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承認錯誤,真的很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分享一個課上太多,走火入魔的故事。
之前,我有一個特別的案件,因為複雜度比較高,合併了比較多的狀況,一個案件須同時向費用核銷單位申請註銷一筆、更改項目一筆及新增八筆。因為案件較複雜,所以自己有特別留意這案的細節。
有時真的就是好事不準,壞事特別準;當費用核銷單位簽結後,竟然就如我擔心的,核銷單位只做了一筆註銷就把案件簽結。
我跟對方聯絡,解說了案件的始末,請她重新處理。沒想到,對方竟然反過來怪我怎麼沒有分案申請;她的理由是「全部和一起很容易漏」、「附件雖然有明細,但是,一般人會以為那只是附件,不會細看」、「系統的申請說明字太小,很不明顯,筆數說明寫在那很容易就沒注意到」。
說真的,當下我白眼都翻到後腦勺了,真的想直接掛她電話。
事後,我自己整理這件事的感受,我發現她說的理由,其實很適合畫成特性要因圖〈就是魚骨圖〉;這是最近公司在的推品質改善運動,其中特性要因圖就是使用工具之一,目的是為了找到問題的真因,然後進行改善。
我想,這位核銷單位的人員,應該也有去上課,而且還用的淋漓盡致。但是,導致我做錯的真因都是「別人」,「別人」改善了,一切就不會出錯了的結論,不知道老闆看到這個成效會怎麼想?不知道老師看到這個結果會不會想哭?
這樣的真因分析是不是太奇怪了?繞了一大圈,我怎麼覺得,就承認自己漏了不就好了?不是說只要是人都會犯錯嗎?何必每個錯誤都要找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會員
104內容數
讓我們用「九型人格」從行為、態度、內心發展與精神變化中,觀察自己的行為,並理解行為的動機。從探索所作所為背後的原因開始,一步一步改掉不適當的自我認知,逐漸成長為更完善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深秋的芒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妳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在公司裡面,單位與單位間的紛爭,處理到最後,都會演變成是在「態度」問題上繞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難道「態度」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辦公室總有那種不會聊天的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超尷尬的聊天內容。 人際互動中,果然是「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曾經傷害過我的人,讓我們各自安好,永不相見。
「離職原因」是人資必問的題目,但我不覺得他們真的想知道……
在學校「制服」管理放寬的趨勢下,卻有些企業對「制服的穿著」及「服裝儀容」的要求卻日益嚴苛;這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面對過分的穿著規定,員工該深思的不是規定合不合理, 而是這個企業的文化及管理風格你認同嗎?
其實,大家心裡都有底,年終考核不可能公平; 但我們也願意相信有制度的公司,考核會趨近於公平。 只是,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到底什麼才叫做公平? 如果,你也能接受把考核當作是一年的復盤,回顧檢討並發現自己的成長; 把重點放在成長,讓考核成績成為事件的配角, 或許就不用去計較到底公不公平了。
妳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在公司裡面,單位與單位間的紛爭,處理到最後,都會演變成是在「態度」問題上繞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難道「態度」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辦公室總有那種不會聊天的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超尷尬的聊天內容。 人際互動中,果然是「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曾經傷害過我的人,讓我們各自安好,永不相見。
「離職原因」是人資必問的題目,但我不覺得他們真的想知道……
在學校「制服」管理放寬的趨勢下,卻有些企業對「制服的穿著」及「服裝儀容」的要求卻日益嚴苛;這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面對過分的穿著規定,員工該深思的不是規定合不合理, 而是這個企業的文化及管理風格你認同嗎?
