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顧問、外國人來台工作 Part II,改為公司對公司交易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外籍所得人算一算以他的報酬、預估一整年所得,若成為居住者稅率一點也不划算,提出另一個想法:
找個新加坡公司,改為台灣公司與新加坡公司之間的交易呢?
一樣是20%稅率

Why❓

  • 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都應該要課所得稅
無論所得人是個人或法人,人在國內還境外,支付台幣或外幣,匯款或現金

進口勞務

當情況變為〔台灣公司〕向〔新加坡公司〕購買勞務
  • 新加坡公司派顧問前往台灣公司提供服務
  • 服務提供地為台灣,屬於「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所得稅課徵方式,與前一篇說明相同
當情況變成公司對公司,還要注意〈營業稅問題〉
就跟進口貨物一樣,完稅價格超過新台幣2千元以上就要繳納進口營業稅,由海關代徵。參考|營業稅制度-進銷項稅額 憑證種類 (下篇)
🤔但進口勞務不會過海關啊🤔稅局怎麼知道我進口勞務
公司要透過金融機構匯款到海外啊...
申報方式可參考|購買國外勞務之營業稅及所得稅申報方式|連結為某事務所之文章,其實最安全的方式是問一下自己公司負責記帳的事務所或會計,以免年底要結帳才發現出問題就更麻煩了。
那對象是〔外國個人〕與〔外國法人〕差別是?

外國個人 VS 外國法人

外國人本人視角,最大的差別是這個想留在台灣的他,若以新加坡公司名義交易,恐怕是無法拿到長期居留權
  • 外國人在台灣要取得工作居留,需有在國內的薪資所得等各項門檻規定
  • 以新加坡公司名義,就不是這個外國人的薪資所得
  • 新加坡公司收到這筆來自台灣的收入,新加坡公司在當地有所得稅、營業稅等
  • 再交由新加坡公司與該所得人拆分〔屬於新加坡當地的薪資所得〕
那對於購買勞務的〔台灣公司〕有什麼差呢?其實差異不多,付出的成本相近
  • 與公司的交易,可以視作“每次付出去一筆錢,就是一次交易”
  • 不需要煩惱這個外國人到底要待幾天的稅務差別
  • 無情一點... 這個外國人如果表現不好,可以有各種因素〈無奈無法續聘〉

為什麼要聘用外國人?

聽到朋友這個案例實在覺得怪
🤔為何要聘請一位如此高薪的外國人來台工作?
🤨月薪50萬、先不考慮簽證問題,領10個月共新台幣500萬,可以在台灣開一間公司🏬了。
🤔老闆怎麼衡量「聘僱員工」?
  • 員工為公司帶來的價值高過給予他的薪資/酬金
🤔常見聘用外國人的目的
  1. 所在地開拓公司的海外業務,但通常不會久待國內
  2. 權利金、佣金等性質,國內無法取得的外國技術、專利
原來...台灣公司老闆是看上
這個新加坡顧問可帶來潛在金主、股東💰💰💰
那麼這一切就說得通了,老闆急著想把這新加坡顧問趕快找來台灣,想趕緊跟金主連上線啊!
🧮老闆都是精打細算過的

