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筆記-瑜珈課第二堂-我怎麼感覺她是來普渡眾生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週五為了雯晴老師的瑜珈,捨棄了杰克森的武力對決和小風的勁量槓鈴(真的是好大的犠牲!),但是卻一點也不後悔,每次上完課都感覺能量被充滿了,不只學到很多東西,心裡也感覺很幸福!
跟體育系的大三小朋友們一起上的瑜珈,目的是為了培訓未來瑜珈教學者,而我只是因為在健身工廠上過套裝式的瑜珈課程,有想更往上探索的感覺,再加上在上超能55時就很喜歡這個充滿能量的老師(之前沒有上過她的瑜珈課),所以選修這門課,沒想到不修不知道,一修嚇一跳,真的感覺雯晴老師是一座願意積極分享的寶庫!
老師曾經分享,她在路上騎車時,有時都會想要跟旁邊的騎士提醒有些肌肉太緊繃需要放鬆;她今天也提到,幫學校籃球隊的學生上課最累,因為許多孩子都是過度訓練又不懂放鬆,整堂課光是幫他們放鬆會去掉半條命;今天在身體向下伸展她也是提醒我有脊椎側彎的狀況,我也如她所說有下背痛的問題,她還跟我說這學期會協助我處理這個問題。下課時也見她到處關心其他同學的狀況,教他們一些伸展或按摩的技巧...。只能說,這種充滿愛的氛圍,真好!
除了復習上週教的呼吸(胸式、腹式、全呼吸),以及用坐姿緩慢向下平躺的動作驗收回家作業--核心的訓練成果外,今天上課有兩段主題,第一段是身體向下捲,再向上伸展;第二段的主軸圍繞"下犬式"。這個曾經在上樂活瑜珈時請杰克森老師特別指導的動作,今天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身體向下捲縮(到膝蓋微彎、屁股向上、胸部黏住大腿、雙手可以觸地),再向上伸展時,老師說要讓脊椎慢慢的,一節一節鬆開,可以找一個朋友一起練,互相觀察,如果向下時有特別快的一段,就是特別需要訓練的部份。也是在做這部份時,老師提醒我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其實這問題我一直知道,只是不知道會有什麼影響。
中場下課時,老師建議我們先靠牆或趴在瑜珈墊上拉開肩膀,在做下犬式時效果會更好。
下犬式的重點在背部的斜度,嬰兒式轉四足跪姿,深吸氣後,吐氣時臀部向上蹬,用腹部找大腿,讓背部向斜上延伸...
(1)有餘力才把腿後伸直,把腳底板向下踩;
(2)也可以把腳跟抬高,把大腿和腹部貼在一起;
(3)也可以像走路一樣把兩腳跟輪流墊高,拉大腿後側肌肉。
今天瑜珈墊打橫,位置在第一排的我,上課照鏡子看身體側面非常方便,老師叫我們照鏡子自己觀察,我也能清楚看到我的腳還是要墊高最高,背部才能呈現漂亮的斜度,對於自己的狀況更加了解。所以我覺得上瑜珈課時鏡子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對了,因為下犬式的頭位置比心臟低,所以要提醒有高血壓的朋友最好不要做,或者時間不能太長哦~
最後我們還用躺姿扭轉放鬆下背,這個動作真的很重要也很好用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在學校上瑜珈,老師是我週日在健工上超能55的老師雯晴,有上過她的課的同學相信都會被她的專業和有趣圈粉,是一位充滿活力和能量的老師。這是一堂體育系三年級的選修課,目的是讓為未來可能的瑜珈老師們認識瑜珈,外系的包括我只有3位。體育系的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競技專項,所以老師也提了幾個運動專項常見的肌肉緊
下午在學校上運產班的課程-小團體健身指導,老師講解健身房團體課程的演變,才知道原來團課起源於1950年代,為原本以男性為主的健身房帶來女性客群,而團課的教學方式有三種常見的組合,最早是自由編排的課程,到後來才出現事先設計好的課程(模組化,教學者可以自行編排,像是極限戰鬥、活氧舒展),以及事先編排好的
今天的和緩體適能(昭聖),老師教我們用滾筒放鬆小腿和大腿後側、臀部以及身體側邊的側腹、側肋、旋轉肌袖和後面的背闊肌。這堂課很好玩的是可以看到在前一堂戰鬥有氧時在台上動作100分的神人,其實也跟我們一樣都是會酸會痛會呻吟的凡人~😄在做每一個部位時,老師都會讓我們先做前測,透過伸展感受一下目前的狀況,
本學期跟運產系小朋友們一起修習的極限飛輪,今天正式上課,老師帶我們做飛輪車的設定,以及狗嘴套上面帶子的拆裝,再來就是正確的上車、下車方法,以及坐姿平地、坐姿爬坡、站姿平地、站姿爬坡四種姿勢的體驗,最後是正式搭配老師挑的3首音樂用對應的姿勢試踩飛輪。 回想一下老師講解的車輛設定如下: 1.設定椅墊高度
