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自媒體】選擇獨立工作的幾個共通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跟一位創作者夥伴約實體見面喝咖啡,聊起了自由工作的現狀,以及彼此對於之後發展的一些想法,畢竟個人品牌發展到了一個程度之後,下一步也有不少人會考慮創業,繼續維持現狀、或回歸職場也都是可能的做法,這幾個選項也是我前陣子在猶豫、考慮的,雖然自己心中大概有了答案,不過也蠻好奇其他人怎麼想的。
  雖然這位朋友目前是不打算回到職場的,而我是規劃接下來一年內會有回到職場的打算;不過我們的現狀畢竟有點相似,都是一個人包辦所有的自媒體營運大小事,總結我們獨立工作感到相對自在的幾個共通原因。

一人多工—個人基礎能力點數平均分配

  「獨立工作」與「自由工作」其實不太一樣,有為數不少的KOL、網紅、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是有合作團隊的,例如本身只擅長文字,又另外跟攝影師或設計師合作,或者自己有聲量、則雇人協助做行銷跟文案,又或長期有發案的來源,只需要貢獻自己的才能負責輸出交稿就好。
  而獨立工作就很硬了,以我為例,我自己包辦了自架網站的維護、寫文章、思考發文文案、製作圖片、發想podcast主題、邀請來賓、後製剪輯、回應訊息、接案諮詢聯繫、時程安排,我要自己決定內容輸出的品質、頻率,觀察後台流量數據跟互動效果,我甚至還會寫信或作簡報去自薦,一個人負責行銷、企劃、製造、業務、商務開發的工作,如果這些職能都具備基本水準,自然就越能有效率進行獨立作業的條件,這在創業/創作初期蠻有優勢的,因為可以讓你初期靠自己就能有些像樣的成果跑出來,如果自己有一些短板項目的話,可能一開始就得找合作或外包協助,創業成本自然提高。

不夠信任其他人

  以上的一人多工,基本上跟初期創業很類似,通常若發展到一個規模之後,勢必要開始考慮是否成立團隊、或將部分的工作外包,否則心力人時有限制,如果凡事親力親為,就會對成長造成限制,創作者本人也不能夠投入最有效益的工作項目。
  創作者朋友說,他可能不會考慮把規模擴大,因為他很難相信別人,這個信任並不是說擔心別人害他,而是過去在職場他就很難相信別人能把事情做好,我覺得這個感覺跟「可以一人多工」的能力有點相似,因為各方面都蠻容易表現出高於平均的工作表現,因此跟別人合作的時候,總是對其他人的產出感到不夠滿意。
  聽朋友這麼一講,我就發現「啊!我也有點這種問題!」而且這種無法信任他人能力的問題,還不是一夕之間養成的,是從一次一次跟委辦廠商合作時的失望、當主管的時候不知道同仁出了甚麼狀況,這樣的過程中習得性失望的。不過也因為在政府工作久了,對於失望、不如預期的成果也蠻習以為常的,這倒是我未來不排斥帶領團隊的一個優勢(?)。
  信任感問題也可能是我現在不知道可以把手上的哪件事情外包出去的原因之一,雖然很累,我覺得自己做好像效率還是最好。總而言之,要長期維持住獨立工作的狀態,而沒有找到合作夥伴,信任感絕對是個心理門檻。

