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還與我們有關嗎?能告訴我們什麼?:讀《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首刊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特此致謝
王汎森先生寫的這本《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有一個小小的副標題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那麼,我們很自然的便會問:「近代」有什麼重要的嗎?為什麼我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它?
近代的東亞地區,在遭受了西方強大的武力和經濟實力打擊之後(如中國的鴉片戰爭、日本的黑船事件等等),往往試圖奮起直追,要改造自己的國家,以免被時代所淘汰。為此,就必須學習西方的技術、制度與文化。
也就是說:「近代」是一個當地原有的文化,和來自西方的文化劇烈的碰撞、衝突與交流的時代。那一個時代,對我們今天這個既保留了部份傳統、同時又移植了西方制度的社會而言,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對於那個時代的研究,必定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已經身在其中、不自覺的認為是天經地義的生活方式。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截自Readmoo讀墨

生活,是思想的一種方式

在討論到「面向思想之事」的時候,哲學家會講得難之又難,在概念和概念之間,做出非常精細和複雜的辨析;但歷史學家則不然。歷史學家也可以講得很難,但歷史學難是難在把「思想」和這麼複雜多變的「生活」放在一起,讓人很容易混淆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係;究竟是A影響了B,或者是反過來,其實是B影響了A?
歷史學家會去探討:到底,像「思想」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怎麼樣悄悄的進入了另一個人的思維,甚至可能還改變了(或最終沒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王汎森是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我們今天所讀的這本《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正是他的著作。這本書在敘述「思想」和「生活」之間互相影響的關係。
在進入正題以前,我們先稍微澄清一下書名的意思:在書中,王汎森說其實我們的生活經驗是「二而一」的;既是思想的(因為人是思想的動物),同時也是生活的(因為人只能在生活中擁有思想;並且生活中的事件,也往往會觸發我們的思想)。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書名倒過來說:「生活是思想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完全正確的。

思想,是一個人對他的現實生活的回應

而如果我們要討論「生活」,那就一定要界定是在討論「誰」的生活,什麼「時候」的生活。這本書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晚清」和「民國」。如果比較簡單的說,這兩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分別是「儒家」和「進步」。
那麼,這本《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主要想探討的:一方面是原本只有少數人抱持的想法,是怎麼樣成為知識分子中的主流,甚至傳播到了整個社會。譬如說:對「進步」的崇拜如何擴散到這個社會,甚至推落了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儒家」傳統。
另一方面,則是有些人之所以能想出新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受到了生活的刺激。所以,這個人才會針對他的現實環境,不斷思索,也就是對他和其他人所「共同存在」的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他認為是正確的解方。
以下,我就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進化論」,來稍微介紹本書的精彩之處。

科學、歷史與生活方式:晚清與民國的進化論

「進化論」(或者可以更正確的譯為「演化論」),是一種生物學上的理論;那為什麼當時的人們,不論對生物學感不感興趣,卻都一窩蜂的討論這個理論呢?
原來,當時的人們,主要關心的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敗」等觀念,在「社會」方面的運用。因為他們很擔心:在這個中國與西方相爭,而中國政府又積弱不振、內部分裂的時候,自己的國家很快就會被世界所「淘汰」。
所以,當進化論被當作一種「社會思想」被傳入中國後(嚴復在1989年,將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翻譯為《天演論》),很快就引起了不斷的討論、引用和傳播。最終,社會意義下的「進化論」甚至成為人們所認同的「公理」;即使是進化論的反對者,大多也只能在它的基礎上,稍微修改一些小細節,卻還是接受了「線性向上」(歷史的前進,將讓世界愈變愈好)和「競爭」的基本架構。
總之,如果我們問:「科學」是什麼、「理論」(歷史學以外的學科的)的內容是什麼等問題;這卻不是歷史可以回答的。但是,如果我們問的是:「人們怎麼接受科學?」「人們對這個理論了解多少?有沒有一些誤解?他對這個理論的了解,和他過去的經歷有沒有關係?」這個時候,歷史就派上用場了,而且用處很大。
歷史幫助我們探究「過去」的生活。而如果,這個「過去」影響了我們;那麼,歷史也有助於我們了解今天的、自己與別人的生活方式。
2022/12/2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68會員
142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而當我喜歡一個人,而不只是把她當成朋友的時候,我比較願意忍受她的缺點,走的更近。近到能夠讓我更喜歡她。
我們可能會損失一部分、某些部分;但我們或許能透過還記得的部分、還在生活中的部分,藉著文字的輔助,再一次的把它想起來。文字不必是一個結果,也可以是一個開端、一個過程,幫助我們找回過去的東西,和思想新的東西。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我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經歷,和自己與周遭其他人、生命、物質的一切聯繫,來部分的領略時間的內容。
亞里斯多德思想很能夠吸引當時的人、也許還有今天的我們的一點:是他對「可感世界」的重視,並且從可感世界出發來探究所有的問題。「可感世界」就是這個我們用感官去看到、聽到、摸到的這個世界。
在困難的處境中,有時「原則」之間也會互相衝突。那我們要怎麼決定呢?
而當我喜歡一個人,而不只是把她當成朋友的時候,我比較願意忍受她的缺點,走的更近。近到能夠讓我更喜歡她。
我們可能會損失一部分、某些部分;但我們或許能透過還記得的部分、還在生活中的部分,藉著文字的輔助,再一次的把它想起來。文字不必是一個結果,也可以是一個開端、一個過程,幫助我們找回過去的東西,和思想新的東西。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我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經歷,和自己與周遭其他人、生命、物質的一切聯繫,來部分的領略時間的內容。
亞里斯多德思想很能夠吸引當時的人、也許還有今天的我們的一點:是他對「可感世界」的重視,並且從可感世界出發來探究所有的問題。「可感世界」就是這個我們用感官去看到、聽到、摸到的這個世界。
在困難的處境中,有時「原則」之間也會互相衝突。那我們要怎麼決定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這是蔣勳在這世代所看見的擔憂。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Thumbnail
這一學期語文課我們主要上的是「世界文學經典選讀」,在課堂上我們探討了許多文學作品,像是我們討論了中世紀文學、騎士文學、《神曲》、文藝復興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等,從中我認識到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這讓我發現文學的歷史其實跟藝術非常相似,藝術也會有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等等。 除了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學之外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簡述包曼的著作所畫出的路徑,乃「直接」面對「現代性」——亦即,社會學此一學問,只要問題探究夠深,或讀者能與著述者達成默契,或多或少都在處理著「現代性」的問題。ㄧ如此導讀黃厚銘教授指出,沿著《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含混曖昧》(1991)、 《後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直到我們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這是蔣勳在這世代所看見的擔憂。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Thumbnail
這一學期語文課我們主要上的是「世界文學經典選讀」,在課堂上我們探討了許多文學作品,像是我們討論了中世紀文學、騎士文學、《神曲》、文藝復興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等,從中我認識到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這讓我發現文學的歷史其實跟藝術非常相似,藝術也會有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等等。 除了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學之外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簡述包曼的著作所畫出的路徑,乃「直接」面對「現代性」——亦即,社會學此一學問,只要問題探究夠深,或讀者能與著述者達成默契,或多或少都在處理著「現代性」的問題。ㄧ如此導讀黃厚銘教授指出,沿著《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含混曖昧》(1991)、 《後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直到我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