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傳遞者的責任與專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背通常伴隨著肩胛骨的前引、肩關節內旋,以及胸椎及腰椎的屈曲,經常是胸大肌、胸小肌、上斜方肌、提肩胛肌等肌群緊繃,相對則是下斜方肌、棘下肌、菱形肌、前踞肌等肌群的活化不足。或是我們用更簡略一點的用語來說,即部分身體前側的肌群和筋膜過度縮短,以及背部的部分肌群和筋膜過度拉長。


從最簡單的筋膜和肌肉角度來看,我們通常需要打開及延展胸肩前側的組織,並嘗試活化及縮短背側的組織。而這位網紅分享的動作卻是在增加原本圓肩駝背的姿勢模式,而非改善。不斷地拉長背部原本已經過長的肌肉和筋膜組織,不僅無法改善圓肩駝背姿勢,甚至容易衍生各種背部的疼痛問題,如許多人常提到的膏肓痛。


看到這位網紅的分享,不禁讓我聯想到「社會責任」這個問題。如果一個自稱是瑜珈老師,甚至是在培訓瑜珈老師的人,只為了獲取更多的粉絲、業配及線上課程的銷售,而如此隨意漠視專業,傳達不適切的訊息給大眾,那我真的覺得相當不可取。


人們可能因為這些訊息,而使自身的問題遲遲無法改善,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後果,這些應該都是身為瑜珈傳遞者及動作指導者需要好好正視的。如果我們的初衷是幫助人們,就應該好好努力提昇自己的專業,並肩負起自身的責任,而不是把人體和動作當成兒戲,隨易地拿來操弄。


我認為當一個人擁有了廣大的粉絲,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時,如果能善用這樣的資源,好好地傳達適當的理念,那會是我相當敬佩的一件事。但如果忽視了自己的責任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只求利益而恣意妄為時,那就已經失去身為一個人的格調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30會員
44內容數
2024/08/23
帶領了「疼痛照護瑜珈」至今已經整整 10 年,這些年來不管是個案也好,接受師資培訓的學員也好,經常是帶著想學習身體及呼吸上的技巧而來。人們總是希望能將疼痛的改善及治療簡單化,但事實上疼痛是複雜的,是同時受到身體、神經系統、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環境氛圍…..等所以因素影響的。 如果我們只試圖
Thumbnail
2024/08/23
帶領了「疼痛照護瑜珈」至今已經整整 10 年,這些年來不管是個案也好,接受師資培訓的學員也好,經常是帶著想學習身體及呼吸上的技巧而來。人們總是希望能將疼痛的改善及治療簡單化,但事實上疼痛是複雜的,是同時受到身體、神經系統、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環境氛圍…..等所以因素影響的。 如果我們只試圖
Thumbnail
2024/07/23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Thumbnail
2024/07/23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Thumbnail
2024/07/09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2024/07/09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醫師在忙碌的一天後,如何透過瑜伽來平衡身心能量。 文章提到了醫師用瑜伽來幫助身體的恢復,並分享了在瑜伽課程中遇到老師帶領的練習也是自己需要的部分。通過練習瑜伽來引入經絡呼吸的調整,以及能量引導最需要的治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醫師在忙碌的一天後,如何透過瑜伽來平衡身心能量。 文章提到了醫師用瑜伽來幫助身體的恢復,並分享了在瑜伽課程中遇到老師帶領的練習也是自己需要的部分。通過練習瑜伽來引入經絡呼吸的調整,以及能量引導最需要的治療。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臥推動作的注意事項,包括身體姿勢、槓的位置及手臂旋轉角度等,並介紹阿茗教練一對一教學招生訊息。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臥推動作的注意事項,包括身體姿勢、槓的位置及手臂旋轉角度等,並介紹阿茗教練一對一教學招生訊息。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Thumbnail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且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追求身心靈的平衡成為了許多人的共同心願。而瑜珈輪(Yoga Wheel)作為一種相對新穎但卻極具效益的瑜珈工具,正在迅速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練習者探索更深層次瑜珈境界的良伴。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且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追求身心靈的平衡成為了許多人的共同心願。而瑜珈輪(Yoga Wheel)作為一種相對新穎但卻極具效益的瑜珈工具,正在迅速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練習者探索更深層次瑜珈境界的良伴。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