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電影-一念無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難得圖書館看到有印象的強片,當然立馬要把它借回來。但有點時間,忘記內容講甚麼,小小擔心跟孩子一起看會不會有些不太好意思的鏡頭。
還好,一切都沒有發生。

不愧是得獎的大片,片中兩位的眼神表情,帶有張力與韻味。印象深刻的畫面之一,是爸爸把兒子接回來之後,笑著說要去買飯,你慢慢看這個環境。關上門後的那個表情令人難忘。

故事敘述屬於蒙太奇式的述說方式讓讀者拼湊事件真相。一個經診斷躁鬱症的孩子,醫院認為他應該可以回歸社會,不僅因為病床有限,治療程度也已經有限,只要按時服藥,總是要讓他早日回歸社會是比較好的對待方式。 但對於父親而言,曾經拋妻棄子的他,也沒甚麼學歷背景,接一個被社會貼標籤的孩子回來,總是有各種擔憂;他到底能不能正常生活、會不會給我添麻煩、我該怎麼面對他…那些情緒就出現在門後那幕的表情上。

片中也逐漸說明兒子為什麼會關進精神病院,他照顧有狀況的母親(遺傳?),後來母親似乎因為疼痛(幻覺?)而自殺,他也因為被診斷出有精神疾病而被收留。他在跟父親的相處之間,不斷地浮現與母親相處的過程,當時他以正常人的角度看待母親:你有病、你很臭、沒辦法自理生活,我要幫你把屎把尿。而當他出院之後,換他被這樣的對待,他似乎更貼近母親當時的狀況一點,卻也更難判斷自己到底是正常還是不正常?愛是甚麼? 弟弟能賺更多的錢,得到爸媽更多的關愛,卻去了美國再也不回來;爸爸從小就偏心,跟弟弟同一天校外教學,爸媽都去了弟弟的那場,讓自己一個人去校外教學;想要找回訂婚的前女友,找到了卻發現自己害她負債累累,原以為可以再續前緣,一起去參與教會活動卻被狠狠在眾人面前數落一頓,要我擊退心中的魔鬼。鬼又在哪裡?

人哪能沒有情緒?但即便情緒崩潰選擇在超市大吃巧克力(沒付錢也可能是因為真的沒錢,畢竟工作難找),還是會被挖出過往躁鬱症標籤,成為蝸居之中被恥於為伍的排擠對象。

我自己以為,香港或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地狹人稠又高度追求經濟發展,認識的香港朋友也很喜歡見面就談自己一個月能賺多少。賺錢能力很容易就成為工作能力的指標、身分地位的表徵。
但也並不是說香港人沒有感情,只是往往在現實與情感之間,選擇現實似乎會更容易一點。所以在片中未婚妻勸他把媽媽送去養老院,爸爸的家屬分享會也有人教爸爸怎麼把兒子送回精神病院。(可是也正因為他們有一點堅持,讓情感顯得可貴。)

最後,當然沒有自殺事件發生(看片的著實捏了一把冷汗),父與子,終究也都沒有選擇放棄那位佔滿心中位置的親人。兩個人一起到兒子曾經提議一起再去一次的校外教學地坐看風景,影片至此軋然而止。引用小王子的話: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照片名,讓我想到<心經>中的:無無明無明是甚麼,簡單講就是煩惱、就是痴。無無明,意指沒有煩惱。 佛家中有云:一念三千這一念之間,所蘊藏的煩惱,就在這些演員之間的對白、在他們的表情之間展現;愛是煩惱、是求不得苦、是無盡的擔憂、是彼此之間放不下的羈絆。我們可能彼此不認識(兒子對爸爸說:你不認識我,就要跟我講話,不是看這些閒書),可能錯判對方的行為(兒子跟著鄰居小孩從天台圍牆下來,爸爸喊著不要),這一念之間,無窮的煩惱,源自我們對彼此有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部分,片中所強調的標籤化,其實並不只是在精神疾病而已,看看近日選戰更可見端倪。各種潑髒水式的攻擊,指責對方是騙子、控訴對方侵占瀆職並採取法律手段。諸多負面宣傳的目的就是要讓選民在候選者身上貼上負面標籤,讓競選者疲於澄親各種謠言。當天下的烏鴉都一般黑、當大家對候選者們失去信心,就更有利於自己動員的投票部隊達到勝選目的。如果民主政治的選舉都是這樣的模式,又有甚麼值得自豪的呢?生活在那樣高壓、負面的政治人物們,真的能有個真誠健康正常的心態,好好為選民服務嗎?

