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臨床心理筆記:你「安居於世」了嗎?-談家屋的心理意涵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
家屋不僅僅只是物理空間,它還是我們立足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依恃的一部份。
生活在人間,本來就有一個自己棲息的地方,在那裏是休息、日常生活的根據地,是個人整個生態系統的核心,是寓居於這個世界的位置,它不僅是個物理空間,也是個人很重要的心理空間,置身之所在。我們稱之為「家」的地方,它就像植物著根般的樣態,在所置身的社會中供給個人活力的重要來源,也是個人歸屬所在之處。
在這個地方,若是安全穩當,個人就「安居於世」,此時個人的心理功能被養護著,是一種良善的狀態,諸如動機、態度、認知能力⋯等等,都易於保全,回家就好像進入了無形的防護罩,個人被滋養著,甚至可以向外發揮自己的能力,家及家人就如同個人的後勤支援一般,讓個人在世界的前線「打拼」。而家不見得是傳統意義的家,家人也不見得是傳統意義的家人,比如說,我的患者曾經告訴我,他住在醫院十多年了,在這裏住院很好,室友也都很善良很熟也互相關心,原本的家人都在國外,反而在台灣如果他要外出外宿,還不見得可以在哪裡?我的患者是個慢性精神病人,在國內舉目無親,你可以說他「機構化」了,但他主觀的感覺,卻是在醫院外頭,他已經沒有家,病房反而像家庭一樣。在這裏,我無意論戰「機構化」的現象,因為它的評價早已有定論,而是要表明,人在社會生活著,要有一個他認為屬於自己的地方,外觀是物理的家屋,內容其實支撐涵容著個人心理功能的品質,然後安居於世
在個人生命前期,這個狀態通常是在原生家庭階段,照顧者(通常是爸媽)是個人重要成長的引導,他們協助個人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與世界互動,統稱「教養」,爸媽誕生著個人,支撐著個人,個人被教養形塑符合置身世界社會的樣子,然後安居於世,在這個時期,生活節奏最初是爸媽設定的,或者是學校,外在結構化的時間性,主宰個人的生活作息,但大約到成人,或是出社會的時候,我們就得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才能安居於世。
後來,很多人會進入第二個家庭,我們稱之為「婚姻家庭」或「再生家庭」,它大部分是由自己和伴侶組成的,若要在這個家庭安居於世,最好自己和伴侶間保有「愛的流動」,兩人成為「生命共同體」,由此為核心。然後各種的社會關係穿越此核心而發散出去,一起面對雙方長輩,一起面對晩輩,一起面對共同朋友⋯等,此時我們長大成人,有一定的自律及自由決定 ,我們做好該有的角色位置,比如「兒女」、「爸媽」及工作上的角色⋯等,並自行訂立生活作息及節奏,然後安居於世,隨著時間慢慢終老,甚至在這個家屋安享晚年以至於逝去。
我要表明的是「安居於世」的狀態,其實是心理衡鑑的重要項目,若一個人無法安居於世,他的心理功能也會受到影響,不能穩定發揮,比如在進行孩子的心理衡鑑時,如果與他同住的爸媽吵個不停,很容易影響他在心理測驗或是學業測驗的表現,或是老年人突然長期住院,也容易出現心理功能缺失的情況。在災難心理復健工作,一個對受災者安全的居所也是在初期重要的事。
在教養孩子,讓孩子安居於世;或是在兒虐案,要安置孩子時;在醫療介入,讓患者能先安居於世,都是心理的重要考量。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