凜冽的空氣中仍有暖暖的陽光,這是春天獨有的組合,騎車回家的路上,腦海中迴盪的是熱血戰鼓下課後老師播放的音樂,讓人忍不住又回到剛才擊鼓的快樂時光,也不由得感嘆能上課真是種美好。 今天早上連著兩堂課,先是活氧舒展(Jun),再來是熱血戰鼓(Alan)。 上週因為探病而缺課,今天早上的活氧舒展發現有新動作
從農曆年前就開始有些許的運動傷害,一開始是臀部有一個痛點,然後是膝蓋和大腿換姿勢時會有點僵硬感,但是開始動以後又好了,感覺這是一條從臀部一路延伸到膝蓋的病灶。 今天下午去附近新開的復建科看,醫生說是髂脛束症候群,症狀還算輕微,可能是硬舉、踩腳踏車或跑步後沒有充份伸展造成的,教我做了伸展髂脛束的動作,
今天在學校上瑜珈,老師是我週日在健工上超能55的老師雯晴,有上過她的課的同學相信都會被她的專業和有趣圈粉,是一位充滿活力和能量的老師。這是一堂體育系三年級的選修課,目的是讓為未來可能的瑜珈老師們認識瑜珈,外系的包括我只有3位。體育系的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競技專項,所以老師也提了幾個運動專項常見的肌肉緊
下午在學校上運產班的課程-小團體健身指導,老師講解健身房團體課程的演變,才知道原來團課起源於1950年代,為原本以男性為主的健身房帶來女性客群,而團課的教學方式有三種常見的組合,最早是自由編排的課程,到後來才出現事先設計好的課程(模組化,教學者可以自行編排,像是極限戰鬥、活氧舒展),以及事先編排好的
今天的和緩體適能(昭聖),老師教我們用滾筒放鬆小腿和大腿後側、臀部以及身體側邊的側腹、側肋、旋轉肌袖和後面的背闊肌。這堂課很好玩的是可以看到在前一堂戰鬥有氧時在台上動作100分的神人,其實也跟我們一樣都是會酸會痛會呻吟的凡人~😄在做每一個部位時,老師都會讓我們先做前測,透過伸展感受一下目前的狀況,
本學期跟運產系小朋友們一起修習的極限飛輪,今天正式上課,老師帶我們做飛輪車的設定,以及狗嘴套上面帶子的拆裝,再來就是正確的上車、下車方法,以及坐姿平地、坐姿爬坡、站姿平地、站姿爬坡四種姿勢的體驗,最後是正式搭配老師挑的3首音樂用對應的姿勢試踩飛輪。 回想一下老師講解的車輛設定如下: 1.設定椅墊高度
凜冽的空氣中仍有暖暖的陽光,這是春天獨有的組合,騎車回家的路上,腦海中迴盪的是熱血戰鼓下課後老師播放的音樂,讓人忍不住又回到剛才擊鼓的快樂時光,也不由得感嘆能上課真是種美好。 今天早上連著兩堂課,先是活氧舒展(Jun),再來是熱血戰鼓(Alan)。 上週因為探病而缺課,今天早上的活氧舒展發現有新動作
從農曆年前就開始有些許的運動傷害,一開始是臀部有一個痛點,然後是膝蓋和大腿換姿勢時會有點僵硬感,但是開始動以後又好了,感覺這是一條從臀部一路延伸到膝蓋的病灶。 今天下午去附近新開的復建科看,醫生說是髂脛束症候群,症狀還算輕微,可能是硬舉、踩腳踏車或跑步後沒有充份伸展造成的,教我做了伸展髂脛束的動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
歷經前兩天和緩的睡前瑜珈,今天有感覺稍微吃力XD 今天是做下班後的伸展操。 3/14 Day 10心得: 雙手雙膝撐地的動作較多,手撐住記得用力,肩膀不要往下掉。 手拉腳轉胯挺胸的姿勢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胸的舒展。 弓箭步的基本姿勢下做其他伸展時,還是容易重心不穩。 跟練影片:21 分鐘瑜伽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意識到柔軟度的重要性,於是我再度報名了瑜珈課。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
歷經前兩天和緩的睡前瑜珈,今天有感覺稍微吃力XD 今天是做下班後的伸展操。 3/14 Day 10心得: 雙手雙膝撐地的動作較多,手撐住記得用力,肩膀不要往下掉。 手拉腳轉胯挺胸的姿勢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胸的舒展。 弓箭步的基本姿勢下做其他伸展時,還是容易重心不穩。 跟練影片:21 分鐘瑜伽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意識到柔軟度的重要性,於是我再度報名了瑜珈課。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