家所寫的,成王敗寇,古往今來皆是如此。輸家只能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中,三言兩語就被敷衍過去,但也因此帶給後人無限的想像。而這樣一個只會逃跑的角色,又如何在亂世中生存,甚至復仇呢?
Thumbnail
儘管賴重自己也說過,「中先代之亂」放在歷史長河也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他們這群人卻也因此浩浩蕩蕩地賠上不少性命,但這些犧牲也絕對不是白費,因為他們最敬愛的少主「北條時行」這個名字已經確實地傳達給後代了。 時行也將就此邁入史料未曾提及、一切都很自由的新時代。
Thumbnail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出於人類的普遍心理,歷史中的悲劇英雄和悲劇性的人物,多半能獲得同情和共鳴,而以此為主題的書籍和戲劇(電影),在這特別載體的助力下,持續吸引讀者與觀眾的支持。   去年,アイヴァン・モリス《高貴な敗北:日本史の悲劇英雄たち》(経営科学出版,2023)一書剛出版,師友三國大介旋即寄贈於我,我由衷感謝
Thumbnail
《幕府將軍》適合什麼人看呢? 1. 對日本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觀眾,特別是對戰國時代和江戶時代背景有興趣的人。 2. 喜歡探討宿命、生命意義、忠貞、愛情、權謀等主題的觀眾。 3. 喜歡觀看具有代入感、寫實呈現的劇集的觀眾,尤其是喜歡感受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觀眾。
Thumbnail
「都是你們這些女人剝奪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但可以享受產假、育嬰假這些福利,還迸出什麼女性自我提升計畫?一路搭直升機的感覺可真好啊!要是你們這些女人當上高層幹部,叫我們這些男人怎麼自處?明明公司就是男人的家,只有這裡才是我的歸屬!」 男孩們?你們也是這樣想嘛?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