其實,大家心裡都有底,年終考核不可能公平; 但我們也願意相信有制度的公司,考核會趨近於公平。 只是,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到底什麼才叫做公平? 如果,你也能接受把考核當作是一年的復盤,回顧檢討並發現自己的成長; 把重點放在成長,讓考核成績成為事件的配角, 或許就不用去計較到底公不公平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努力…把犯錯當成未來營養品… 基本型 今天的試行,是基本型問題,加上很多移板還在熟悉,不是原料掉在地上,撿到暈、就是方向完全放錯! 複雜型 人際互動問題,很多時候被點破,但是我都回答沒有,主要是這個不能明目說出來,不然被認為性騷擾、還有就是多數屬於私底下傳,至於現場直接破,又很大聲,
Thumbnail
我經常對那些別人可能會一笑置之的細微錯誤有高度的警覺,所以我經常反省自己是不是過度敏感,可是每當我去放大檢視那些錯誤,我也經常可以看見更深入的潛在風險,不知道讓我躲過了多少意外損失。
1. 不接受建設性的反饋: - 要從失敗中提高,必須有“反饋”,而且這種“反饋”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指責“人”,如果自己做錯事,就指責自己。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要因為一件事否定一個人。只有對事不對人,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並改進。 2. 過於在意個人成敗: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最近一波波人事糾紛,複雜程度不一,感覺這裡的是是非非從未停過,最大的源頭是用了錯的人,放在錯的位子上,然而上面的人會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優先,所以一直錯下去,反正又沒人管。 一個同事和經理開完會,我叮囑她一切都要照規矩做,有問題一定要報告,不要自己處理,交代完正事,她突然說
Thumbnail
我接到財務部門的電話,某項費用的預估與實際支出對不上,而且落差頗大。 怎麼會?我心裡很驚訝,那個項目事關重大,離手之前,還經過再三檢查。 懷抱著不祥預感,把申請單找出來一看,天啊,我是豬嗎?真是羞愧得想一頭撞死,居然沒注意到單位的欄目錯誤,才硬生生搞出這麼大的落差。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最近我在想,我為什麼老是很糾結凡事都要講理,凡事都要照規定才能做事,糾結自己寫文章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工作上的煩惱。然後陷入糾結不知道如何面對,不斷的原地踏步一般。 後來我想想好像是來自害怕失敗的壓力,怕犯錯,就好比我最近一直納悶,為什麼店家食物不好吃要被新聞報導被各方人馬批評很嚴重,當事人可能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努力…把犯錯當成未來營養品… 基本型 今天的試行,是基本型問題,加上很多移板還在熟悉,不是原料掉在地上,撿到暈、就是方向完全放錯! 複雜型 人際互動問題,很多時候被點破,但是我都回答沒有,主要是這個不能明目說出來,不然被認為性騷擾、還有就是多數屬於私底下傳,至於現場直接破,又很大聲,
Thumbnail
我經常對那些別人可能會一笑置之的細微錯誤有高度的警覺,所以我經常反省自己是不是過度敏感,可是每當我去放大檢視那些錯誤,我也經常可以看見更深入的潛在風險,不知道讓我躲過了多少意外損失。
1. 不接受建設性的反饋: - 要從失敗中提高,必須有“反饋”,而且這種“反饋”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指責“人”,如果自己做錯事,就指責自己。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要因為一件事否定一個人。只有對事不對人,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並改進。 2. 過於在意個人成敗: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最近一波波人事糾紛,複雜程度不一,感覺這裡的是是非非從未停過,最大的源頭是用了錯的人,放在錯的位子上,然而上面的人會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優先,所以一直錯下去,反正又沒人管。 一個同事和經理開完會,我叮囑她一切都要照規矩做,有問題一定要報告,不要自己處理,交代完正事,她突然說
Thumbnail
我接到財務部門的電話,某項費用的預估與實際支出對不上,而且落差頗大。 怎麼會?我心裡很驚訝,那個項目事關重大,離手之前,還經過再三檢查。 懷抱著不祥預感,把申請單找出來一看,天啊,我是豬嗎?真是羞愧得想一頭撞死,居然沒注意到單位的欄目錯誤,才硬生生搞出這麼大的落差。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最近我在想,我為什麼老是很糾結凡事都要講理,凡事都要照規定才能做事,糾結自己寫文章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工作上的煩惱。然後陷入糾結不知道如何面對,不斷的原地踏步一般。 後來我想想好像是來自害怕失敗的壓力,怕犯錯,就好比我最近一直納悶,為什麼店家食物不好吃要被新聞報導被各方人馬批評很嚴重,當事人可能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