找到規範自己的動機跟方法

  最常聽到的是自由工作者在沒有人督促之下,須維持固定產出仰賴的是個人的「自律」,很多人會以為自己不自律是性格跟意志力所致,好像有個先天的門檻在那邊。
  事實上沒有人是天生自律,純粹是有沒有找到維持下去的具體動機,跟規範自己行動的合適方法,例如用原子習慣改造跟設計習慣,學會工作排程跟篩選的原則,規劃細項的具體行動等,都是很常聽到、但大家未必會著手開始進行的模式。
  例如這位朋友就是要求自己每天三篇限動維持社群熱度;而我則是會把所有工作都清楚詳細列出,透過打勾列表得到成就感,此外我也會努力遵守行事曆的時間排程,因此只要把當週更新的目標寫在行事曆上,我就會知道自己就算延宕一天,也要找時間完成。
  動機的部分,對我朋友來說,就是他非常享受單打獨鬥的工作方式;對我而言,既然已經辭職了自然更為破釜沉舟,則是想要獲得其他機會跟自我實現的過程。不求即時看到成果、但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行動方式,就是自律的真正解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6會員
67內容數
翻轉公職寫自媒體經營觀察、重新認識職涯的過程及嘗試,適合對於「只當過公務員」的人辭職後如何活下去感到好奇的,或者「希望有天不要當公務員」的人,以及還不確定要做甚麼、如何知道要做甚麼的人。至於免費內容,請搜尋翻轉公職網站、podcas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翻轉公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發現不管是有創業、第二事業規劃的專業者,或是想要把興趣當飯吃的年輕職涯迷惘者,自媒體都有適合他們的地方,我會不會成為「職涯問題一律建議經營自媒體」的職涯諮詢師呢!?
從2022年4月初從公職裸辭,已經將近1年了,2023年我覺得是要邁向下一步的時候了!
快內容平台(如抖音、IG)上,抄襲跟模仿似乎是不知道製作甚麼內容的時候,可以快速獲得流量的方法,可是得到流量之後,你想要甚麼呢?你經營的是流量?還是品牌?
我同時擁有網站、Instagram、podcast與Facebook四個創作平台,每種平台基本上各自有爭取流量的方式,觀看者、觸及者的來源也都不一樣,每種平台的觀看喜好及經營操作也會不太一樣,但在2023年春節過後,竟全部都出現跳耀性的成長,原因是為什麼!?
最近發現不管是有創業、第二事業規劃的專業者,或是想要把興趣當飯吃的年輕職涯迷惘者,自媒體都有適合他們的地方,我會不會成為「職涯問題一律建議經營自媒體」的職涯諮詢師呢!?
從2022年4月初從公職裸辭,已經將近1年了,2023年我覺得是要邁向下一步的時候了!
快內容平台(如抖音、IG)上,抄襲跟模仿似乎是不知道製作甚麼內容的時候,可以快速獲得流量的方法,可是得到流量之後,你想要甚麼呢?你經營的是流量?還是品牌?
我同時擁有網站、Instagram、podcast與Facebook四個創作平台,每種平台基本上各自有爭取流量的方式,觀看者、觸及者的來源也都不一樣,每種平台的觀看喜好及經營操作也會不太一樣,但在2023年春節過後,竟全部都出現跳耀性的成長,原因是為什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習慣團隊合作後,開始一人工作我才發現沒有那麼簡單,一人作業的優點跟缺點是什麼?
這裡指的獨立是指,具備獨立作業的能力:有自我的判斷、專業的技能、良好的溝通技巧,能夠在需要決定時做出適當的選擇,不是不需要合作,畢竟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走的快,但能做的有限,而一群人才走得遠。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前,請先問問自己: 「我的理想工作與生活是什麼模樣?」 「要塑造這個模樣需要具備
Thumbnail
設計師在臺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從我個人經驗出發,討論了獨立接案對設計師的影響,包括時間管理、薪水不穩定、自我探索、生存的挑戰等。同時,也探討了獨立接案後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提供了設計師在獨立接案中所面臨的挑戰,並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心得建議。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方式,可以隨心所欲的決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誰一起共識,告別了上班趕著打卡的日常。然而,自由工作者真的這麼自由嗎?如果想轉職為自由工作者,該如何開始接案?哪些特質或技能是必備的呢?自由工作者能做一輩子嗎?如何談到更高的案件報酬呢?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
Thumbnail
厭倦了每日擁擠的捷運通勤,無止盡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會議以及了無新意的報告,看著辦公桌,以前熱愛的音樂工作照上,充滿笑容的自己,心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音樂圈,做一個自由接案工作者?
Thumbnail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特點是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也能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現代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
自主和自由之間的關係? 願意起身探索、試圖打造夢幻工作的人, 就是對自己興趣、專業和嚮往的生活型態, 負起完全責任的人。 為什麼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自由,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每天朝八晚五、日復一日工作,連未來的目標在哪都不曉得?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與人合作,無論是小規模的合作還是大型團隊的合作。良好的合作關係能提高效率、增強創造力。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單打獨鬥,都不想與人合作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習慣團隊合作後,開始一人工作我才發現沒有那麼簡單,一人作業的優點跟缺點是什麼?
這裡指的獨立是指,具備獨立作業的能力:有自我的判斷、專業的技能、良好的溝通技巧,能夠在需要決定時做出適當的選擇,不是不需要合作,畢竟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走的快,但能做的有限,而一群人才走得遠。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前,請先問問自己: 「我的理想工作與生活是什麼模樣?」 「要塑造這個模樣需要具備
Thumbnail
設計師在臺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從我個人經驗出發,討論了獨立接案對設計師的影響,包括時間管理、薪水不穩定、自我探索、生存的挑戰等。同時,也探討了獨立接案後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提供了設計師在獨立接案中所面臨的挑戰,並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心得建議。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方式,可以隨心所欲的決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誰一起共識,告別了上班趕著打卡的日常。然而,自由工作者真的這麼自由嗎?如果想轉職為自由工作者,該如何開始接案?哪些特質或技能是必備的呢?自由工作者能做一輩子嗎?如何談到更高的案件報酬呢?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
Thumbnail
厭倦了每日擁擠的捷運通勤,無止盡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會議以及了無新意的報告,看著辦公桌,以前熱愛的音樂工作照上,充滿笑容的自己,心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音樂圈,做一個自由接案工作者?
Thumbnail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特點是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也能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現代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
自主和自由之間的關係? 願意起身探索、試圖打造夢幻工作的人, 就是對自己興趣、專業和嚮往的生活型態, 負起完全責任的人。 為什麼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自由,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每天朝八晚五、日復一日工作,連未來的目標在哪都不曉得?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與人合作,無論是小規模的合作還是大型團隊的合作。良好的合作關係能提高效率、增強創造力。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單打獨鬥,都不想與人合作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