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跡書籍:如何改變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首先,說明一下看這本書的動機:我曾經想去了解身邊那一百個不願意接納新意見的人類,也嘗試理解所謂不知變通的人是否僅因為不願變通。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對這一切充滿好奇,那麼,這本書你可以選擇繼續往下看,並考慮對這本書動手,說不定會吸引到你。
內容主軸很單純:如何成為一位催化劑。催化劑可以找出是什麼從中作梗,使得「改變」無法發生;並移除那個障礙,帶來行動。
人性因慣性而排斥改變。擊敗慣性必須面對的五大魔王:抗拒心理、敝帚自珍效應、距離、不確定性與佐證。
~ 最後,文章提到了牽馬到水邊這個比喻,雖然你不能強迫馬喝水,但你可以牽馬到水邊。 ~
The Catalyst: How to Change Anyone’s Mind_2021_Jonah Berger 書名:<<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新擁抱改變>>;作者:Jonah Berger
三月Kobo日_如何改變一個人
我記得身邊有位朋友(小A)有著這樣的故事:
當醫生告訴小A他的高血壓需要控制飲食,他一點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他認為自己可以繼續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禁果分外香甜。比較甜的原因在於,吃下去等同於奪回自主權。
但是,小A的愛人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要做些什麼。他知道小A需要改變他的想法,但是不想讓他感到反感或受到任何壓力。他想成為一個催化劑,幫助小A改變他的飲食習慣,以減少他的高血壓風險。
首先,他讓小A保留他自己做決定的空間。他告訴小A不會強迫他,但也希望小A聽取醫生的建議,以便照顧他的健康。
接著,他讓小A了解他不改變飲食習慣的成本。他提到小A的高血壓風險和可能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風險,這讓小A開始思考。
最後,小A的愛人將要求轉化為一個小而易行的步驟,讓小A可以漸進地改變他的飲食習慣。有了一些美味又健康的食譜,以及一些替代方案,讓小A可以繼續享受美食,同時也減少了他的高血壓風險。雖然你不能強迫馬喝水,但你可以牽馬到水邊。
最終,小A成功地改變了他的飲食習慣,並減少了他的高血壓風險。而小A的愛人成為了他成功的催化劑,他使用了目標移除障礙和降低門檻的方法,幫助小A改變自己的想法。

筆記摘要:
如何成為一位催化劑:目標在於移除障礙與降低門檻;參考方法有「2.6倍以上好、減法、找共通點」
  1. 自主的重要 → 抗拒心理 (Reactance) 破除方法:留下決定空間 禁果分外香甜。比較甜的原因在於,吃下去等同於奪回自主權。
  2. 擁有 → 敝帚自珍效應 (Endowment) 破除方法: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
  3. 舒適圈 → 距離 (Distance) 破除方法:把最初的請求將為羽量級的版本,讓你請求的事落在接受區。 雖然你不能強迫馬喝水,但你可以牽馬到水邊。
  4. 風險 → 不確定性 (Uncertainly) 破解方法:1.運用「免費增值」(freemium);2.降低前期成本;3.讓人們有機會認識;4.後悔也沒關係
  5. 信心 → 佐證 (Corroborating Evidence) 破解例子:聰明的公司不會對潛在的客戶死纏爛打,通常會讓老客戶代表發言

我覺得這類工具書最重要的下一步,還是在生活中的實地操練。
正準備要去找我的愛人講話練功了👍
Energeticly love tal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改變的引導者 當我們踏入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每一天都充滿著變革的氣息,成為一位做改變的引導者變得格外重要。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不能被動地隨波逐流,而是需要勇敢地站在潮流的前端,成為改變的引導者。當然這需要勇氣與決心。 改變不斷前進的動力 改變,是這個世界永遠不斷前進的動力。當我們踏出舒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改變的引導者 當我們踏入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每一天都充滿著變革的氣息,成為一位做改變的引導者變得格外重要。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不能被動地隨波逐流,而是需要勇敢地站在潮流的前端,成為改變的引導者。當然這需要勇氣與決心。 改變不斷前進的動力 改變,是這個世界永遠不斷前進的動力。當我們踏出舒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