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要出遊的週五晚上,催促、焦躁、趕趕趕,宛如一條被拉到緊繃的弦,一有風吹草動,就登一聲斷掉。
看著寫功課拖拉、吃飯要吃不吃的小孩,我腦中擠滿了下午看的 #開口就說對話 武功秘笈,尚未融會貫通的我,亂練一通的結果就是,心中那股氣,不能從口出、不能從頂冒,只能甩袖進房門。
《行為路徑:所見所聞➡️說故事➡️感覺➡️行為。》 #開口就說對話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她假設她的情緒和表現是在這種情況下,唯一正確且合理的反應。她相信任何同樣處境的人,也會有同感。
問題就出在這裡。她認為自己的情緒是唯一正確的反應,因為她心中認定這種反應是有理的、正確的,所以無意去改變,甚至加以質疑。》 #開口就說對話
我總認為「沒有辦法,是小孩造成的,沒有人會不崩潰的」,所以我的行為反應要馬言語暴力碎念,不然就是沈默不語離開,作者認為這兩種都是在 #沒有安全感的對話 下會作出的反應。
我們必須從行為路徑裡逆回去看,先【觀察我的行為】,分析【是什麼樣的情緒促使我這樣做?】通常都是「生氣」。但生氣不是唯一的情緒,甚至生氣常常掩蓋住其他情緒,例如害怕、愧疚、自責、挫敗、尷尬,這時最好拿出情緒清單,一個個去確認。
一旦確認了自己的感覺,就必須停下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故事】誘發出這個情緒,別把故事和事實混為一談!這就跟念頭一樣,別相信你的念頭!你有可能錯了!要回歸事實。
【什麼是事實?】「小孩吃飯拖拖拉拉」,拖拖拉拉是我主觀的評價,應該說「小孩吃飯吃吃停停」,那誰吃飯不是吃吃停停?「小孩寫作業邊寫邊玩」,玩也是我主觀定義,事實應該是「小孩邊寫作業、邊削鉛筆、轉頭跟姐妹講話、跑過來跟我分享上學事情」,哪一個小孩不是這樣?
什麼是故事?
故事通常有三種,我最常三個加在一起:
- 我是受害者,
- 都是小孩的錯,
- 我沒有其他辦法了。
我這樣為小孩著想,趕完作業,週末就可以沒有壓力的出去玩,小孩還這樣拖拉,只顧著現在要玩,說也說了,罵也罵了,我沒有辦法了,只能情緒失控,崩潰罵人。
非常合理,自編自導的故事,該怎麼破解呢?
- 我是行動者,我一定有做了什麼事才這樣;
- 小孩只是一般人;
- 不是沒辦法,而是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是我回到家,一邊忙著整理他們的作業,一邊煮飯,還要一邊敦促小孩寫作業,我緊迫盯人的不斷詢問,導致孩子在壓力下需要喘口氣,他們也只是個孩子。我想要的是今天能把作業寫完,應該說,在九點睡覺前將事情完成,讓明天出遊能夠沒有壓力。這是我的期待,那小孩的期待呢,以及你希望這段親子關係能獲得什麼呢?
想要 #進場對話,就必須先找到 #共同目標,是雙方共享認同的,而不是全都聽你的。我想要今天完成作業,但小孩絕對沒有想,他們現在只想活在當下。那如果把共同目標改成「明天出遊前完成作業」,相信小孩是可以認同的。雖然是換湯不換藥,但將共同目標化為文字,還是比較踏實。
接下來呢?該如何 #開啟對話,尤其當小孩又「活在當下」但時候,該怎麼開口提醒?尤其在剛剛情緒崩潰之後。我就像是個在牙牙學語的小嬰兒,張嘴卻吐不出半個字。
書中說「適時道歉,以對比法補救機會,使用CRIB法達成共同目的」。「對不起,媽媽剛剛又崩潰碎念罵人了,我不是在說你們都沒有動作,我有看到你們也很努力在寫作業,但媽媽很擔心明天出去玩之前,功課沒有寫完,玩得時候不能盡興。我們能不能先停下來討論我們的共同目標呢?一起為共同目標而努力。」
《我們的情緒非常有彈性,在關鍵時刻幾乎都是錯的。只要多加練習,我們就能獲得相當的力量去改變情緒。只要我們能改變情緒,不只會改變對周遭人的看法,也會改變我們自己的人生。》 #開口就說對話
從行為回推到事實,再從事實找到目標,進入對話,在確認安全感的前提下,來來回回,不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