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範理論|犯罪社會學專題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作為社會學三大家,關於犯罪之社會結構面皆是因其而起。在介紹無規範理論之前,須先對於涂爾幹的思想基礎有些基本的認識。
涂爾幹提出以下幾種論點:
  1. 人是社會之動物
    涂爾幹認為人類正如有機體一般,在社會中被社會力量所控制,如與自然法則類似的社會秩序、約束著人們行為的社會規範等。
    涂爾幹也認為學習是一種社會過程,跟心理學、生物學關係不大,學習是一種社會現象,唯有用社會法則(Social Law)方可說明。又其認為社會事實(Social Fact)存在於個人意識之外,故拒絕使用複雜的心理現象來進行詮釋,因為人不可能活在沒有社會規範的社會環境。其也不贊成用個體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來解釋人類行為,因為其一再強調集體的社會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支配人類之行為。總而言之,涂爾幹認為人類環境最重要的是社會文化、道德規範,其次才是物質的環境,而每個人均基於社會情感而行動,在此過程中壓抑自己的個人意識趨向整體社會團結。
  2. 人類的本性
    涂爾幹認為人類的本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類在本質上無法順利地自我約束,若人類之生活無法達成其目標則會感覺不快樂。
  3. 社會之本性
    因此,方有社會之本性存在,唯有集體的社會意識存在,才能控制人們之自我主義。此處之社會意識乃指社會中的每一成員均有共同的信仰與情感,由此產生歸屬於這個社會的感覺。社會唯有道德因素,才能維繫人們成為一個團結、聚合的整體。

無規範理論

在犯罪方面,涂爾幹認為犯罪是一種社會事實,有社會就一定有犯罪,甚至一定限度的犯罪是整體社會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
涂爾幹認為若社會缺乏規範引導約束生活,則是一種無規範(Anomie)。基於人類的本性乃無法有效自我約束,因此需要社會因素來控制人類的自我主義,此即仰賴於社會提供一個清楚、明確的規範對人類進行約束。倘若社會因故無法提供清楚的規範(Norms)來指導人類行動,則會使人民無所適從、產生混亂,進而導致無規範產生偏差行為。
換言之,若將整體社會視為一種競技比賽,若此比賽有清楚的遊戲規則可循,則比賽便會運作順利,反之,若沒有一個清楚的規則,則會使場上一片混亂,各自為政,導致整體比賽無法順利運作,產生許多脫序行為。
涂爾幹則將社會的道德行為分為兩類,一種為由團體至個人的規範(Regulation),另一種則為由個人趨向團體的整合(Integration)。彼此相輔相成,前者所指之規範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道德所產生的,這些道德規範並擴張至個人身上,亦即個人接受團體之規範並身體力行,為社會秩序的主要來源與基礎;後者則是指社會之所以有秩序乃是因為個人捨棄個人本位主義,主動地趨向社會團體,接受團體的規範。
若在經濟不景氣之時,社會階級常會產生階級變動(Declassification),如富商經歷破產而淪為下階層,其本遵循的社會規範與目標產生巨大變動,此時他們必須減少及約束其需求,適應該階層的規範,若他們不能有效適應學習自我控制,則就會產生偏差行為,因而導致犯罪。

Reference

蔡德輝、楊士隆(2022)犯罪學,增訂第八版。臺北市:五南
avatar-img
17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智慧的構成和靈魂中的美德。透過對思想的約束以及貪婪的控制,人類展現了靈魂中更高級的美德,從而超越動物。文章中闡述了靈魂中的美德如何影響人類的智慧和行為。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要並最終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不是生殖器在控制肌肉,而是大腦。也許你的大腦和平常處在不太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那還是你,而且你是知道的。沒有人天生是生殖器和激素的奴隸,在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真心想要向外界宣稱你是這樣的奴隸。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每一組關係之中,成員間的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對等。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將之辨認出來,並且讓參與的成員都充分地意識到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避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成為系統性的受害者、也讓另一些人沒有機會繼續系統性地加害他人。
Thumbnail
「當我生活在其中,而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我時,那你就是在控制。」,這句話必須承認,接下來就是為理想,控制應該佔多少百分比的問題了。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應當看作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結果。』~ 法國社會學家 艾維爾·涂爾幹 (Émile Durkheim) 昨天談了『遊戲社會學』,這門有趣的學科,覺得有些欲罷不能,許多有趣的資訊還想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天就嘗試從歷史的脈絡,梳理一下四位主要學者其深入獨到的研究見解。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智慧的構成和靈魂中的美德。透過對思想的約束以及貪婪的控制,人類展現了靈魂中更高級的美德,從而超越動物。文章中闡述了靈魂中的美德如何影響人類的智慧和行為。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要並最終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不是生殖器在控制肌肉,而是大腦。也許你的大腦和平常處在不太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那還是你,而且你是知道的。沒有人天生是生殖器和激素的奴隸,在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真心想要向外界宣稱你是這樣的奴隸。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每一組關係之中,成員間的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對等。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將之辨認出來,並且讓參與的成員都充分地意識到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避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成為系統性的受害者、也讓另一些人沒有機會繼續系統性地加害他人。
Thumbnail
「當我生活在其中,而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我時,那你就是在控制。」,這句話必須承認,接下來就是為理想,控制應該佔多少百分比的問題了。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應當看作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結果。』~ 法國社會學家 艾維爾·涂爾幹 (Émile Durkheim) 昨天談了『遊戲社會學』,這門有趣的學科,覺得有些欲罷不能,許多有趣的資訊還想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天就嘗試從歷史的脈絡,梳理一下四位主要學者其深入獨到的研究見解。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