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諮商所/治療所的同業在做什麼嗎?|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家旁邊新開了一家「全X」,大約在幾個月之後,旁邊又跟進了另一家「統X」。相對而言,剛開的「全X」因為先設立,所以她選址邊間,無論是直的路、橫的街都可以看到他們家的招牌,而後來的「統X」只能開在他的旁邊,而且相對於「全X」,「統X」大約只有他的1/3空間,又只有一面臨路,而它前面的招牌又恰巧被路樹遮住,不仔細看可能看不到這邊有一家超商。如此一來哪一家容易吸引顧客,哪一家處於弱勢便顯而易見了。這兩家從以前到現在他們的知名度、來客數,都在彼此競爭的消長中,不管是這兩家超商本身或是外界常常被拿來比較、分析。當你知道對手的情況才有可能調整自己的迎戰策略。
在商業環境中如果能夠經常注意相對的競品(同業)在做甚麼,他們用了甚麼,還是以他們不足之處做為自己產品的賣點,都是在社區裡面的心理師或是諮商所/治療所所需要注意的議題...
圖片| 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3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常追蹤的幾個臉書粉專,流傳著由百萬youtuber老高與小茉製作的影片【真正的人生攻略,這一期也許你會看了又看!】,這集的內容主要是介紹運氣與能力,透過『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發現運氣的規則(歡迎大家有興趣去看),總共的觀看人次接近400萬次。 在個人品牌上面,一直鼓勵專業人士可以有內容產出..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最近有機會跟一個過去同事聊到,他學習的方式,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一件事情,原因在於他需要弄懂所有事情都來龍去脈,書上的理論,才會覺得踏實!聽到這樣的學習模式,我才驚覺為什麼很多醫事人員不容易作個人品牌的原因...
兩家價錢一樣,品質一樣的牛排館開幕的時間都在三個月以前。 A家開在你家附近,大約走路10分鐘的路程,開的地方非常不起眼,不打廣告,也沒有很大的招牌,你路過的時候看起來烏漆媽黑,也沒有人在排隊,也聞不到牛排的味道,一點都看不到有人在這邊經營牛排店。而B家招牌就在你平常上下班...
最近有一位社運人士協助一些弱勢街友們看病,帶他們進到需要用對講機聯絡後才會讓病患進到大樓裡的高級診所 (我也是第一次聽到有這樣的診所),這些街友們紛紛驚訝的表示 「在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以英文溝通」 「要預約經過對講機才能進去」 「高級地段」 這樣診所是普通收入的我們不曾想像到過的就醫經驗。...
心理師有很多的想法值得用筆表現出來,這也是心理師在個人品牌營造上的優勢。以往我也曾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就放在部落格裡,認為既然是網路,就會被搜索到自己的文章的。 後來慢慢地發現,似乎會看到的人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好幾次我自認為是好的文章,竟然閱覽人數頂多十幾個,而且都是認識的人。 經過策略性的改變
最近常追蹤的幾個臉書粉專,流傳著由百萬youtuber老高與小茉製作的影片【真正的人生攻略,這一期也許你會看了又看!】,這集的內容主要是介紹運氣與能力,透過『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發現運氣的規則(歡迎大家有興趣去看),總共的觀看人次接近400萬次。 在個人品牌上面,一直鼓勵專業人士可以有內容產出..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最近有機會跟一個過去同事聊到,他學習的方式,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一件事情,原因在於他需要弄懂所有事情都來龍去脈,書上的理論,才會覺得踏實!聽到這樣的學習模式,我才驚覺為什麼很多醫事人員不容易作個人品牌的原因...
兩家價錢一樣,品質一樣的牛排館開幕的時間都在三個月以前。 A家開在你家附近,大約走路10分鐘的路程,開的地方非常不起眼,不打廣告,也沒有很大的招牌,你路過的時候看起來烏漆媽黑,也沒有人在排隊,也聞不到牛排的味道,一點都看不到有人在這邊經營牛排店。而B家招牌就在你平常上下班...
最近有一位社運人士協助一些弱勢街友們看病,帶他們進到需要用對講機聯絡後才會讓病患進到大樓裡的高級診所 (我也是第一次聽到有這樣的診所),這些街友們紛紛驚訝的表示 「在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以英文溝通」 「要預約經過對講機才能進去」 「高級地段」 這樣診所是普通收入的我們不曾想像到過的就醫經驗。...
