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能力控制胸椎和骨盆分離動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阿茗因為單側腰部不舒服,自行處理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改善,最後還是找了物理治療師幫我評估(意思是說有疼痛還是要找專業的XD),治療師叫我做一些動作,發現我做不太出來,雖然這些動作你可能沒意識到自己會做出來,但實際用來檢測上,也算是可以看出身體有沒有這些控制能力

我們在練習或是修正控制身體的階段有分四個階段:
  1. 感覺不到動作缺陷:須經他人觀察
  2. 能感覺到動作缺陷:但還不知道如何修正,需他人引導
  3. 能有意識控制動作缺陷不要出現:需反覆練習
  4. 在執行任何其他動作下,不需要意識控制可自動完成
我認為治療師跟教練都是在處理1和2,治療師擅長處理疼痛、動作失能,而教練處於更後端增強動作控制性到運動表現階段,3和4就是需要靠自己反覆練習進入到無意識狀態

今天的影片會簡單介紹幾個身體應該要會的能力,主要焦點放在軀幹跟骨盆的分離使用
  1. 只動骨盆前後傾,不動胸椎,反過來,動胸椎不動骨盆
2. 骨盆不動,脊椎側彎和側移
3. 骨盆不動,脊椎旋轉,反過來,脊椎不動,旋轉骨盆