更多創業、職場知識👠【優雅職場。觀察筆記
收聽《🎧吉白職場。Podcast》通往所有收聽平台
▶▶節目文字【吉白職場。Podcast】專題
🥂【優雅生活雜記】優雅阿姨生活片段
本文圖文皆由優雅阿姨自行繪製與撰寫,若需轉載請說明出處!感謝。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取右下角愛心,是優雅阿姨持續創作的動力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6會員
230內容數
職場難免有些吉白的人事物,但把腦袋弄的靈光一些,可以讓自己過得優雅一些。優雅阿姨認真寫寫,請帶一點點腦袋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雅職場 的其他內容
公司打算找一位新加坡籍顧問,顧問先以商務簽來台灣,公司在台支付他薪資/顧問費,他想要取得台灣的居留證,堅稱自己會待到183天以上。😵‍💫 「外籍人士的所得稅是不是要先代扣下來?稅率是多少?」
創業初期營收難有起色,來了解哪些政府資源可以利用。那我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投入好多研發費用與人力成本,有什麼方法減稅呢?
創投投資「盡職調查」不是必要流程,調查可能得把公司的身家、營業秘密都得攤給"潛在"投資人看,而且調查的費用是雙方一同分攤,赤裸攤出身家還要為調查付錢,但公司錢要燒完了... 引入創投資金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群眾募資看似進入門檻很低,吸引新手團隊躍躍欲試,但新手團隊對於實務的商業操作相當陌生,產生爭議甚至引發團隊的公關危機。
優雅阿姨開新專題|優雅職場。觀察筆記|不定期更新|歡迎追蹤 職場難免有些吉白的人事物,把腦袋練的靈光一些,讓自己過得優雅一些。 優雅阿姨認真寫寫,建議帶一點點腦袋來看看。 每月不定期更新,歡迎追蹤優雅阿姨的【優雅職場。觀察筆記】專題
財務報表因不同的使用目的、針對不同使用者,而產生長得不太一樣的報表內容,而許多中小企業稅務導向,希望能盡量減輕稅負為考量,而產生兩套帳的情況。
公司打算找一位新加坡籍顧問,顧問先以商務簽來台灣,公司在台支付他薪資/顧問費,他想要取得台灣的居留證,堅稱自己會待到183天以上。😵‍💫 「外籍人士的所得稅是不是要先代扣下來?稅率是多少?」
創業初期營收難有起色,來了解哪些政府資源可以利用。那我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投入好多研發費用與人力成本,有什麼方法減稅呢?
創投投資「盡職調查」不是必要流程,調查可能得把公司的身家、營業秘密都得攤給"潛在"投資人看,而且調查的費用是雙方一同分攤,赤裸攤出身家還要為調查付錢,但公司錢要燒完了... 引入創投資金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群眾募資看似進入門檻很低,吸引新手團隊躍躍欲試,但新手團隊對於實務的商業操作相當陌生,產生爭議甚至引發團隊的公關危機。
優雅阿姨開新專題|優雅職場。觀察筆記|不定期更新|歡迎追蹤 職場難免有些吉白的人事物,把腦袋練的靈光一些,讓自己過得優雅一些。 優雅阿姨認真寫寫,建議帶一點點腦袋來看看。 每月不定期更新,歡迎追蹤優雅阿姨的【優雅職場。觀察筆記】專題
財務報表因不同的使用目的、針對不同使用者,而產生長得不太一樣的報表內容,而許多中小企業稅務導向,希望能盡量減輕稅負為考量,而產生兩套帳的情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什麼人需要成立公司行號?】 ​ -簡單來說,勞務月營業額 4 萬元以上(無實體商品,例如接案做網站、剪片、設計...) ​ -販售商品月營益額 8 萬元以上(如網拍蝦皮)都必須做商業登記。注意!是月營業額,不是淨利。 ​ - 建議不要心存僥倖,所有網路的線上交易,萬能的 #國稅局
Thumbnail
外國公司於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而欲降低租稅負擔時,除了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另一個常見的租稅優惠,就是透過兩國間有簽訂之租稅協定。本文將探討如何適用租稅協定的第7條(營業利潤)和第10條(股利),並闡述這些條款的稅務利益及其在實務上應如何操作。
Thumbnail
​在台灣,外國公司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可能面臨的租稅問題需要特別關注。台灣的所得稅法提供了多種租稅優惠,以減輕外國企業的稅務負擔。本文將介紹在外國公司所在地國家與台灣未簽訂租稅協定時,兩個目前主要經常適用之租稅優惠:即台灣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 ​ ​
Thumbnail
跨國投資是一項複雜的活動,尤其是當外國人考慮在台灣進行投資時,需要確保他們的投資標的符合台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確保他們的投資合法有效。除此之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尚需要仔細考慮組織型態以及相關的營業方式和稅務議題。
Thumbnail
到海外的台商公司工作,通常會分兩邊領薪水。台灣公司和海外公司都會各自發放薪水給外派人員,比如說80%台灣領台幣、20%海外領當地貨幣。如果你是以「當地應聘(Local Hire)」的方式在海外工作,你的薪資就會是100%領越盾或是美金。不同領薪方式,主要影響的是繳稅的額度。
Thumbnail
