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嘻皮笑臉怎麼消失了

    最近笑嘻嘻的老大一直挨罵,主要的原因不是他無法聽不懂大人的話,而是因為旁邊有比較不受控的老二,讓他容易隨著老二的言行而影響自己的言行。舉例來說:
    • 老二挑食、不固定時間吃,遵守規則的老大就會吃味
    • 老二玩玩具強制老大的玩法不能破壞其規則,可是偏偏老大的想法與創意比較多,變成刺激老二的來源
    • 大人在罵老二,老大卻不長眼還要多順著大人的話念一句、不能壓下自己的感受發表
    這時候怎麼辦呢? 看眼色這件事實在很難,大人都未必處理得好,我只能跟兒子說,很多時候身邊的人生氣不一定是自己造成,就算自己認清楚,不過自己要避免被波及,就要在他人生氣的時候安分一點,而一般人生氣的原因有
    • 不耐煩。因為自己急了、慌了,就容易講話急促、大聲,就算不認為是生氣,也要小心
    • 丟臉。台語說的好「見笑當生氣」,此時對生氣的人來說,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
    • 無法有效表達自己。小孩子或是權力關係不對稱的時候容易發生,看似無理取鬧的言行,其實都有理但不知道怎麼鬧
    難道就真的讓人不要嘻皮笑臉嗎? 我在當教育班長的時候,看到一個學弟行為端正,不過笑咪咪就是容易被電,被人找到理由亂電,我只能跟他說笑容很棒,不過這段期間先收起來,幫自己省去麻煩。同樣地,小朋友的童言童語與歡笑較單純,我也不希望抹煞這初心,只有跟他說要看場合,不要給自己添麻煩
    儘管不同出生序對不同的孩子人生有不同的基本影響,在這學齡(前)的時間點來看,老大蠻辛苦的,儘管不用身代長輩職,卻要在玩樂的時候分心照顧弟弟,就算有責任感的想幫忙父母照顧弟妹,卻可能被討罵,兩人玩得開心到出軌,要被罵,玩到吵架也要被罵,彷彿比較懂事是個原罪,懂的人可以改的人要擔起超過它本身責任的份量...
    所以當我可以耐下性子的時候,也盡量不要雙方各打50大板,畢竟這50只是數字上的公平,大的接受下去搞不好達100,小的接受下去搞不好不到10,只是一種仲裁者的安慰自己做法,分開傾聽或許也可以嘗試。
    記得我在國小的時候有老師評語是獨善其身,我想就是太早隱藏自己情緒,還可以跟同學玩忍笑比賽,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後來看玩偶遊戲漫畫還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戲偶症XD
    對於孩子的期待,我想就是讓他在不危害他人,適性尋求自己興趣的情況下,不要成為特定人士的形狀,可以多元不要單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