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與不準,除了糾結於軟體本身,演算法,數值方法這些東西以外,其實更重要的是一個問題的複雜度。任何一套軟體,拿去做物理課本例題上面的簡單問題,都沒毛病,而且和實驗一致。但是為什麼模擬軟體能發揮的功能依舊有限?
其中一個原因是出在,應用上,我們大概率是處在資訊不足的條件下做模擬。
假設有一個函數 f(a,b,c,d,e),你能夠在完全的條件下取得a,b,c,d,e的參數值,那麼你可以得到一個定值,然後拿這個定值去跟實驗值比較,這是文獻裡的模擬。
但是現實的模擬可能是,又缺a,又缺b,然後c,d隨時間改變,唯一知道的只有自己的設計值e。
那麼我們會做的事情可能就是,簡化一下a,忽略一下b,然後平均一下c,d,嗯,結果是永遠都跑得出來,但這出來代表的是什麼意思,自己都不知道。
另一個原因是出在,設計上的未定義。
模擬作為前期評估工具,基本上都是走在產品設計完成以前,因此除了大方向以外,很多東西都是沒有定義的。而當所有細節都有定義的時候代表是箭已離弦,任何的改動都代表交期的延後,豈是你一介小小工程師所能承擔得起?
於是乎事情就變成是薛丁格的模擬了,設計完成以前,有無限多種可能,設計完成後只有一種可能,但就是非生即死,也派不上用場了。在中間有一個微妙的窗口,模擬派得上用場。或者是我只做模組,外面的東西於我如浮雲,不然進了系統肯定會遇到這種問題。
那麼? 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模擬這件事?
那我們就要想起一個笑話 "世界上為什麼要有經濟學家? 為了要讓氣象預報顯得準一點"。自從有了大氣科學後,關於氣象預報的揶揄從來也沒少過,但是有趣的是,大家每天出門前還是繼續看著這個掉漆的預報。
其實,不準並不影響它的價值,我們回憶一下我們怎麼解讀氣象預報的,
1. 看氣溫,今天是個25~28度的天氣,秋高氣爽,短袖配薄外套足矣
2. 看降雨機率,0~30%大概不會下雨,50%以上很容易下雨,中間部份看個人,如果會看衛星雲圖那就是管他機率多少,有很多雲就帶傘了
基本上模擬也就是這麼回事了,首先與其討論它有多準,反倒是要知道它再不準都是有限的,夏天報38C不用考慮穿羽絨衣,至於實際上差到多少度? 重要嗎? 只要能作為你決策的依據不就夠了? 降雨機率90%沒下雨,那不是很好嗎? 你需要的是如果下雨而我有帶傘不是嗎? 能作為你的風險控管依據不就夠了嗎?
所以我們能期待模擬能做到的部分,基本上就拿氣象預報來想像就差不多了(大氣科學模擬,也是模擬,而且是老前輩了),簡單來說就是:
1. 就算有著上述的應用難題,依舊不影響他在定性上的價值
2. 以定性為基本盤,面對不那麼複雜的問題定量是有機會的
3. 搭配錨點,就算不準也能做出有意義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