心理師有很多的想法值得用筆表現出來,這也是心理師在個人品牌營造上的優勢。以往我也曾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就放在部落格裡,認為既然是網路,就會被搜索到自己的文章的。 後來慢慢地發現,似乎會看到的人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好幾次我自認為是好的文章,竟然閱覽人數頂多十幾個,而且都是認識的人。 經過策略性的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一天閒來無事,算了一下住家北邊新興路超商,有11家。 住家附近樹孝路超商,有4家。 過了高架橋,樹德路超商也有4家。 再加上一些比較小路上的超商,離住家騎機車10多分鐘距離,竟然有30家超商。 我住在太平北邊,也就是北太平。沒想到這區域.,超商會有30家,真是驚人。
Thumbnail
找心理師跟找店面一樣,有三要素 地點近、地點近、地點近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聽過老生常談,「成功有方法,失敗有原因。」但值得玩味的是,多少人真的能對所謂的「方法」與「原因」有所領悟而改變、精進?! 有兩間同質店家,在同一區域內且位置極為靠近。我觀察約莫十來分鐘發現,A店的年輕經營者低頭滑著手機,偶爾會抬頭看看周遭,但沒有聽到她對過往的消費者打招呼,或做出任何引客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已開工一個月有餘,開始感受到預約諮商的各行各業「壓力山大」,也遇到許多不曾諮商的民眾問我:「工作上的問題,諮商真的有幫助嗎?」,一起聊聊吧。
Thumbnail
五金百貨大賣場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得見 五金百貨大賣場可以說是遍布全台的每個角落,這類的店家客群大概會從35歲至55歲之間,年紀再大一點的也都會往這個地方去消費,在以前沒有那麼多便利商店的時候,這樣的賣場就跟區域性的好鄰居一樣,只要家人有要買東西就會去店家找。
原本是在一間門市待超過三年的直營門市,因為所待的門市有加盟主有意想接,很早就有傳聞了,但同時有間門市,加盟主沒有要繼續續約的所以就有熟識的店長問我要不要跟隨他去接加盟轉直營的門市,我說好!反正同環境待久了或許去新環境可以降低些厭倦感,雖然加盟轉直營後,經營得很不好,加盟店的習慣給那邊的客人方便什麼的
Thumbnail
住家旁邊巷口的雜貨店取下已經掛了一年的出售/出租招牌,開始裝潢之後,大家就開始好奇這裡要開什麼店。 這家雜貨店已開業甚久,從我們剛搬到附近時就已存在,是自家的店面,一家人自營的商店。 彼時常被我戲稱是「市區鄉下」的此地,還是安靜的住宅區,沒有傳統市場與超市,連便利商店都要開車才能到。於是這家兼賣
Thumbnail
全聯能賣最便宜的底氣 我記得從我高中開始,全聯就開始在各個學校或十字路口瘋狂展店,以全台的規模經濟來說確實做得有聲有色,在行銷策略上把(省下裝潢,租金,只為了回饋給消費者)當成口號,加上全聯先生的親民形象,就算門店不怎麼舒適,但價格的誘因會讓消費者認為只要便宜,其餘的不足都還能接受。 全聯的價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一天閒來無事,算了一下住家北邊新興路超商,有11家。 住家附近樹孝路超商,有4家。 過了高架橋,樹德路超商也有4家。 再加上一些比較小路上的超商,離住家騎機車10多分鐘距離,竟然有30家超商。 我住在太平北邊,也就是北太平。沒想到這區域.,超商會有30家,真是驚人。
Thumbnail
找心理師跟找店面一樣,有三要素 地點近、地點近、地點近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聽過老生常談,「成功有方法,失敗有原因。」但值得玩味的是,多少人真的能對所謂的「方法」與「原因」有所領悟而改變、精進?! 有兩間同質店家,在同一區域內且位置極為靠近。我觀察約莫十來分鐘發現,A店的年輕經營者低頭滑著手機,偶爾會抬頭看看周遭,但沒有聽到她對過往的消費者打招呼,或做出任何引客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已開工一個月有餘,開始感受到預約諮商的各行各業「壓力山大」,也遇到許多不曾諮商的民眾問我:「工作上的問題,諮商真的有幫助嗎?」,一起聊聊吧。
Thumbnail
五金百貨大賣場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得見 五金百貨大賣場可以說是遍布全台的每個角落,這類的店家客群大概會從35歲至55歲之間,年紀再大一點的也都會往這個地方去消費,在以前沒有那麼多便利商店的時候,這樣的賣場就跟區域性的好鄰居一樣,只要家人有要買東西就會去店家找。
原本是在一間門市待超過三年的直營門市,因為所待的門市有加盟主有意想接,很早就有傳聞了,但同時有間門市,加盟主沒有要繼續續約的所以就有熟識的店長問我要不要跟隨他去接加盟轉直營的門市,我說好!反正同環境待久了或許去新環境可以降低些厭倦感,雖然加盟轉直營後,經營得很不好,加盟店的習慣給那邊的客人方便什麼的
Thumbnail
住家旁邊巷口的雜貨店取下已經掛了一年的出售/出租招牌,開始裝潢之後,大家就開始好奇這裡要開什麼店。 這家雜貨店已開業甚久,從我們剛搬到附近時就已存在,是自家的店面,一家人自營的商店。 彼時常被我戲稱是「市區鄉下」的此地,還是安靜的住宅區,沒有傳統市場與超市,連便利商店都要開車才能到。於是這家兼賣
Thumbnail
全聯能賣最便宜的底氣 我記得從我高中開始,全聯就開始在各個學校或十字路口瘋狂展店,以全台的規模經濟來說確實做得有聲有色,在行銷策略上把(省下裝潢,租金,只為了回饋給消費者)當成口號,加上全聯先生的親民形象,就算門店不怎麼舒適,但價格的誘因會讓消費者認為只要便宜,其餘的不足都還能接受。 全聯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