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位創作者夥伴約實體見面喝咖啡,聊起了自由工作的現狀,以及彼此對於之後發展的一些想法,畢竟個人品牌發展到了一個程度之後,下一步也有不少人會考慮創業,繼續維持現狀、或回歸職場也都是可能的做法,這幾個選項也是我前陣子在猶豫、考慮的,雖然自己心中大概有了答案,不過也蠻好奇其他人怎麼想的。
雖然這位朋友目前是不打算回到職場的,而我是規劃接下來一年內會有回到職場的打算;不過我們的現狀畢竟有點相似,都是一個人包辦所有的自媒體營運大小事,總結我們獨立工作感到相對自在的幾個共通原因。
一人多工—個人基礎能力點數平均分配
「獨立工作」與「自由工作」其實不太一樣,有為數不少的KOL、網紅、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是有合作團隊的,例如本身只擅長文字,又另外跟攝影師或設計師合作,或者自己有聲量、則雇人協助做行銷跟文案,又或長期有發案的來源,只需要貢獻自己的才能負責輸出交稿就好。
而獨立工作就很硬了,以我為例,我自己包辦了自架網站的維護、寫文章、思考發文文案、製作圖片、發想podcast主題、邀請來賓、後製剪輯、回應訊息、接案諮詢聯繫、時程安排,我要自己決定內容輸出的品質、頻率,觀察後台流量數據跟互動效果,我甚至還會寫信或作簡報去自薦,一個人負責行銷、企劃、製造、業務、商務開發的工作,如果這些職能都具備基本水準,自然就越能有效率進行獨立作業的條件,這在創業/創作初期蠻有優勢的,因為可以讓你初期靠自己就能有些像樣的成果跑出來,如果自己有一些短板項目的話,可能一開始就得找合作或外包協助,創業成本自然提高。
不夠信任其他人
以上的一人多工,基本上跟初期創業很類似,通常若發展到一個規模之後,勢必要開始考慮是否成立團隊、或將部分的工作外包,否則心力人時有限制,如果凡事親力親為,就會對成長造成限制,創作者本人也不能夠投入最有效益的工作項目。
創作者朋友說,他可能不會考慮把規模擴大,因為他很難相信別人,這個信任並不是說擔心別人害他,而是過去在職場他就很難相信別人能把事情做好,我覺得這個感覺跟「可以一人多工」的能力有點相似,因為各方面都蠻容易表現出高於平均的工作表現,因此跟別人合作的時候,總是對其他人的產出感到不夠滿意。
聽朋友這麼一講,我就發現「啊!我也有點這種問題!」而且這種無法信任他人能力的問題,還不是一夕之間養成的,是從一次一次跟委辦廠商合作時的失望、當主管的時候不知道同仁出了甚麼狀況,這樣的過程中習得性失望的。不過也因為在政府工作久了,對於失望、不如預期的成果也蠻習以為常的,這倒是我未來不排斥帶領團隊的一個優勢(?)。
信任感問題也可能是我現在不知道可以把手上的哪件事情外包出去的原因之一,雖然很累,我覺得自己做好像效率還是最好。總而言之,要長期維持住獨立工作的狀態,而沒有找到合作夥伴,信任感絕對是個心理門檻。
找到規範自己的動機跟方法
最常聽到的是自由工作者在沒有人督促之下,須維持固定產出仰賴的是個人的「自律」,很多人會以為自己不自律是性格跟意志力所致,好像有個先天的門檻在那邊。
事實上沒有人是天生自律,純粹是有沒有找到維持下去的具體動機,跟規範自己行動的合適方法,例如用原子習慣改造跟設計習慣,學會工作排程跟篩選的原則,規劃細項的具體行動等,都是很常聽到、但大家未必會著手開始進行的模式。
例如這位朋友就是要求自己每天三篇限動維持社群熱度;而我則是會把所有工作都清楚詳細列出,透過打勾列表得到成就感,此外我也會努力遵守行事曆的時間排程,因此只要把當週更新的目標寫在行事曆上,我就會知道自己就算延宕一天,也要找時間完成。
動機的部分,對我朋友來說,就是他非常享受單打獨鬥的工作方式;對我而言,既然已經辭職了自然更為破釜沉舟,則是想要獲得其他機會跟自我實現的過程。不求即時看到成果、但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行動方式,就是自律的真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