外派人大多是雙邊領薪水,台灣、越南都有領薪水。也有Local Hire是100%在海外領薪。通常我們跟公司面試時,會確認談妥的薪資是稅後薪資(Net Salary),由公司會處理稅務的部分,但是我們也要有基本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境內公司給付給境外公司的勞務費用所涉及的稅務問題,包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判斷、所得稅法的申報繳納方式、境內營利事業扣繳稅額的計算方式等。此外,還介紹了相關稅率減免的規定,以及境內營利事業釋例和境外營利事業跨境銷售電子勞務適用淨利率、境內利潤貢獻程度申請書等。希望對有類似稅負問題的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今天群組裡有人po了這新聞 補習班的外籍教師,居留須滿183天、應稅薪資達120萬元的 可以有所得稅優惠喔 若有符合條件的外籍朋友們 加減看一下囉~ 不過,外籍專才跟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這兩者的租稅優惠及法源依據 是不相同的,有興趣的可以看以下圖說明 以下是網路新聞: __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將與大家一起討論,有關境內公司給付勞務費用給境外公司時,應負擔的稅負問題,本篇文章將會帶大家一起探討關於”營業稅”的問題哦!另外在下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有關”所得稅”的問題,喜歡或是還不清楚的朋友們,要把握這次機會!   依台灣現行稅務法規之相關規定,在台灣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及營業代理人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什麼人需要成立公司行號?】 ​ -簡單來說,勞務月營業額 4 萬元以上(無實體商品,例如接案做網站、剪片、設計...) ​ -販售商品月營益額 8 萬元以上(如網拍蝦皮)都必須做商業登記。注意!是月營業額,不是淨利。 ​ - 建議不要心存僥倖,所有網路的線上交易,萬能的 #國稅局
Thumbnail
外國公司於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而欲降低租稅負擔時,除了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另一個常見的租稅優惠,就是透過兩國間有簽訂之租稅協定。本文將探討如何適用租稅協定的第7條(營業利潤)和第10條(股利),並闡述這些條款的稅務利益及其在實務上應如何操作。
Thumbnail
​在台灣,外國公司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可能面臨的租稅問題需要特別關注。台灣的所得稅法提供了多種租稅優惠,以減輕外國企業的稅務負擔。本文將介紹在外國公司所在地國家與台灣未簽訂租稅協定時,兩個目前主要經常適用之租稅優惠:即台灣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 ​ ​
Thumbnail
跨國投資是一項複雜的活動,尤其是當外國人考慮在台灣進行投資時,需要確保他們的投資標的符合台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確保他們的投資合法有效。除此之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尚需要仔細考慮組織型態以及相關的營業方式和稅務議題。
Thumbnail
到海外的台商公司工作,通常會分兩邊領薪水。台灣公司和海外公司都會各自發放薪水給外派人員,比如說80%台灣領台幣、20%海外領當地貨幣。如果你是以「當地應聘(Local Hire)」的方式在海外工作,你的薪資就會是100%領越盾或是美金。不同領薪方式,主要影響的是繳稅的額度。
Thumbnail
外派人大多是雙邊領薪水,台灣、越南都有領薪水。也有Local Hire是100%在海外領薪。通常我們跟公司面試時,會確認談妥的薪資是稅後薪資(Net Salary),由公司會處理稅務的部分,但是我們也要有基本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境內公司給付給境外公司的勞務費用所涉及的稅務問題,包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判斷、所得稅法的申報繳納方式、境內營利事業扣繳稅額的計算方式等。此外,還介紹了相關稅率減免的規定,以及境內營利事業釋例和境外營利事業跨境銷售電子勞務適用淨利率、境內利潤貢獻程度申請書等。希望對有類似稅負問題的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今天群組裡有人po了這新聞 補習班的外籍教師,居留須滿183天、應稅薪資達120萬元的 可以有所得稅優惠喔 若有符合條件的外籍朋友們 加減看一下囉~ 不過,外籍專才跟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這兩者的租稅優惠及法源依據 是不相同的,有興趣的可以看以下圖說明 以下是網路新聞: __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將與大家一起討論,有關境內公司給付勞務費用給境外公司時,應負擔的稅負問題,本篇文章將會帶大家一起探討關於”營業稅”的問題哦!另外在下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有關”所得稅”的問題,喜歡或是還不清楚的朋友們,要把握這次機會!   依台灣現行稅務法規之相關規定,在台灣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及營業代理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