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話不投機三句多」。
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氣氛不太好的經驗。如果這個對象是陌生人還好處理;但是,如果這個對象是重要的人或以後還得往來的人,那在互動中出現這種氣氛不好、有些尷尬的時候,在處理上就會讓人感到有些頭痛。
生理上的痛讓人難受,會想吃止痛藥來緩解;心理上的痛也讓人難受,會想用迴避接觸來讓日子好過一些。
迴避接觸是面對心裡痛苦很有效的止痛藥。因為不去看、不去想,只要繞過去就不會被刺激,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短期而言確實是有幫助的,但若把時間拉長來看,不難發現一陣子就感到痛,甚至痛的頻率還會逐漸增加。
而不少人在面對關係中的痛,往往帶著沮喪,也難以再有期望。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對對方有足夠程度的了解,甚至可以準確地預測對方的行為,只是這個行為是我們不樂見的;另一方面是深深感受到這個人不會因為我們的期望與努力而有所改變,所以逐漸感到失望、無力,沒有動力改變。無奈的是,又無法真的離開這段關係,最後只好盡量避免接觸到會喚起類似感受的情境。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我們想迴避的不是對方,而是關係中令人感到挫折的時刻?
這個挫折很多時候來自於對對方的「假設」:
「我說了那麼多次但他/她還是無動於衷,他/她根本一點也不用心」
「我盡力了,但他/她還是好生氣,也許對他/她來說我很沒用」
「他/她對我態度變得冷淡,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他/她的生活有沒有我好像都沒差」
當「假設」出現在關係裡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容易瀰漫著懷疑或不信任的氛圍,待在這樣的氛圍下,分分秒秒都如坐針氈。而偏偏有些人說話就是很委婉,或者含糊不清,難以去辨識他想表達的意思,這種情境下要猜得正確又更困難了。
這時候待在關係裡的人很容易冒出一種想法:「我們是不是不適合?如果適合的話,那為什麼相處起來會有這種痛苦的感覺?」
與其說不適合,我更認為關係互動中的痛苦跟彼此「有沒有聽懂」及「能不能去了解」有關:
一、有沒有聽懂對方在說什麼?
許多時候我們會因為沒有好好聽別人說話而產生誤解。因為在未聽懂對方說話的情況下,我們就只能靠著單方面對對方的猜想去做回應,並期望對方能對這個猜測有所反應,但這往往已經扭曲對方的原意,誤會也因此產生。
二、覺得對方的回應很奇怪的時候,能不能去了解對方聽到了什麼?
弄清楚別人聽到什麼是很重要的,尤其當你感覺對話氛圍有點奇怪的時候。這時候澄清就是一種很好的做法,因為,在互動中若能彼此分享各自從對話中瞭解到的意思,那麼誤會與不舒服的感受就有機會解開與釋懷。
最後,我想分享在《與人接觸》這本書上看到的一段話:
我們很自然的相遇,基於一些我們的相同點;我們成長,基於一些我們的相異點。
Satir的一番話給了重要的提醒: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性,當我們帶著獨特性投入關係時,發現彼此的相似點會增加熟悉的安全感,這樣很好沒錯,但在關係中若只想擁有相似的部分而迴避相異的地方,則可能侷限成長的範圍。
原來,彼此的相異並非不適合,而是一個讓人成長、活得更有創意的機會。