工商一波
給教練的評估矯正線上課程
三部影片,四個小時,2000元,使用youtube登入Gmail帳號觀看
身為教練,也許你對於教訓練動作很有心得,但不得說,現代人的身體已經不像以往能夠自在的活動,多少都有一些動作障礙,這時候如果直接帶入訓練,也許你會發現,動作沒有你想像的這麼好,也許吹毛求疵的你會想要讓他的動作變得更好,那你應該可以聽看看這門課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https://lin.ee/bisETr3
IG:@Coach_ming_teach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
可單次付費上課,不需多堂課
請至官方LINE填寫表單,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參考資料: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6e 一般來說,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單指一堂運動課,但是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指的是隨著時間由許多阻力運動組合起來的訓練計畫
如果有接觸壺鈴系統的人,一定有聽過『土耳其人起立turkish get up』,簡稱TGU,普遍來說我會分成六~七個的步驟來完成,有一天在教學生這個動作的時候,學生就抱怨說:土耳其人哪會這樣站起來啦~不管啦,總之,這是一個很好的動作,但是好在哪裡?
我們所熟知的六大方向肌力訓練,以動作方向性來看,下肢推拉,上肢水平推拉和垂直推拉,如果以訓練動作來看,不外乎深蹲、硬舉、臥推、划船、肩推、引體向上,不管是一般族群,想要增肌減脂或是想要有健康的身體,
你有單腳不穩定的問題嗎?這個問題幾乎存在在所有人身上,就如同人體器官的不對稱和慣用手等,三七步是右撇子常站的步伐,所以大多數的人在做右腳訓練覺得很穩定,反倒是左腳感覺歪七扭八的,這時候反而要練習如何把重心放在左腳上
定義:neuromotor exercise,中文其實不太好翻譯,大致上可以解釋成需要動作控制(motor skill)技能而且牽涉到全身性,並非單一局部,舉凡:平衡、敏捷動作、本體感覺訓練
之前分享過一個足弓動態的影片,當我們在前後移動小腿時,我們小腿的動作會向下影響腳踝和腳掌的骨頭導致足弓會有上升跟下降的感覺,足弓在腳掌上的功能是很重要的,能夠像彈簧儲存能量,讓腳底板產生彈性,但是你知道足弓的高低跟骨盆旋轉有關係嗎?
參考資料: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6e 一般來說,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單指一堂運動課,但是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指的是隨著時間由許多阻力運動組合起來的訓練計畫
如果有接觸壺鈴系統的人,一定有聽過『土耳其人起立turkish get up』,簡稱TGU,普遍來說我會分成六~七個的步驟來完成,有一天在教學生這個動作的時候,學生就抱怨說:土耳其人哪會這樣站起來啦~不管啦,總之,這是一個很好的動作,但是好在哪裡?
我們所熟知的六大方向肌力訓練,以動作方向性來看,下肢推拉,上肢水平推拉和垂直推拉,如果以訓練動作來看,不外乎深蹲、硬舉、臥推、划船、肩推、引體向上,不管是一般族群,想要增肌減脂或是想要有健康的身體,
你有單腳不穩定的問題嗎?這個問題幾乎存在在所有人身上,就如同人體器官的不對稱和慣用手等,三七步是右撇子常站的步伐,所以大多數的人在做右腳訓練覺得很穩定,反倒是左腳感覺歪七扭八的,這時候反而要練習如何把重心放在左腳上
定義:neuromotor exercise,中文其實不太好翻譯,大致上可以解釋成需要動作控制(motor skill)技能而且牽涉到全身性,並非單一局部,舉凡:平衡、敏捷動作、本體感覺訓練
之前分享過一個足弓動態的影片,當我們在前後移動小腿時,我們小腿的動作會向下影響腳踝和腳掌的骨頭導致足弓會有上升跟下降的感覺,足弓在腳掌上的功能是很重要的,能夠像彈簧儲存能量,讓腳底板產生彈性,但是你知道足弓的高低跟骨盆旋轉有關係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你面對挑戰時,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你擁有克服困難的力量,遠超過你所想像的。生活中的每個挑戰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是檢驗你內在堅韌的時刻。無論困境多艱難,你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無限的勇氣和堅持。 相信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懈地追求目標,你將發現自己能做到更多、成就更大。不要因為路途艱辛而氣餒,正是這些挑戰
Thumbnail
提升專注力,在2025年實現你的新年願望!本文提供四個步驟,教你如何培養專注力,克服分心,進入心流狀態,高效完成目標。從改變環境、打造心流模式、聚焦重點到拆解目標,助你將願望化為現實。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藝棵生命樹》主辦的藝術靈修活動,剛開始讀著老師引用的聖經經文「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已準備要來聆聽神的聲音,下一秒竟聽見聖靈說:「我想要聽你的聲音」,頓時心中充滿感動,原來輪到我說話了呀!有人想聽我說話呀!
Thumbnail
追尋幸福與成就的指南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閃閃發光的夢想,那是我們追尋幸福與成就的指南。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懷疑自己而停下腳步,害怕前方的道路充滿荊棘。但事實上,你擁有無限的潛力,只要你相信自己並付諸行動,你就有能力取得你想要的一切。 夢想的萌芽 回想起兒時,我們曾經天真地相信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大部分人聽到結構調理,會覺得危險,應該是會想到以下畫面: 畫面1.力量急 整復師請客人放鬆,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喀拉“一下。 (如果是轉頸椎更恐怖) 畫面2.角度不自然 整復師將關節轉到,平常不大會這樣做的角度。 在這個不自然的角度,突然用力“喀拉”一下。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Thumbnail
文章探討天賦與財富的關係,以及四種天賦類型的成功之道。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
Thumbnail
當你面對挑戰時,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你擁有克服困難的力量,遠超過你所想像的。生活中的每個挑戰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是檢驗你內在堅韌的時刻。無論困境多艱難,你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無限的勇氣和堅持。 相信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懈地追求目標,你將發現自己能做到更多、成就更大。不要因為路途艱辛而氣餒,正是這些挑戰
Thumbnail
提升專注力,在2025年實現你的新年願望!本文提供四個步驟,教你如何培養專注力,克服分心,進入心流狀態,高效完成目標。從改變環境、打造心流模式、聚焦重點到拆解目標,助你將願望化為現實。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藝棵生命樹》主辦的藝術靈修活動,剛開始讀著老師引用的聖經經文「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已準備要來聆聽神的聲音,下一秒竟聽見聖靈說:「我想要聽你的聲音」,頓時心中充滿感動,原來輪到我說話了呀!有人想聽我說話呀!
Thumbnail
追尋幸福與成就的指南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閃閃發光的夢想,那是我們追尋幸福與成就的指南。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懷疑自己而停下腳步,害怕前方的道路充滿荊棘。但事實上,你擁有無限的潛力,只要你相信自己並付諸行動,你就有能力取得你想要的一切。 夢想的萌芽 回想起兒時,我們曾經天真地相信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大部分人聽到結構調理,會覺得危險,應該是會想到以下畫面: 畫面1.力量急 整復師請客人放鬆,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喀拉“一下。 (如果是轉頸椎更恐怖) 畫面2.角度不自然 整復師將關節轉到,平常不大會這樣做的角度。 在這個不自然的角度,突然用力“喀拉”一下。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Thumbnail
文章探討天賦與財富的關係,以及四種天賦類型的成功之道。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