這部片的箇中滋味,值得玩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人生半熟>的作者是一位中國人,從北京移居到雲南大理,養育孩子、寫文章、和先生一起經營文青咖啡店。書中內容以生活感悟的隨筆文章為主。 姑且不說其中有些體驗超過我狹隘的個人認知,諸如斷食七天對身體的美好效果。但也不乏值得深省的參考;如果對於人生感到迷惘,不妨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找一張紙筆,寫下各種
這本繪本多年以前看過,當時覺得就是一篇圓的旅行故事,簡單但是頗為深刻。最近突然常常想到,網路上去找卻不見當初的PTT檔,不過youtube上倒是有些人將之翻拍變成有影書的模式。 故事很簡單,假設圓是完滿,我們從缺角的樣貌出發,一路上探索世界,遇到各種或大或小的角,各種不合適的情況發生。在大圓滿篇
<咀嚼>可以視為<糖質戒斷法>的延伸,戒斷法一書著重在吃甚麼,咀嚼則著重在怎麼吃。 <深思快想>這本書很容易聯想到<快思慢想>,應該是取名的時候有意為之的。 不過作者稻垣公夫確實是知名的管理者(我怎麼把他跟稻盛和夫搞混了…冏)。這本書的重點在於思考力,也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讓讀者思考大腦的運作。
會想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標題寫著傳承三代的故事。 雖然以咖啡店為主,或許有值得茶業借鏡的地方。 不過,大致看完的結果,並沒有特別值得參考的地方(笑)。 畢竟內容的重心不在於商業經營,所以對於其中經營的困境、竅門,並沒有著墨太多。 這種近乎第一人稱的敘事體小說,印象中好像沒有看過從台灣視角切入的。
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了解 “減醣”的心法。沒想到內容還真的是關於 糖而不是醣。 不過,與其紀錄書中的內容,倒是比較想分享書中的寫法。
一如標題,財務自由的思考是除了哲學之外,值得我們花費一生探究的問題。 所以看到這本書當然要借來看看。 書中有幾個觀念值得紀錄: 1.7%的報酬率,10年就可以讓資本翻倍。 2.準備年支出的四十倍,就可以準備退休了。 3.家族旅遊的機票可以單張買比團體買更省,而且瀏覽網頁的時候最好使用無痕模式,否則會
<人生半熟>的作者是一位中國人,從北京移居到雲南大理,養育孩子、寫文章、和先生一起經營文青咖啡店。書中內容以生活感悟的隨筆文章為主。 姑且不說其中有些體驗超過我狹隘的個人認知,諸如斷食七天對身體的美好效果。但也不乏值得深省的參考;如果對於人生感到迷惘,不妨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找一張紙筆,寫下各種
這本繪本多年以前看過,當時覺得就是一篇圓的旅行故事,簡單但是頗為深刻。最近突然常常想到,網路上去找卻不見當初的PTT檔,不過youtube上倒是有些人將之翻拍變成有影書的模式。 故事很簡單,假設圓是完滿,我們從缺角的樣貌出發,一路上探索世界,遇到各種或大或小的角,各種不合適的情況發生。在大圓滿篇
<咀嚼>可以視為<糖質戒斷法>的延伸,戒斷法一書著重在吃甚麼,咀嚼則著重在怎麼吃。 <深思快想>這本書很容易聯想到<快思慢想>,應該是取名的時候有意為之的。 不過作者稻垣公夫確實是知名的管理者(我怎麼把他跟稻盛和夫搞混了…冏)。這本書的重點在於思考力,也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讓讀者思考大腦的運作。
會想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標題寫著傳承三代的故事。 雖然以咖啡店為主,或許有值得茶業借鏡的地方。 不過,大致看完的結果,並沒有特別值得參考的地方(笑)。 畢竟內容的重心不在於商業經營,所以對於其中經營的困境、竅門,並沒有著墨太多。 這種近乎第一人稱的敘事體小說,印象中好像沒有看過從台灣視角切入的。
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了解 “減醣”的心法。沒想到內容還真的是關於 糖而不是醣。 不過,與其紀錄書中的內容,倒是比較想分享書中的寫法。
一如標題,財務自由的思考是除了哲學之外,值得我們花費一生探究的問題。 所以看到這本書當然要借來看看。 書中有幾個觀念值得紀錄: 1.7%的報酬率,10年就可以讓資本翻倍。 2.準備年支出的四十倍,就可以準備退休了。 3.家族旅遊的機票可以單張買比團體買更省,而且瀏覽網頁的時候最好使用無痕模式,否則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今天陪孩子去身心科看診時,看見一個眼神空洞的女子,被她中年的老公與年邁的母親扶著。那個眼神我看過,是兒子隨時會做出出格舉動的時期,憂鬱症讓他被無止盡黑洞吸進去,痛苦到一心求死,他會走到馬路中間等著被車撞,在車上隨時想開車門跳車,二十四小時我都需要繃緊神經看著他… 這一家人讓我彷彿見到了三個月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放手」從來不容易,放下憎恨、放下恐懼(對女兒生活的過度掌控)、放下不捨.....是人們一輩子都在學習卻未必學會的生活課題。—我的母親手記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愛與失去,先有愛才能失去; 但我們往往在失去了以後,才意識到愛。 孤味: 理解陪伴,也才學會品嘗孤獨的滋味!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從小,阿三的父親的管教十分嚴厲,自從他使用毒品逃避生活的不愉快後, 因幻覺、思考鬆散、妄念、暴力行為,已數次住院接受藥物、電療療程。 阿三說:「我很糟糕,我爸就是看不起我,我恨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今天陪孩子去身心科看診時,看見一個眼神空洞的女子,被她中年的老公與年邁的母親扶著。那個眼神我看過,是兒子隨時會做出出格舉動的時期,憂鬱症讓他被無止盡黑洞吸進去,痛苦到一心求死,他會走到馬路中間等著被車撞,在車上隨時想開車門跳車,二十四小時我都需要繃緊神經看著他… 這一家人讓我彷彿見到了三個月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放手」從來不容易,放下憎恨、放下恐懼(對女兒生活的過度掌控)、放下不捨.....是人們一輩子都在學習卻未必學會的生活課題。—我的母親手記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愛與失去,先有愛才能失去; 但我們往往在失去了以後,才意識到愛。 孤味: 理解陪伴,也才學會品嘗孤獨的滋味!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從小,阿三的父親的管教十分嚴厲,自從他使用毒品逃避生活的不愉快後, 因幻覺、思考鬆散、妄念、暴力行為,已數次住院接受藥物、電療療程。 阿三說:「我很糟糕,我爸就是看不起我,我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